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rown & Gilman考察了数种欧洲语言的第二人称代词,提出第二人称代词的选用取决于两个语义关系:权势和同聚关系.权势关系是双方在一种不同等的关系下进行言语交际,而同聚关系是对等的,与亲密、平等相联系.Brown & Ford通过对美国英语中称名道姓的社会规约的研究,提出了对等称呼语模式和非对等称呼语模式.重点描述了英语和汉语的称呼语,并用权势和同聚关系理论分析了英语和汉语的对等称呼语与非对等称呼语模式,得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美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对中美称呼语的用法进行比较,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模式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它将有利于人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称呼语的了解,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有关英语称呼语的基本知识,是学习英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应该掌握的。通过对英、美人姓名结构的分析,介绍英语称呼语的特点及起源。  相似文献   

4.
俄汉两民族在代词性、名词性称呼语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语用文化差异。俄语中多使用专用名词性称呼语,汉语中多使用职衔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这与两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俄汉两民族在代词性、名词性称呼语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语用文化差异.俄语中多使用专用名词性称呼语,汉语中多使用职衔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这与两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探讨称呼语的翻译应根据汉俄两民族语言化的差异,结合具体语境,分清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作出语用等同翻译。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广告成为商家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或产品形象进而推销产品的主要手段之一。广告语言对于艺术美的执着追求是以直接的功利目标为前提的。文章根据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主要论述了女性广告语中的称呼语。  相似文献   

8.
张静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22-222,203
称呼语是人际交往中使用最频繁的语言现象,它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文化间交际时的称呼语选择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价值观念,归根到底受到文化的制约,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本文对比了英汉称呼语系统,简要分析了不同称呼语系统来源于中西社会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西周晚期之前“先”、“生”开始连用;战国晚期,“先生”开始有发展成为称呼语的趋势;西汉时期,“先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表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的称呼语,同时也被妻子用来作为对丈夫的称呼语;宋元时期,“先生”已经成为今天称呼语“老师”的代名词。当前,“先生”无论是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语还是作为区别性别的称呼语,其意义已经完全虚化。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呼系统。每种称呼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文化。英汉称呼语中的异同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群体称呼语是个体在面向作为交际主体的群体时所使用的称呼语,群体称呼语的选择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受话群体自身的特征,二是受话群体与说话人的关系。由于受话群体本身的复杂性,加之时代文化和交际心理的影响。群体称呼语经常可以连用。群体称呼语连用的排序遵从的三条基本原则是:即权势原则.礼让原则和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俄汉社会称呼语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通用称呼语、职衔称呼误、拟亲属称呼语等三个方面剖析了俄汉两种语言社会称呼体系的异同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语用等方面的原因。两种社会科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职业、关衔以及拟亲属称呼上,这些差异反映出俄汉两民族文件传统习惯的不同及政治制度、社会关系对语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是交际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因素。在社会中要进行人际交往,在交往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从而一定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称呼语。该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俄汉社会称呼语里的通称和职衔称呼语的称呼形式和使用规则的异同加以对比,对处于俄罗斯和中国两个不同主流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反映到称呼语中表现出语用习惯的不同和文化价值的差异性。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文化差异,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对比研究英汉称呼语,分别从交际称呼语、职衔称呼语、恭敬称呼语、亲昵称呼语等角度对比研究其异同,并讨论汉语中特有的拟亲属称呼语。  相似文献   

15.
与陌生女性交际时,称呼语的选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旨在对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武汉市的女性称呼语的使用情况及认可度进行调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次调查的目的及介绍问卷设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结合前人的相关调查结论,在实际调查统计之前,提出假设;第三部分对本次调查统计运用的方法、程序作出说明;第四部分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论述。  相似文献   

16.
韩静 《科技信息》2008,(8):189-189
本文尝试从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语符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方语言中称呼语的不同和由此所造成的冲突。目的是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详尽阐释使读者对不同文化称呼模式及目标文化的深层结构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着这种现象,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及学习者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英称呼语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与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功能对等原则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部分中文称呼语的英译问题。文章介绍了五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并都给出了相应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称呼语的用法不同,从而也使人们对其理解有差异,本文拟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的角度探讨汉英日三种语言称呼语的语用存异及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