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设计思想在继承我国风景园林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国现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全方位推行植物组景为主导,采用自然植物群落生态组合模式及自然点缀式组景方法,重点突出了三峡大坝坛子岭风景区特殊的地理和豪放、古朴、自然情趣及楚化内涵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环境设计中声景相关的艺术和技术问题,从历史文化视角对声景的内涵进行挖掘,从技术角度研究声环境中声音、环境、人的关系和声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文章探讨了自然声景与文化内涵、都市声景与城市意境和声景设计中的环境特性,提出在城市设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可融入声音景观这一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3.
自然声景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促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功能对国内外自然声景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自然声景及其健康效益的研究现状、学科分布、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自然声景研究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方法更加多样、成熟,研究内容日趋深入;国内自然声景研究涉及学科较少,相关研究集中于探讨人类对自然声景的感知及其健康效益,而国外研究除了关注人的感知外,自然声景与生态系统健康间的耦合关系也是其关注热点;未来自然声景发展应当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建立完善的自然声景研究体系,同时还应注重自然声景研究成果的普及与应用,将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自然声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在造园手法上有其与西方园林所不同的独特构景方法。  相似文献   

5.
庭园是一种有明确构图意识的立体艺术造型,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其空间的大小、层次、尺度、景物品类、地面状况和建筑造型等作为庭园组景的手段,构成赋予一定意境的各种庭景,使庭小而不觉压抑,园大不感空旷,览之有物,游无倦意。它在空间的铺排上,宜密则密,宜疏则疏。本文对建筑庭园组景的方法和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卢照邻长于文、赋,艺术成就与诗歌比肩,文体样式包括骚体文、辞赋、应用文三种类型。卢照邻追慕屈原的人格精神,为文多慕楚骚,《释疾文》、《五悲文》可谓代表。艺术特点:上承屈骚精神强烈的抒情色彩,以景写心、自然贴切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7.
卢照邻长于文、赋,艺术成就与诗歌比肩,文体样式包括骚体文、辞赋、应用文三种类型。卢照邻追慕屈原的人格精神,为文多慕楚骚,《释疾文》、《五悲文》可谓代表。艺术特点:上承屈骚精神强烈的抒情色彩,以景写心、自然贴切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框景的艺术本质、类型及其多样性,并结合国外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实例,诠释了框景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框景的艺术本质、类型及其多样性,并结合国外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实例,诠释了框景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梁成 《广东科技》2007,(6):144-145
意境,是主观与客观、虚与实、情与景,也就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是从有限达至无限的体现宇宙生命之道的艺术境界.中国园林中的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意情意景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1.
泰戈尔晚年创作的抒情诗集《茅庐集》突破了中年的神秘主义思想,告别往昔,渴望新生,讴歌自然,赞颂大地,向往和追求人间真情,倾慕具有革命思想的人,表明诗人的思想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艺术上,或移情入景,或借物写人,善用比拟,擅长心理刻画,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的中日古典园林,都是优秀的园林艺术,虽然两者本质上都是自然山水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思想文化背景、历史发展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中日园林都十分注重用花木营造自然氛围,不过中国园林建筑成分较重,显得人工味较浓;而日本园林建筑一般偏于一隅,显得自然意趣浓厚。意境创造上中国园林极力表现花木繁盛、欣欣向荣的喜悦之景,而日本园林营造的是静谧幽玄、伤春悲秋之美。  相似文献   

13.
王遐弟 《科技信息》2010,(2):204-206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他的送别诗在情境创设及选取物象上既沿袭了古人的大众题材又推陈出新,着力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将其附着上自己的感情,更加贴切地表达了分别之苦和离别之痛;在艺术手法上复杂多样,但紧紧围绕"情"、"景"这两个主题,要么融情入景,要么以景写情,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王昌龄的送别诗,风格黯然却不低沉,哀婉却不低调,忧郁中暗含激情。  相似文献   

14.
水墨徽州行走在其中就仿佛走进了山水画之中一样,步步入景,处处为画,形成自然的山水画卷。巧妙的布局,自然的写真让宏村成为古文化的奇迹。徽派建筑更是别致,清新淡雅的风格,漂亮的结构,精彩的雕刻技艺让徽派建筑形成特有的风格而成为独特的建筑与体系。徽派文化已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又留下了动人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塞尚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画家,他长期孤独地研究自然和对景写生,深入的思考对象内部的矛盾和规律。寻找物体的构成与内在秩序,实验色彩的冷暖与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传统的空间透视进行限制和压缩,改变了西方绘画中固定视点的观察方法。把在同一环境中的各物体,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重新构造。这些方式的运用,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有异于自然表象的效果。而这些都是产生于对自然规律性基础上所进行的形而上的把握,是建立在绘画与自然之间不同的秩序之上。因而他使绘画走出了模仿自然的宿命,成为了与自然相平行的和谐的艺术,并最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真实决不等于自然的真实.艺术的造型与表现手法是有选择地吸取了自然形态中的某些因素,又经过画家的主观处理,创造出既象自然形态,又有别于自然形态的艺术形象,绘画中经常出现的点、线、面的形式经过画家的处理、组合、变化,已成为一种绘画语言,它既能表现自然景物,表达画家的不同情感,又可成为画家表现个人风格及个性特征的有力手法.这些形式在画家手中变化,改造并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如: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点”的组合,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线”的组  相似文献   

17.
康健  金虹  邵腾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106-112
 室外物理环境是严寒地区村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交通噪声凸显、传统声景消失、风环境恶劣是村镇物理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村镇噪声控制、乡村声景营造和村镇风环境改善等方面,概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进展,并从村镇用地形态、规划布局模式、主干路等级及形式、住宅院落设计、绿化植物配置、保护利用自然声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改善技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30名参与者以随机顺序安排到三个样地进行交叉实验,通过可穿戴眼动追踪技术及主观问卷来探讨不同声景感知下的校园景观的恢复性效益。结果表明:(1)在主观恢复性评价上,综合恢复性评分依次是水流组(5.43±0.75)>安静组(5.17±0.70)>噪声组(4.77±0.97),且三组声景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1)。(2)在视觉认知上,相较于噪声组和安静组,水流组的注视次数最少(302.25±70.93),平均注视时间最长(323.77±155.52 ms),而瞳孔直径在三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意义。(3)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发现,不同声景感知会影响视觉感知的过程,水流声会引导对水体的关注,噪声会引导对人工景物的关注,安静环境下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较多。因此,校园声景观的营建,有利于创造更具恢复性潜力的环境,将水流声引入景观中是提高恢复潜力的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白亮 《科技信息》2007,(19):240-240
为了追求师法自然的天然趣味,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地使用了各种隔景手法,创造了类似山水画般的完美意境。  相似文献   

20.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异景,层出不穷。下雨本是平常事,但下的如果是"动物雨""、彩色雨",就令人迷惑了!动物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