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汾河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严重的现状,提出了节水与养水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同时,注意涵养灌区的水资源,使汾河灌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西藏红景天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景天属(Rhodiola L.)植物共有9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高寒地带,生长于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带。西藏自治区有该属植物32种,几乎遍及全区各县级行政区。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被开发为多种高原保健品。然而,野生资源处于严重威胁的境地,其资源永续利用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西藏红景天的生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针对当前对红景天植物的利用,提出了保护野生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科研团队多年工作成果为基础,对藏北209个湖泊进行面积、盐度分类,结合藏北的生态特征和生态需求,阐述了可开展西藏盐湖卤虫生态修复的湖泊水域资源潜力,发展盐湖农业的优势与意义,以及盐湖水系生物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原则。阐述了西藏湖泊水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的物种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硅藻、卤虫、盐藻、水木耳(念珠藻)、轮藻、细叶眼子菜的资源及其科学与经济价值。阐述了西藏盐湖生态修复的生态意义和藏北高原盐湖卤虫生态修复的经济重要性,并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西藏拟溞、盐藻等的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提出以冷水鱼为特色产业的水域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西藏优化区域经济格局基本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藏资源规模化开发、交通路网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使得西藏区域经济格局亟待进一步优化。发挥西藏各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是实现西藏优化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紫金煤业有限公司1号矿井建设项目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进行了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了取水水源,分析了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是可靠和可行的,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无影响,建设项目退水不会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产生影响。研究成果为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及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模型体系,提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7.
1基于水资源因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经济总量是对区域发展进行宏观控制的有效目标,其中的总产出量是与区域资源总量密切相关的,因而水资源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根据经济生产是通过劳动使资源成为产品或提供服务这一过程,可以把区域经济的总产出和设备、劳动以及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地区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河西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的基本反馈结构,应用模型仿真结果,不河西地区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虚拟水是上世纪末国际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强调通过水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来实现国家的水安全。基于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衡性明显的特殊国情,提出推进我国区域虚拟水交易,以改善我国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状,并分别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论证我国实施区域虚拟水交易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区域虚拟水交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作为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被区域经济学研究所重视,尤其是“九五”以来,西藏的旅游业不仅为区域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同时也为西藏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试图从西藏区域社会的发展基础、生产力结构、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区域协调所需的各种环境分析,提出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治区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能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西藏自治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能够进一步降低西藏自治区对传统矿物能资源的依赖,加快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通过分析客观自然环境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影响,进而认清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内在动因及外部条件,从而试图提出实施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发展战略,这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盐湖赋存锂、硼、钾等特种资源及普通盐类。综述了西藏盐湖调查历史,对已勘查盐湖的钾盐资源储量和已详细取样调查盐湖的钾盐资源量分别进行了汇总与估算,阐述了盐湖成矿物质来源及西藏盐湖钾盐资源远景。西藏盐湖钾盐资源以中小型为主,钾含量较高但规模较小,而其伴生矿锂、硼的矿床规模大,建议三者综合开采,以取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在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构建的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西藏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服务模式,将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化文化资源推送到西藏基层老百姓身边,是惠及西藏特别是基层群众的一项文化基础工程。文章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若干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使共享工程起到打破本地区基层数字文化资源缺乏的现状,缩小城乡文化差距,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吉林省水资源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的水资源中度贫乏,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应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高效节水型产业.以人均水资源量及用水水平与整个东北地区比较接近的吉林省为例,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对吉林省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能促进本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本区域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选择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不但要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同时也要考虑外部约束条件。文章就西藏自治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给出一个评判的综合指标体系,基于此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主要的评价方法、土壤水资源评价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效利用土壤水的机制和实用技术.在天然情况下,土壤水资源量从补给的角度论述是土壤截留量,从消耗的角度论述是蒸散量.土壤水资源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蓄水量、多年平均可更新土壤水资源、可被植被吸收利用的土壤水资源等.在评价土壤水资源过程中,要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壤水资源的影响,采用新技术,建立和完善区域土壤水资源评价模型.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土壤水分高效利用机制及其实用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定量评价西藏牧区能值生态足迹,明确其优势与不足,可为西藏研究与“一带一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有益借鉴。通过运用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法与GM(1,1)模型对西藏牧区能值生态足迹动态演进及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分析与模拟。结果发现:(1)2007~2016年EEF变幅在1.757 603~3.353 526 hm2之间,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EEC变幅在2.576 530~2.249 599 hm2之间,表现为平缓下降轨迹。EEP变幅在0.818 927~-1.103 927 hm2之间,年均值为-0.152 384 hm2,平均递减率为1.50%。说明西藏牧区生态系统出现能值赤字,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可再生资源对EEC贡献最大的是太阳能,其次是风能,但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不高,反映出西藏牧区禀赋优势明显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程度欠充分;(3)2017~2021年EEP预测值年均递减率为0.99%,能值赤字较前明显减缓,生态系统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有所改观,但牧区生态安全面临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西藏牧区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明确中国中-高温地热资源的勘探方向和优选靶区,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地热资源勘探,提高地热探井成功率。基于最新的地热数据库,结合区域构造-热背景,分析地热系统的热源、通道、储层、盖层及流体特征等要素,圈定了中国中-高温地热资源勘探的4大勘探方向和16个优选靶区。具体为青藏高原内带(亚东-谷露裂谷带、错那裂谷带、申扎裂谷带、东构造结、西构造结)、青藏高原外带(共和-贵德盆地、川西松潘地区)、东部区(松辽盆地、伊通断裂带、长白山火山区、渤海湾盆地及周缘、东南沿海、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和中部裂谷区(二连盆地、汾渭地堑、山西地堑)。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边境,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欠发达地区。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谐、社会稳定、主权完整。城镇化作为协调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在西藏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西藏的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全面完整地评估西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质量对于制定西藏接下来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文章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2011-2020年西藏城镇化中“人口-社会-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度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但从耦合协调度来看,西藏 “人口-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度在最高的年份也仅为勉强协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西藏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社会-经济”高耦合度是由于三个系统发展水平过低导致,西藏城镇化水质量较低,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开始限制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西藏人口、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推动西藏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出发,建立水资源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系统的发展系数、协调系数、公平系数综合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以海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例,对区域各规划水平年的发展进行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