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氧化硅超细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的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超细SiO2粉末,通过TEM,TG-DTA和IR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超细镍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化镍为前驱体,水合肼为还原剂,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值制备镍粉,研究了PH值对粉末纯度的影响,以及镍离子浓度对颗粒度的影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镍粉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钡铁氧体超细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超细粉体过程中,起始溶液的组成、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热处理温度等因素等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粉体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发现,pH值为7,Fe与Ba之比在10~12之间,溶胶温度为60℃,450℃预热处理1 h后,经850℃热处理3 h,都能够形成单一、均匀的M型钡铁氧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使用高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制备超细TiO2的工作,简要综述了超细TiO2粉末的性能,应用及各种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使用高频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超细TiO  相似文献   

6.
7.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超细铜粉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500nm至7μm不同粒径范围的超细铜粉,研究了该法的制备工艺及偻末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采用葡萄糖预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1μm的均匀超细铜粉,改善了铜粉末的粒度分布。研究了干燥过程对粉末团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液相法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液相法制备高纯超细BaTiO3粉体进行评述。该法具有产物颗料小,纯度高,烧结温度低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醇盐水解法,基解决好水解控制剂,钛钡前驱体析出速度控制等问题后,则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明胶保护溶液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胶为高分子保护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粒径为0.1~0.5μm、分散良好的类球形超细镍粉。研究了明胶保护条件下水合肼用量、碳酸钠浓度、反应时间、明胶浓度、硝酸银加入量对镍粉的产率、形态及反应诱导期的影响。X射线衍射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超细镍粉为单一晶相,纯度超过98%。热重分析显示超细镍粉在空气中的氧化起始温度为300°C,终止温度为600°C。  相似文献   

10.
通过湿法以仲钨酸铵和硝酸铜为原料制备了Cu的质量分数为10%、平均粒径约为250 nm的超细W-Cu复合粉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粉末的形态和纯度具有显著作用.粉末经注射成型后制成的生坯在1300℃下、H2气氛中烧结120 min后,其相对密度可达99.37%,微观组织均匀,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达217 W/(m·K)左右,室温到600℃范围下热膨胀系数在6.0×10-6~7.8×10-6K-1之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脉冲激光辐照对锌粉置换硝酸银溶液制备银的影响,并用激光辅助合成微细银粒子·添加了激光能量后,激光束能打碎Ag包裹Zn形成的复合粒子,进一步促进置换反应的进行·同时脉冲激光作为热源,可以促使AgNO3发生光热分解反应,产生微小的银粒子,从而提高了Ag的析出率·制备的产物用SEM及能量散射谱仪EDS分析鉴别·由SEM图及能量散射谱EDS图可以看出,经激光辐照与未经激光辐照而制备的两种银粒子的形貌并不相同,添加激光能量后制备的银粒子优于未添加激光制备的银粒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照相乳剂水洗污水制备银纳米微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照相行业废水的治理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文中介绍了利用洗印废水制备银微粉的部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改进,对银氧化锡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的水热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与传统的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法等进行了比较.通过以H2C2O4为还原剂,以银氨络离子和锡酸钠为原料制备银氧化锡,并针对制备条件的差异对粉体粒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水热制备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氧化锌超细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包括作者按期研究结果在内的氧化锌超细粒子的制备方法,并简单介绍了近年来超细氧化锌在紫外线屏蔽、光催化和导电氧化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γ-射线辐照下,利用抗坏血酸(Vc)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保护剂,从硝酸银溶液中制备了大量的胶体悬浮态片状银粉。改变辐照剂量、辐照波长、辐照时间、PVP,AgN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反应参数,可以改变所得片状银粉的厚度和大小。球形银粉颗粒(SSP)转化为片状银粉颗粒(FSP)的机理可以用γ-射线诱导分裂与PVP软模板的协同作用解释。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得片状银粉产物进行了表征。这种γ-射线辐照辅助制备大薄片银粉的方法可以成为工业上传统球磨法的可选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以硝酸银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室温下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到还原性溶液中得到银颗粒的悬浮液,并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制得用于印制电子业的超细银粉.用TEM、XRD与粒径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粒径与性状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PVP与硝酸银浓度对银粉粒度及产率的影响.这种制备工艺避免了传统机械研磨工艺中银粉纯度低、技术指标不一致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保护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导电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题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保护的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导电性与反应温度、保护剂用量、还原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介质、银浓度、溶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实验范围内(银粒子直径15~400nm),银溶胶中银粒子平均大小不是影响导电性的关键因素。加入NaOH以及控制反应温度,是控制银粒子平均粒径大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微乳液法提取ZnO超细粉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Triton X-100 正己醇/环己烷/水溶液(硝酸锌)体系W/O微乳液中滴加氨水,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处理得到ZnO超细粉末,用差热分析、X-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对ZnO微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温度、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之比及水相的性质对体系相图有影响,焙烧温度影响粒子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超微粉末的液相制备技术及其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液相制备超微粉末的原理、适用范围,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超微材料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文题的方法,研究了溶液的pH值、反应物浓度及配比、反应温度对合成的Al_2O_3-Cr_2O_3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以及组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成粒子的最佳pH值范围为4.4~5.0;粒子的组成仅取决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配比,改变反应物初始浓度及配比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粒子的性能;反应温度对粒子的粒径及分布影响很小。制得的复合Al_2O_3-Cr_2O_3超微粒子呈球形、组成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