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对55例昆明小鼠用同等剂量的PMSG和hCG注射,诱导其超排,在冲胚后取其子宫制作组织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其结果表明,有冲胚效果组中子宫腺腔数和子宫内膜微血管数量普遍高于无冲胚效果组。且当子宫内膜上皮呈高立方型时及子宫腺上皮呈高立方型和立方型时,在子宫腺腔数量上,两组差异显著,P〈0.01(P〈0.05)两组中子宫内膜微血管数与上皮形态变化曲线相似,而子宫腺腔数与上皮形态的关系,两组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以及增加受孕率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0例原因不明性排卵障碍根据随机应用不同的药物分为A、B、C3组,每组20例,同时选取20例排卵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三组患者HCG日的子宫内膜的类型和厚度、RI以及PI;排卵后7 d子宫内膜厚度、PI、RI及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低,而PI和RI值则显著较对照组高;B组和C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后一周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A组,PI值和RI值低于A组。结论: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可改善氯米芬促排卵后引起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可有效地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上皮钙黏素-E(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与内膜-肌层界面(EMI)处在位内膜的表达情况,了解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40例,同时以子宫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的子宫标本3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7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子宫内膜-肌层界面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测定这两种蛋白分子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在子宫腺肌病组中病灶和内膜-肌层交界处内膜MMP-7较对照组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两者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的内膜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EMI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MMP-7表达增高,降解了子宫肌层的细胞外基质,其屏障作用减弱,基底层子宫内膜细胞容易侵入子宫肌层生长并形成异位病灶;EMI处腺体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直接导致细胞黏附能力下降,细胞解聚,子宫内膜细胞之间以及子宫内膜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降低,从而变得易从在位部位解离,侵入和种植在肌层中.  相似文献   

4.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医院诊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B组采用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C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三组患者均接受刮宫手术治疗后给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三组患者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7.50%,B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C组的77.50%(P0.05);治疗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均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患者阴道平均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后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74例,腺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癌2例,鳞癌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上皮异型增生,腺体失去正常结构、极性消失,胞核不规则、变大、变圆、核仁较突出、染色质粗糙,呈空泡状,增生的腺体呈不规则腺管状、筛孔状和乳头状,部分呈实性片块状排列,纤维组织、肉芽组织代替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伴有炎性细胞的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浸润至浅肌层,大多数不发生转移.结论:子宫内膜癌大多数是子宫内膜腺癌,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临床,对诊断及鉴别意义重大,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主张子宫内膜刮宫活检,以防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1)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2)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混合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不孕;连续切片证实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于内膜基底层的腺体和间质.雌激素受体(ER)在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39/44)和80%(45/56);孕激素受体(PR)在在位和异位内膜的阳性率分别为77%(34/44)和86%(48/56);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但也具有种植、转移等肿瘤组织的特点.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于内膜基底层的腺体和间质.ER、PR在异位症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表明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对其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淫羊藿黄酮(EF)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及骨密度(BMD)的影响.选取36只4月龄的C57雌性小鼠分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EF).于术后4周抽血测雌激素含量,处死后经定量CT测第一腰椎BMD,并切除子宫制备病理切片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显示:观察组BMD较对照组轻度下降,而模型组B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E2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F可对小鼠卵巢切除后引起的骨质疏松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不改变血清E2浓度,不作用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9.
探究安宫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4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A组使用剂量为8mg/d,B组剂量为12mg/d,C组剂量为16mg/d,对比3组患者撤退性出血率、持续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B、C三组患者治疗后撤退性出血量、持续出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略高于A组6.25%与B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推荐剂量安宫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8名继发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及血清E2、P在克罗米酚治疗前后自身变化对比,发现克罗米酚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明显落后于分泌中期应有的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后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符合或接近分泌中期。光镜下分泌早期或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前、后同期比较无明显区别。提示:克罗米酚可改善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生长与成熟,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使排卵作用有关。克罗米酚治疗后7名患者血清E2水平较用药前升高(经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促排卵作用及促卵巢及肾上腺的雄烯二酮转化为E2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61例内异症(EMs组)、59例子宫腺肌病(Ad组)和65例非内异症及腺肌病女性(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以探讨COM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内异症组、腺肌病组和对照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G/G+G/A基因型患内异症和腺肌病的风险分别为G/G基因型的0.629倍和0.876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COMT基因NlaⅢ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无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发病机理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运用滋肾助孕汤以观察其疗效.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助孕汤,服用至确认妊娠或来月经,未妊娠者继续下一周期,最多连用3个周期,观察成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治疗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成熟卵泡发育率显著多于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排卵期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滋肾助孕汤能增加克罗米芬排卵治疗后的熟卵泡发育数、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周期妊娠率,中医理论指导的促排卵用药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HMGB1/TLR4/MyD88信号通路探讨萝卜硫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慢性机械性疼痛的减轻作用。方法 通过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移植构建EMs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EMs组、萝卜硫素低剂量组(5 mg/kg)、萝卜硫素高剂量组(15 mg/kg)、HMGB1抑制剂组(EP组)和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通过电子测痛仪检测大鼠痛阈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HMGB1、TLR4、MyD88和TRPV1蛋白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EMs组大鼠机械痛阈值(PWT)降低(P<0.05);血清中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升高(P<0.05);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HMGB1、TLR4、MyD88和TRPV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EMs组相比,低、高剂量萝卜硫素及HMGB1抑制剂和TLR4抑制剂均能够升高大鼠PWT,降低血清中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减少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  相似文献   

15.
原位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Bcl-2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Bcl-2在月经周期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Bcl-2不同表达的原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研究20例原位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Bc1-2表达。结果:原位子宫内膜腺体的Bcl-2表达在月经周期中存在周期性变化:从增生早期至分泌早期,腺上皮细胞均呈Bcl-2阳性反应,增生中晚期Bcl-2表达最强,至分泌中晚期则表达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应用孕激素预防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258例与对照组2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应用孕激素药物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无药物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1年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R、PR及VEGF表达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术后给予孕激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定西市中医院收治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1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卵泡刺激素(PSH),孕激素(P)及雌二醇(E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14.55%(P0.05)。炔诺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使子宫内膜萎缩,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验证与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db/db小鼠为模型组(DN组),db/m小鼠为正常组(NC组),定期测量小鼠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留取DN小鼠与NC小鼠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血糖、24 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与NC小鼠相比,DN小鼠肾脏miR-196a、miR-21、miR-200b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6a、miR-200b、miR-21的表达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利用miRNAs数据库预测miR-196a的靶基因有ANX1、HOXB7、PTEN、FOXO1、HOXB8、HOXA5等。与NC组比较,DN组ANX1、FOXO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X1、FOXO1与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P<0.05)。MiR-196a可能通过调节ANX1、FOXO1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选择78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周期第3-7d分别给予5mg/d的来曲唑(36例)和100mg/d的克罗米芬(CC)(42例),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观察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等。结果 来曲唑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75.0%和30.6%;与克罗米芬组的73.8%和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来曲唑组在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显著厚于克罗米芬组(P=0.024),流产率来曲唑和克罗米芬组分别为27.3%和33.3%(P=0.752)。结论 来曲唑对PCOS患者诱发排卵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可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20.
探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选取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9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月经恢复时间、排卵恢复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半年内疾病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排卵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快速恢复患者的月经及排卵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