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多年的铅球教学与训练经验为基础,对原地立定推铅球、侧向滑步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以及旋转式推铅球的技术动作结构掌握较好.对各种推铅球方式都作过比较研究,特别对原地背向‘旋展式’推铅球技术动作结构进行了再研究,得出其存在着用力不充分、发力难及缩短了最后用力的有效工作距离等问题,旨为了提高铅球的训练效果,建议考生采用普通式原地推铅球较有利于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2.
运用图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从运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铅球左侧支撑动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左侧支撑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阐明左侧支撑在铅球最后用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铅球最后用力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以高求远”教学辅助装置能使初学者有效克服“一心求远”的心态,从而形成用力前的有利姿势和在最后用力过程中,使身体各部分的力量在时间—空间特征上达到较优化组合,产生较好的运动效果,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提高铅球技术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铅球的主要技术包括持球、滑步、最后用力,拨球和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几个部分,其中最后用力是决定运动成绩好坏的关键,而稳固的左侧支撑对最后用力的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左侧支撑技术,在教学中采用固定左肩、左高右低、持球左脚跳和牵拉橡皮条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实践,实验对比,受试者左侧支撑技术和运动成绩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该方法不仅适用教学,而且对训练也有指导价值,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左侧支撑谢振禹我在从事多年的铅球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深感左侧支撑在推铅球最后用力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这个题目进行分析、探讨。推铅球时的最后用力,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是个关键技术,左脚工作的好与坏对最后用力动作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田径理论和运动力学原理,分析推铅球时左腿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如何形成合理的支撑技术.结果 表明: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的主动快落和支撑用力可获得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能够有效地提高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高校普通体育教学一直争论难以提高学生铅球教学水平,尽管教师作了动作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了背向投掷的优越性,放球部位,出手的合理角度和全身协调用力,最后用力的爆发式拨球等。这些理论力学知识学生完全具备.但实际上,由于学生素质及有限的课时等问题,其结果不尽人意,还是谁的力量大谁的成绩好.往往:①怕弄脏衣服领而未正确放置球;②背向滑步技术跟不上,动作不协调,背向不如侧向,甚至不如原地推;③掌握不住球的出手方向.基于以上原因,体现不出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优越性,经单元学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物学等原理,对铅球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影响铅球运行远度的因素和最后用力对运动成绩起的决定性作用,并运用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最后用力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激发肌肉潜能,加速运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9.
论人体髋部正确运动形态对投掷最后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掷铅球、标枪的最后用力动作 ,是各项投掷运动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人体髋部正确运动形态对投掷最后用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身体右侧各环节速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名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身体右侧各环节的速度变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时身体右侧各环节并不是严格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发力的,在此找出运动员推铅球时的动作结构特点,来反映人体肌肉群的用力顺序、肌肉收缩速度和协调用力程度的状况,对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就有着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技术动作影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将级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各时相人体重心速度变化指标、身体右侧各环节的峰值速度指标、过渡阶段铅球速度变化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各指标与专项成绩的灰色关联高低及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率,为我国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运动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铅球运动成绩 ,运动员除了要掌握完善的运动技术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力量是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之一。如何发展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是提高铅球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根据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时所需要的力量以及肌肉用力的特点 ,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多种方法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李拥军  王付家 《科技信息》2011,(31):I0120-I0120
铅球是中小学体育比赛的重要项目,也是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必考项目。在身体素质及爆发力一定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铅球成绩,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平时教学、训练以及对安徽省体育高考学生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学生在推球前的瞬间身体姿态五花八门,导致学生有劲使不出,发挥不出学生应有的潜能,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铅球推球前身体变形,形成不了“双曲线”。长期实践发现,在铅球推求瞬间能做出身体“双曲线”的学生铅球成绩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宇  王绍军 《科技信息》2009,(18):217-217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田径投掷项目中铅球、铁饼、标枪、链球最后用力中左侧支撑技术,寻找这些不同项目不同技术中的共性,为田径投掷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站立式背向滑步推铅球,是近年来国内外田径大赛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力学和解剖学两方面的分析,证明站立式技术具有节省体力、滑步速度快,动作加速连贯性强、有利于最后“鞭打”用力,兼有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再论以髋部为力源的最后用力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汉奇 《科技信息》2009,(14):229-230
笔者阅读了大量关于投掷项目最后用力方式方面的资料,确认“先髋后踝”和“先踝后髋”两种不同的用力秩序都适用。根据教学与训练的实践研究,提出在选择最后用力顺序方式应根据投掷者本人身体素质、习惯、良好感觉而定。以髋部为主动发力,下肢协调配合髋部的用力方式技术较容易掌握。选择“先髋后踝发力”的人要比“先腿后髋发力”的人较多,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力方式能有效提高投掷成绩,对教学与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代铅球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背向滑步推铅球简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以提高推铅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铅球技术动作是将人体产生的合力作用于铅球上,创造最远的投掷距离,最后用力技术是推铅球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最后用力过程中的左侧技术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背向滑步推铅球左侧技术中的“过早转肩”是公认的易犯错误动作之一。就多年来田径教学和业余田径训练的经验,阐述和分析了“过早转肩”的界定和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控制和纠正背向滑步推铅球“欲速则不迭”的转肩动作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张宝聚 《科技信息》2012,(14):255-255
短跑技术的训练有助于强化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从而,有助于形成技术定型。它是掌握和提高专项技术、专项成绩的重要教学、训练手段,也是有效发展青少年短跑专项力量的主要练习方法。从现代短跑技术发展来看,传统的短跑专门练习动作结构、动作幅度、动作用力特点及心理适应性等方面与现代短跑专项动作技术有许多的差异。本文根据现代短跑技术特征,来说明运动员怎样适应现代短跑技术的专门性的练习,以期为掌握短跑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提供有效的教学、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