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渔戏曲导演理论的鲜明特色在于其系统性,他从剧本的选取原则、剧本的改编艺术及导演对演员的指导三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戏曲导演艺术。强烈的时代感、对戏曲接受者的重视、戏曲的实践意识贯穿其理论始终。  相似文献   

2.
高师声乐教学吸收和借鉴戏曲艺术的精华,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对传承和振兴戏曲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古代戏剧研究,朱光荣教授在长期研究工作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全方位、多角度论述了古代戏曲艺术发展规律、戏曲创作论、戏曲美学论、戏曲艺术体系论、戏曲风格论、戏曲艺术辩证法、戏曲研究思想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戏曲音韵的历史层次和艺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音韵的历史层次分析是对戏曲音韵的来源和发展的探索。中国戏曲史分为四个时期,戏曲语言在音韵上具有层次的特点及一定的继承关系。戏曲字音的构形原理和艺术特点是戏曲音韵的艺术性表现。 构形原理包括宗韵原理、两头蛮原理、辨讹观等;艺术特点包括腔调特点、剧种特点、角色特点、戏曲饰音特点等,其中有些特点在演唱中体现。戏曲字音的艺术特点是通过字音构形实现的,戏曲字音的构形原理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漫议我国戏曲、曲艺演唱艺术的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议我国戏曲、曲艺演唱艺术的理论建设刘志我国戏曲、曲艺艺术历史之悠久,剧种之繁多,实属世上少见.尤其是戏曲艺术,曾创造出大量胜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与精美唱段,哺育出一代代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可以说,近几百年来,中国人民一天也没离开过戏曲、曲艺艺术.我相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戏曲声腔、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四大声腔的代表剧种等方面对中国戏曲声腔艺术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对于学生戏曲欣赏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聂建平  李燕 《科技信息》2012,(20):307-307
流传于腾冲佤族地区的清戏,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深入研究它的源起、发展及艺术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对腾冲佤族戏曲文化的保护、开发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戏曲演员表演创作阶段中需要通过各类技巧令作品之中的人物情感、思想、性格特点更深刻全面的展现出来,使之内心活动、感情世界能够活灵活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这恰恰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类角色行当在表演阶段中均体现出不同特点。演唱过程中由于人物背景不同,再加上戏曲情节的转变,需要应用到不一样的演唱技巧。该文由戏曲演员演唱唱腔、运用气息、把握戏曲人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演唱过程中表演技巧的有效运用。对凸显戏曲艺术色彩,提升演员表演技巧水平,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新 《科技信息》2011,(19):169-169,157
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消亡,而是在艺术上不断地革新和发展,在继承传统坚持本剧种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元素,焕发活力。因此,了解和继承传统,研究戏曲发展规律、音乐创作技巧,对今后的戏曲艺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戏曲动画最大程度地集中了戏曲和动画这两门综合艺术的审美特性,从而构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艺术形式。动画填补了戏曲在形式和传播等方面的不足,戏曲推动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为动画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为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大量题材,使动画片有了更新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戏曲是一门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小学生学习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校音乐院系如何培养既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学又能从事戏曲教学的中小学合格教师,使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对接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艺术史上,戏曲电影是古老悠久的戏曲艺术与西方"舶来品"的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新生事物。诸多有关戏曲电影的研究站在现实的立场上,采取了不同的视角,为探讨戏曲电影涵蕴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思想资源。但是,迄今为止,较少有学者发表关于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为此,戏曲电影身份认同及其文化自强研究亟待全面、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研究、发展、繁荣戏曲电影,必将为推动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为构建世界多元电影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凌濛初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戏曲家,但很少有人对他的戏曲作品进行研究。本文对他的杂剧代表作《宋公明闹元宵》展开初步分析,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传统戏曲音乐是一种自然流变的河流,它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古典美,保持着本身固有的旋律特征。传统戏曲音乐成长于“单纯的”中国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的民间音乐,它从孕育诞生起就从未受到过欧洲音乐因素的影响。从戏曲音乐的审美角度说,“旧曲”是引起审美主体审美忆旧感的最基本方法。“旧曲变用”是戏曲音乐生命的载体,生命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歌剧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中国歌剧事业目前正面临种种挑战。通过音乐美学思想、民族性对中国歌剧的影响,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尺度,歌剧要跟上时代步伐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反思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怎样使中国歌剧走出低谷这一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17.
从鲁迅思想最为核心的基点——“人学”思想出发,对鲁迅的戏曲批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至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戏曲批评的研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将鲁迅简化、提纯化的倾向,指出以个体自由为原则的生命意识为主要内涵的“人学”思想,是理解鲁迅戏曲批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黄梅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129-132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鲜明的特色占据了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它在沿袭黄梅戏基本美学特征的同时,又将其进行了变化与拓展,即“柔”中带“刚”、“俗”中见“雅”、“嗲”而不“腻”、“杂”而可“融”,这种美学上的创新使该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传统唱段较少、过于依赖舞关等非音乐因素等。该戏的成功与不足为中国戏曲音乐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艺术大家,毕生直面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绘画理论与实践根置现实,执着无待而兴;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直观实用的创作原则,绘画向戏曲渗透,艺术向谋生齐观,获得了戏曲上的独特建树,充分体现了李渔从绘画到戏曲的身份认同,以及商品经济价值取向。李渔从绘画到戏曲具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与动机,所含审美理想与经济实用兼而有之,给予当今人们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以唱为主的昆曲,其唱念做打的层次性首先表现在唱念与做打之间组成的复合,其次是唱念做打内部组成的复合;以唱为主的昆曲唱念做打四位一体,传统昆曲为彰显其完整性,演唱时几乎既无前奏也无间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