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略论信仰     
一在我们的同志中,至今有怕谈信仰的,似乎信仰就是宗教,就是迷信。如果简略考察一下信仰的历史,这种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在原始社会,信仰是可以与迷信直接划等号的。迷信的形式和表现不胜枚举,其共同之处则是表现了原始人类对威胁自身存在的种种自然现象,诸如闪电、雷鸣、地震、月蚀等等的恐怖敬畏以及企图求得因果解释的朦胧愿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信仰主要以宗教的形式出现。但两者作为迷信,并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肖良 《科技信息》2009,(13):25-25
当前农村宗教活动较以往活跃,具有隐蔽性、功利性、“不自由”、宗教信仰和迷信观念相互参杂的特点。其成因包括基层社会信仰缺位、基层组织功能缺失和文化教育落后等。加强对农村宗教活动的引导和管理需要从加强无神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基础教育,完善基层组织及其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鲁西南两村民间信仰的具体调查个案,对宗教和迷信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在中国汉族地区,人为宗教和祭祀类迷信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互融、共生共存的特征,其区别也仅仅是就其形式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洪秀全利用上帝教借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作为一种宗教迷信 ,上帝教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严重的 ,其一神论的教义不利于吸引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行列 ;其迷信方式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其迷信信仰使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宗教迷信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洪秀全利用上帝教借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作为一种宗教迷信,上帝教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严重的,其一神论的教义不利于吸引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行列;其迷信方式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其迷信信仰使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宗教迷信是导主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涂尔干在其专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从功能学的角度批判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两大宗教起源论——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论,指出图腾崇拜才是宗教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涂尔干重新定义了宗教神圣与凡俗的双重性本质,认为宗教既是对某种神圣的象征力的信仰,又是对宗教化了的凡俗的凝聚力的信仰,是自然与人类的统一、物质与道德的统一,更是个体心理与集体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对审美意识的批判已受到太多关注。鲜为人知的是,他对启蒙运动的批判是理解其本体论阐释学更有意义的部分。在他对启蒙运动的“笛卡尔基础”的批判上,本文深入地探讨了他对艺术的理解及其阐释理性观念之间的关系。与哈贝马斯等人的批评不同,本文认为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本质上不应在与启蒙事业严格对立的立场来解读。伽迭默尔早期的对话观念本身最初因启蒙抱负而起,问题是伽达默尔最终没有持守这种抱负。他的传统观念因太过贴近描绘艺术体验的崇高忘我精神,而使得其阐释学牢牢嵌入一种启蒙承诺与反启蒙冲动的浪漫转向之间悬而未决的张力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想进行简单的阐释,顺着"神话--启蒙--神话"的这样一个逻辑结构,从启蒙历史的长河中看到,启蒙一方面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取代了宗教的信仰;另一方面它所提倡的理性使人们在坚信自由、平等、民主的同时陷入了工具理性的桎梏中。尤其在文化工业社会中,使原本的启蒙走向了神话。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宗教,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获得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对宗教与迷信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加以了分析,并就我国政府对待宗教和迷信的鲜明态度,提出了我们对待宗教与迷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中的"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可谓对宗教的保护,而"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等罪名则可以说是对宗教的规制.实证研究表明,前者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得不多,而后者则适用得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地区不同、斗争目标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致使两者选用了不同的宗教迷信。分析这一问题,有利于认识和了解宗教迷信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及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以便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宗教迷信。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不仅是表示数量的词语,它也承载者丰富而玄妙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在中西文化中产生了相似或相异的象征和联想意义。为此,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1,3,7,9),归纳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丰富涵义,并从跨文化的角度,从神话迷信、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地域环境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对中西文化研究、语言学习及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活动趋于正常化。但是宗教的发展仍然难以适应信教群众的要求,同时宗教发展中涌现的种种负面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构成了挑战。要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的适应就必须反思传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重塑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论基础,推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法律化,同时加强对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有关墨家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墨家宗教思想的考察,指出:尊天、事鬼、非命三种学说,架构起墨家的宗教信仰系统,是墨家之所以称之为宗教的精神依托;巨子制度的形成,架构起墨家的宗教组织系统,是墨家之所以称之为宗教的制度保证。然而,由于墨家的宗教信仰系统与组织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致使墨家的宗教性锐减。因此,墨家并非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其只能是具有某种宗教属性或带有某种宗教色彩而已了。  相似文献   

16.
借鉴史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对江永女书文化中的女子体育宗教信俗的形成、演变及衰落进行了多维考证,提出了女子体育宗教信俗文化修复措施,以寻求江永女子体育宗教信俗保护与传承的合理路径.女书节庆习俗是女子体育宗教的发端,女子体育宗教信俗演变呈“生成-鼎盛-破坏-消失”的文化轨迹,后现代江永女性“中心”与“边缘”的身份发生转换、宗教失范、商业展演成为女子体育宗教信俗衰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学反映宗教思想由来已久。这是与自宗教诞生以来的普世性和人的信仰紧密相关的。20世纪意识流小说在展现人物内心意识流动中的迷离、疑惑等等变化时,也表达出对宗教思想观念及信仰的改变与反叛:由生存困惑引发的精神瘫痪、信仰上的危机;由向往自由、渴望新生活引发的对传统宗教的否定和抛弃;由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体现出建立新的信仰体系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巫信仰是中外各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形式,壮语对通灵巫师有多种称谓,灵魂信仰是巫信仰产生的前提,壮族通灵巫师最早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对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的形成主要缘于他苦难的童年、党的亲切关怀、自身的勤奋好学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等四个方面因素。弄清楚雷锋精神形成的动因,对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无疑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康乐  旺多 《西藏大学学报》2011,(3):111-116,132
元代享国虽不足百年,却是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疆域辽阔、军事强大、政治统一的庞大帝国里,多民族的融合带来了多种宗教文化的传播。为了政治稳定的统治需要,元代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宗教政策,针对诸种宗教之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管理体制,于佛教有宣政院,道教有集贤院,基督教有崇福司,伊斯兰教有回回掌教哈的司等,并对民间宗教实行严格的禁断措施。元代的宗教政策和管理体制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宗教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