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1998年底,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47个部委(直属单位)信息部门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促进了政府信息化进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深入探索政府网站建设路子,进一步搞好政府网站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课题。 2002年12月,我与几位同行到法国考察,对法国“政府服务上网”印象深刻,联系国内“政府上网”,感触颇多。“政府上网”,即在因特网上建立政府网站,向社会提供信息和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1999年1月22日,“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政府上网工程”的宗旨和实施方案,其主站点WWW.gov.cninfo.net及WWW.gov.cn也正式启用。“1999—政府上网年”拉开了大幕。工程目标是至1999年底有60%以上的部委、省、市等政府机构在电信  相似文献   

3.
孔威  吴琼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33-133
1999年是我国政府上网年,同年一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也日益突显在人们面前,一些所谓的"黑客"利用政府工作制度的漏洞和政府网站监管维护的疏忽来窃取政府机密、扰乱正常的办公等,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利益和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1993年底,国务院启动"三金工程",标志着我国经济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正式开始.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在京联合召开“政府上网工程”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周德强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今年实现60%以上国家机关、部委办及各级部门在网上建立站点,到2000年底实现80%的政府部门上网的目标,同时现场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工程的全面启动,从而揭开了1999年“政府上网年”的第一幕。42个部委(办、局)作为发起单位首批加入政府上网工程。  相似文献   

6.
政府上网工程初战告捷,下一步重点将是在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可公开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动态更新,提供政府网上便民服务应用项目,通过政府上网工程推动企业和家庭上网。 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城市政府上网推进交流会”显示,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经过过去一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政府上网工程的发起单位已经增加到66家,中央机关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因特网上已经建立站点52个,20多个省的政府部门都将…  相似文献   

7.
软件篇     
《科技潮》2000,(4)
前夕,在政府上网小组与中国电信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城市推进交流会"上,金山公司作为主要参会企业之一,在来自全国各地区政府及电信部门的关注下,第一次成功的推出 了  相似文献   

8.
1999年1月22日,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等国家部委共同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舆论认为政府上网  相似文献   

9.
政府上网工程综述 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主旨是推动国家各部委和各地政府在中国公众多媒体网(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站点,籍以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电子政府”方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开展网上服务,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政府上网工程的目标是在 1999年和 2000年建立站点的部委和各级政府要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同时应用项目的实施进入良性循环。为此,1999年还被确定为“政府上网年”。 在我国,政府上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一、在网上建立…  相似文献   

10.
“县(区)政府网络系统”是在国家提出“政府上网工程”以后,全面推进区域信息化而开发的,它适于市县级政府上网,成立网上电子政府.“县(区)政府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建立了政府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架起了政府通向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高速通道,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了各种信息资源单位上网,实现了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上网是指政府职能上网,即在网上成立一个虚拟的政府,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的职能工作.目前,国际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全球In-ternet正日益发挥着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作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推出后,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迅速而有效,已经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其经济连续几年持续高速增长.在国内,我国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已经起步,中国电信的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并且推出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再者,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它所拥有的信息量占信息总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1993年起开始启动"三金工程",1999年又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提出<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对电子政务国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及对有关标准配套工具试用的通知>,这些政策和规范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电子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电子政务现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指数快速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厦门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迅速,成效明显.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总体部署,孤立实施和各自为战的建设模式带来了重复投资、网络不通和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等弊端. 厦门市委市政府意识到统一集中的建设管理模式是保障电子政务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于2004年下发文件,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要按照"全市一盘棋"进行统一规划,坚持"以最小投入满足最大需求"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厦门市电子政务全面进入集约化发展局面,建设重心从建设初期的网络建设、信息发布,开始转向以整合政府内外部资源为主体、以提高政府监管职能和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4.
新年新气象     
携着迈入新世纪的豪气,龙年伊始,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可谓好戏连台,呈现一 派新气象。 全国“政府上网工程百城政府上网推进交流会”显示,“政府上网工程”经过一 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政府上网工程初战告捷;首届“中国企业电子商务 论坛”把电子商务推到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并为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推 广开了理论先河;全国“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确立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和方向,进行了企业信息化的总动员,有利于企业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实 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迎接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全国信…  相似文献   

15.
日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自治区政府系统开展“政府上网”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加强对“政府上网”工作的指导。随着“政府上网”工程在全全范围内逐步深入,如何正确指导、规范管理,使“政府上网”工程健康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疆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的做法很好,现摘要刊登有关内容,以作交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和其职能部门的网站建设如火如荼,从而大大地拓展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增强了政府  相似文献   

17.
"上网热"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互联网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在"上网热"的潮流中有很多心理和智力的局限,更易受到"上网热"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国政府上网年。“政府上网工程”是今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联合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和启动的。随着政府部门上网,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增值将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1999年被中国政府称为“政府上网年”,各地政府已积极组织各部门上网,但如何通过政府上网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可能是各级政府最为关心的.政府上网除了应该做到各个部门在网上有网页外,更重要的是实际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政府上网的意义和作用.最近,国家及各地市都对政府上网进行了规范,并成立了相应的采购中心,其实,政府采购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也是实现电子政府的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在本文中,IBM将根据我们帮助国外其他政府建立电子政府采购系统的经验,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政府采购提出一些建议,供国内各级政府参考.我们相信通过实施电子政府采购,能有效地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深入,计算机在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在政府办公方面,传统文件或信息的手工传播已经被计算机信息发布取代。同时,在政务信息发布和传输中出现的电子数据信息也成倍增长。在如此巨大的数据信息库中,如何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如何整合已有的内外网的政务信息资源,如何减少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