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定量研究及预测国际航运市场运价指数,引入了市场综合因数概念,从运力供给入手,分析航运运价与市场综合因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运用MATLAB软件中的曲线拟合方法编程,并调用FORTRAN语言中的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程序,得出国际航运市场运价定量化预测模型,并实际预测出2001-2004年运价指数,可以看出未来几年运价指数呈现快速复苏趋势。  相似文献   

2.
建立水运运力需求-运力供给-运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剖析整个市场的运行与反应机制,并对五种情况下的货主租船决策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该SD模型适用于LPG租船市场发展趋势的长期预测,为研究LPG租船决策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船舶建造经济论证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统计数量表明,近十几年来国际航运市场中的运力一直大于运量,航运企业处于微利经营时代,航运企业在建造新船时都谨慎进行经济论证,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造船经济论证方法-计算机模拟船舶营运法。利用此法,模拟了某公司特建的7万t散货船的经济性,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机场枢纽旅客疏散需求与陆侧交通运力供给的精准适配难题,该文在分析运力配置与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大型机场陆侧大巴、轨道交通、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多交通方式协同的运力匹配双层规划模型。首先,以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准时度和舒适度4个指标作为特征变量构建了多交通方式选择效用函数。其次,综合考虑各交通方式的协同与服务水平特点,建立了运力匹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企业运营成本、旅客候车成本和碳排放环境成本三者之和最小化为目标,对公共交通线路的发车时间间隔、出租车到达率进行优化;下层模型基于随机用户均衡-Logit模型,在上层生成的运力配置方案的基础上,实现客流面向多交通方式的分配。再次,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以求解模型,通过嵌套连续平均算法与预搜索机制提高下层模型的计算效率,进而提升综合求解效率。最后,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能有效优化大型机场交通运力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优化陆侧交通结构、倡导绿色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近20年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的演变为主线,探讨世界经济增长率、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相互关系和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世界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世界贸易的增长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国际航运市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交通部又具体提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若干意见)。自从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以来,我市的道路货物运输业和道路货运市场发展很快。据此,本人对黑河市的货运市场建设管理及其发展情况提出以下浅见:一、运力增长快,运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截止1995年年末,全市载货营运车辆已达5425台,比1993年增长27.4%;货运量为2285千吨比1993年增长25.3%,运力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5年,大吨位载货车比1993年增长17.5%,集装箱车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市场的发展历程、技术市场规模和交易主体:欧美国家的技术市场经过近400年的发展相对于中国较为成熟,中国技术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中国技术市场成交规模在近20年呈爆发式增长,但占全球比重的增长幅度较小;国际技术市场的交易主体为专业技术公司和成熟型企业,中国技术供给以个体经营企业为主,技术附加值不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国内技术要素供给不足,仅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市场化激励手段较弱,仍处于宏观调控阶段。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持续提高科技水平,增加技术要素供给;细化技术市场交易主体类型;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微观市场预期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者的供给行为,而生产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不仅包含过去的价格决策和实际价格信号,而且还会考虑过去的供求状况.商品实际价格的运行态势一般为市场本身供求关系所调节,在一定范围内,价格变化状况可以由市场内在的运行机制“看不见的手”决定,但超出这个范围,商品价格变动将不再具有稳定的特征,“市场失灵”就会出现.非均衡;预期价格;超额需求;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农牧业信息以及农牧业信息商品的经济特征和属性,并从供给角度,研究了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种模式.从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农牧业信息市场、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保证长期有效供给等方面探讨了相应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回顾水利旅游的发展历程,为水利旅游的后续发展总结经验。从供给方面,探讨了水利旅游供给的代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供给类型和发展趋势;从需求方面,探讨了水利旅游需求的表现——水利旅游人次的发展趋势和季节特征,以27个水利旅游地的旅游人次分析年度发展趋势,以南京JNH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例分析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水库型和河湖型水利旅游供给充足,增长较快;水利旅游地旅游人次增长显著,但季节性波动明显。最后提出水利旅游供给适度均衡化发展和调节水利旅游需求季节性平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