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沉积环境通过控制储盖分布特征进而控制煤层气的聚集成藏,是煤储层开发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含煤岩系中砂岩、泥岩、煤薄互层特征突出,且砂岩分布横向变化快,使得砂体预测难度大.运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建立地震地质等时格架,对目标层序进行地层切片并优选融合反映岩性、沉积相变化的敏感地震属性,结合单井岩性与微相特征精细刻画聚煤前后沉积相展布特征,在钻测井数据基础上分析顶底板所处沉积相带对含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而划分沉积控气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沉积学可以研究解释研究区含煤岩系四级层序内沉积现象;弧长、瞬时频率属性在该区可有效反映岩性变化;太原组9+10煤聚煤前为障壁-泻湖相,山西组2+3煤聚煤前后为三角洲前缘相;泻湖泥坪相、分流间湾相有利于煤层气保存,障壁砂坪相及分流河道相不利于煤层气成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古生界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以优选有利区为目标,利用钻井、地震、录井、测井、煤岩心化验分析及动态测试资料,通过对煤层沉积条件、生气条件、储集条件、构造条件、岩性组合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探讨了辽河坳陷东部凸起古生界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描述了煤层气藏特征,并对有利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煤系地层沉积环境为潮坪、泻湖亚相,煤层发育、分布稳定;煤岩经历两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高、产气量大;储集层裂缝发育,有利于煤层气储集;后期构造活动较弱,煤层封闭性好;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保存条件好;煤层气为热解成因,成藏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资源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相与生烃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层煤相的划分标志及四种煤相(即干旱森林沼泽相、潮湿森林林沼泽相、流水沼泽相及开阔水体沼泽相)的基本特征;同时,评价了不同煤相的生烃潜力,指出流水沼泽相为煤成烃最有利之相带,对指导煤成烃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神府地区上古生界煤系天然气共探合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展开系统研究,划分含煤层气系统并分析其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神府地区稳定的构造背景和优越的沉积环境为煤系天然气成藏奠定了良好的源-储-盖条件。受区域性低渗透泥质岩层阻隔,区内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可划分为8+9~#煤-本1段、太2段砂岩下含煤层气系统和4+5~#煤-太1段、山2段砂岩上含煤层气系统2套叠置含煤层气系统,西部深陷带中南部是含煤层气系统内煤层气与煤系砂岩气的合采有利区。  相似文献   

5.
在前人对川东地区长兴组沉积相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野外剖面的观察和室内岩石薄片的鉴定以及岩石学、古生物学等沉积相标志,分析研究区长兴组沉积相特征。结合城口—鄂西海槽西侧重点勘探区域最新的钻井资料,以及地震解释资料,依据地层等时切片技术,绘制出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展布图;并分析其演化规律特征。研究表明:长兴组沉积早期发育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长兴中-晚期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其中,碳酸盐缓坡沉积常以薄-中层泥质灰岩与龙潭组顶部的灰岩-硅质条带灰岩互层相接触。研究区长兴组中-晚期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了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以及盆地相沉积。结合地质资料和地震解释成果分析,进行研究区长兴组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并依据条件划分为3个有利相带等级,其中礁滩发育部位为最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靖边油田乔家洼油区延长组长6段油藏的地质特征、成藏机理及沉积相与油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延长组长6油藏为特低孔-特低渗-微细喉-低饱和-层状-岩性油藏,指出储层特征、沉积相带与油气富集程度密切相关,分流河道砂岩主体带是油藏形成的有利场所。成藏规律研究认为,该区东西方向成藏条件差,南北方向储层物性好,为近期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靖边油田乔家洼油区延长组长6段油藏的地质特征、成藏机理及沉积相与油气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延长组长6油藏为特低孔-特低渗-微细喉-低饱和-层状-岩性油藏,指出储层特征、沉积相带与油气富集程度密切相关,分流河道砂岩主体带是油藏形成的有利场所。成藏规律研究认为,该区东西方向成藏条件差,南北方向储层物性好,为近期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8.
对冀中拗陷北部天然气成藏地质要素研究认为,该区发育下第三系湖相泥岩和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2套烃源岩,具备雾迷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二叠系砂岩、下第三系砾岩和下第三系砂岩等5套有利储层,上古生界—新生界发育4套区域性盖层,依据已发现天然气的成熟度、地球化学指标和构造特征划分出生物气、生物热催化气、热解气、生物改造气和煤成气等5种天然气成因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受控的成藏组合和构造背景分析,提出了冀中拗陷北部可划分为廊固凹陷深层、浅层和霸县凹陷深层等3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总结了8种天然气成藏模式。综合评价认为,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2个深层天然气成藏系统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指出牛东深潜山带、大兴砾岩体和苏桥—文安潜山内幕等3个领域是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沁水盆地煤系天然气系统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沁水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构造聚煤盆地,也是国内首个实现煤系天然气商业化开采的区块。盆地内石炭-二叠系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吸附能力强、含气量大,目前产能已超过20×108m3,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以煤田、煤系天然气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沁水盆地煤系天然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构造演化、埋藏史和热演化、沉积体系和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沁水盆地煤系天然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沁水盆地两期生气都是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发生,煤系赋存状态为印支、燕山和喜山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断裂及陷落柱发育区含气量低;区内煤层埋深呈现北部深南部浅,中部深东西部浅的特点,南部热演化程度高,煤系天然气含量大;沉积体系影响煤层的空间展布;水文地质条件关系着煤系天然气的形成和保存,弱水动力区为煤系天然气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0.
以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侏罗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内多个井口的地化资料、岩心样品等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可形成油气藏层位进行研究,总结其有利成藏条件,预测勘探有利区域.结果表明,十三间房地区烃源岩质量较好,整体处于成熟阶段,生烃潜力高;十三间房地区有利成藏条件为良好的烃源岩发育质量和良好的沉积-储层发育,生烃时间与...  相似文献   

11.
 收集新场构造须二气藏的地质、测井、钻井和压裂等相关资料,尝试运用包括等效深度法、Eaton法、有效应力法在内的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地层孔隙压力剖面进行了预测。根据前人对川西地区异常高压的产生机制的研究分析,认为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异常高压的形成主要受欠压实、生烃增压、黏土矿物脱水增压及构造抬升多种机制影响。最终选用Eaton法建立工区的地层孔隙压力剖面。对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与单井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根据各单井地层深度划分,新场构造地压梯度情况可大致划分为正常压力带、过渡压力带、高压异常带和压力相对平稳带4个压力区间。该成果对指导后续钻井施工作业和区域地应力场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青东凹陷西部和西南部边缘部位沙河街组广泛存在稠油油藏,目前在这些稠油的成因机制方面未开展深入研究,没有取得明确的认识,影响了研究区资源量评价和油气勘探进程。根据原油物理性质和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对研究区稠油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稠油中既存在有原生的低熟油,又分布有由次生作用(生物降解作用)产生的稠油,其中,低熟油主要分布在凹陷西南部的青东5井区;生物降解油主要分布在凹陷西部斜坡带及青东-青南过渡带,原油的降解等级为2~8级。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呈现出下轻上重、北轻南重的规律性变化。研究区稠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有机质早期生烃、古地形、构造背景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自行研制的仿真可视化微观地层模型对多相渗流若干问题的机理研究所得的成果.它涉及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和含固相微粒悬液渗流的一些微观机理.提出了一些有关的新资料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依据岩芯、薄片、物性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开展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砂砾岩储层岩石学及储集特征研究,着重从成岩角度分析了储层致密化因素,结合孔隙形成的有利因素,开展成岩作用和石油充注的关系及顺序研究,首次探索了储层孔隙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砂砾岩储集空间以残余孔隙为主,混积的沉积环境、较弱的抗机械压实能力和中晚成岩期碳酸盐的强烈胶结是导致储层致密的3大因素,酸性流体对易溶颗粒的溶蚀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因素,石油充注是孔隙保存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石油充注使部分孔隙溶蚀扩大,并在孔隙周缘形成油膜抑制碳酸盐胶结;压实作用在浅埋藏阶段对储层的破坏较大,随埋深增大,酸性溶蚀、石英次生加大及石油充注发生,之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成岩中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交代早期碳酸盐矿物,堵塞了大部分孔隙,晚期的构造挤压使储层形成裂缝。孔隙的形成经历了原生粒间孔隙形成,压实作用减孔,酸性溶蚀扩大孔隙,石油充注保护孔隙,碳酸盐胶结破坏孔隙等过程,石油充注较充分与碳酸盐胶结较弱的叠合区是孔隙保存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6.
以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及岩石薄片为基础,通过研究贺兰山苏峪口正目观组冰碛砾岩的各种形态特征,依据冰川沉积学、沉积岩石学及古地理学等对苏峪口冰碛砾岩的形成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该套冰碛砾岩是冰川搬运大小不等的岩块至苏峪口进行堆积,接着是海侵阶段,致使冰块周围水体温度升高,携带于冰块内的岩块、岩屑由于冰块的消融坠沉到海底还未固结的砂泥纹层上,并逐渐为碳酸盐泥晶掩埋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油田玛湖区块地层水矿化度高且含高价金属离子,对使用该区块地层水配制有机硼胍胶压裂液的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玛湖地区地层水配制有机硼胍胶压裂液时,溶胀时间久、交联冻胶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借助化学屏蔽技术,根据屏蔽剂工作原理,结合水中金属离子含量,推导出了屏蔽剂合理加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热稳定性能测试,确定出了适用于玛湖地层水配制有机硼胍胶压裂液的屏蔽剂AH-1,在此基础,对玛湖地层水配制的有机硼胍胶压裂液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屏蔽剂AH-1的加入可使玛湖地层水配制的压裂液的剪切黏度维持在220mPa?s左右,且其溶胀性能、破胶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玛湖油田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霍氏半管藻配子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厦门近岸分离的霍氏半管藻,在室内培养条件下观察其配子形成和光对配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藻配子形成在7~26μm宽度的细胞中;少数雄配子发育过程经历四鞭毛体阶段;光强度110μEin/m2·s和光周期16h条件下呈最强性化反应,且雄性分化均高于雌性.从而得出,四鞭毛体是胞质迟缓分裂的结果;性分化发生与细胞大小密切相关;性化强度又与光强度呈正相关,短光照和长光照都不利于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油气层快速评价的有效手段,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在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正确认识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油气藏类型提供可靠依据,因此研究电缆地层测试仪器的功能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缆地层测试资料的应用方法入手,对其利用压力梯度划分油水界面、渗透率评价、mini-DST功能以及流体采样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推动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Formation of antibiotic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 M Dhar  A W Khan 《Nature》1971,233(5316):182-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