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报道了小云雀inopinata亚种(Alauda gulgula inopinata)(以下称为小云雀亚种)在西藏拉萨地区的繁殖生态。小云雀亚种在拉萨地区一般4月下旬进入繁殖期,选择本地的冬小麦地等作为它们的繁殖生境。雌雄鸟均参加筑巢,筑巢期为3.8±1d(n=4),10个巢的大小为5.6±0.7cm×8.7±0.9cm(n=10),巢深4.1±0.3cm(n=10),巢的平均重量24.6±4.3g(n=5)。平均窝卵数为2.6±0.5枚(2~3枚,n=7),其中3枚者居多;产一窝卵需要2~3d,卵平均重量2.2±0.3g(1.8~2.8g,n=7),卵的大小为20.4±0.5mm(19~21)×14.2±3mm(14~15),(n=7)。平均孵卵期为15±0.6d(14~16,n=6),孵化率为67%,育雏期12±0.6d(11~13,n=6),雏鸟成活率仅50%。农业活动及天敌是影响孵化率及雏鸟成活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福寿螺为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然而目前缺乏有效杀灭其卵块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福寿螺的卵块进行杀灭。室内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氯化钙溶液浓度的升高,福寿螺卵块死亡率增加(Y=6.547 6 X+6.785 7,df=8,r=0.958,p0.001),在氯化钙浓度达到12g/L时,卵块的死亡率可达90%;在施药后的不同时间段,用清水对施药后的卵块冲洗1min,结果发现冲洗组的死亡率与未冲洗的空白对照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室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氯化钙溶液浓度的升高,福寿螺卵块死亡率增加(Y=1.523 8 X+26.763,df=6,r=0.931 9,p0.001),在氯化钙浓度达到40g/L时,卵块的死亡率达到(93.33±2.89)%。以上结果表明,即使是在雨天条件下,氯化钙溶液也可有效杀灭福寿螺卵块,说明可通过对福寿螺卵块喷洒氯化钙溶液来有效杀灭福寿螺卵块。  相似文献   

3.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黄鮟鱇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5龄。繁殖季节为2-5月,以4-5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5月次之,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其绝对繁殖力介于(3.11~14.1)×105粒之间,平均为(6.74±2.87)×105粒,相对繁殖力(F/L)为883~2 153粒/mm,平均为(1 521±581)粒/mm,相对繁殖力(F/W)为181~426粒/g,平均为(264±76)粒/g。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卵径范围为1.30~1.76 mm,平均为(1.59±0.19)mm,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575~1.625 mm,占总卵粒数的33.3%,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4.
斑鳢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闽南地区 4月底 ,试验雌斑鳢体重为 (375 .8± 118.6 0 )g ,性腺发育已进入Ⅳ期 ,其卵巢重为 (2 0 .4± 9.4 9)g、成熟系数为 (5 .2 3± 1.17) %、绝对怀卵量为 (116 4 3.33± 6 2 36 .98)粒、相对怀卵量为 (2 9.0 7± 7.37)粒 ,成熟卵粒卵径 1.4~ 1.5mm .在水温2 4℃~ 2 7℃条件下 ,采用LRH -A3+HCG二次注射催熟催产 ,效应时间 2 2~ 6 8h ,自然产卵或人工授精 ,获卵量 2 90 0 0粒 ,受精率 32 %~ 98% ,静水或充气孵化 ,孵化时间 38~ 4 2h ,孵化率 0 .4 %~ 13.18% ,孵出仔鱼 2 4 5 8尾  相似文献   

5.
将弯齿琵甲(BlapsfemoralisFischer Waldheim)卵分别置于4种温度(恒温30℃,25℃,20℃,室温20~27.5℃)与5种RH水平(0.00%,5.83%,11.66%,17.49%,23.32%)交叉的20种处理组合中,并测定其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变温20~27.5℃,RH为16.80%(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最高,为68.3%;在恒温25℃,RH为11.04%(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较高,为36.7%;RH在5.42%~22.61%间为适湿区,随温度的上升,对最适RH值的要求也上升;变温与恒温对卵的孵化有差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变温可明显提高孵化率.5种恒温(32℃,30℃,28℃,25℃,20℃)处理表明,卵在20~32℃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0±0.60)℃,有效积温为(146.97±12.31)日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人工养殖条件下相对密度和季节对菲牛蛭繁殖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季节,相对密度对亲蛭产茧率、产茧数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孵化率、孵化数、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春夏季节,相对密度对产茧率、孵化数和卵茧直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产茧数、孵化率、死亡率及卵茧长和湿质量影响显著,其中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的产茧数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卵茧长和湿质量却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中亲蛭的繁殖指标均在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获得最佳值,同时相同相对密度下季节对菲牛蛭繁殖具有显著影响,春夏季节的繁殖性能要明显优于秋冬季节,特别是春夏季节的卵茧孵化时间(44 d)明显较秋冬季节(100 d)短。研究获得了菲牛蛭繁殖的最佳相对密度,证实了在华南地区一年多季繁殖的可能性,可为其大规模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析中亚地区盐湖卤虫卵品系特性并促进其在水产育苗中有效应用,本研究对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盐湖的商品卤虫卵进行生物学和营养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合卵径为251.3~287.1μm,属较大型卤虫卵;脱壳卵径为235.5~265.2μm;卵壳厚度为4.9~12.2μm,与水合卵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Ⅰ期无节幼体体长范围为429.1~500.8μm.选择产量较大且较稳定的Tike、Halibiekoe和Kuchuk盐湖卤虫卵(分别命名为K3、K4和R3),测定其在25℃、28℃和31℃孵化率和同步性,发现K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8℃孵化率最高,为(89.0±1.7)%,25℃孵化同步性最好,为7.7 h,该品系适应温度范围较广;K4和R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25℃孵化率最大,分别为(88.0±2.6)%和(85.3±2.1)%,且同步性也较好,分别为8.2 h和7.4 h,说明这两个品系适于较低温度孵化.11个品系脱壳卤虫卵蛋白质含量(以干质量计)为49.19%~54.09%,脂肪酸含量(以干质量计)为92.81~144.86 mg/g,所有品系均含有EPA(C20∶5),含量(以干质量计)为0.63~13.24 mg/g.  相似文献   

8.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化率为88.3%),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越冬前未变态蝌蚪530尾(蝌蚪期为90天左右,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结果表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渝西地区进行棘腹蛙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对棘腹蛙的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是草海湿地的优势种和指示物种,对其开展繁殖生态学观察有利于对该物种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2015年5-9月,在贵州草海保护区开展了黑水鸡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黑水鸡的繁殖季为5-8月,喜好筑巢于靠近水边的水葱(Scirpus validus)群落中(97.6%),少数巢位于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中(2.4%)。巢的外径为22.22±3.41 cm、内径13.42±2.22 cm、巢深5.22±1.32 cm、巢高13.90±2.81 cm。巢址特征为:巢上遮蔽度36.25%±35.94%、巢侧遮蔽度28.45%±28.27%、优势植物高度1.07±0.36 m、距离水面水平距离11.02±14.43 cm。黑水鸡的卵长径为42.34±0.13 mm(35.10~49.90,n=220),短径为30.11±0.09 mm(27.56~39.72,n=220),卵重为20.01±0.17 g(15.59~24.37,n=170),窝卵数为5.4±0.3枚(1~11,n=41)。黑水鸡受到的主要威胁为农民捡拾鸟卵,保护区应当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乌鸫开始栖息于新乡地区,成为当地留鸟,但其繁殖状况并不清楚.为了弄清该地区乌鸫的繁殖生态,2017年3~7月,采用定位观察法,对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鸫的繁殖生态及巢址选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新乡乌鸫3月初进入发情期,3月中旬可见到乌鸫配对,具有明显的占区行为.3月下旬开始营巢,营巢任务由雌鸟承担,营巢需时4~10d.最早产卵是3月28日,最晚产卵是5月16日,窝卵数为(5.09±0.70)(n=11)枚,产卵期为一周.卵长径(31.16±2.06)mm,卵短径(23.11±0.68)mm,卵质量(6.73±0.85)g.孵化期为13~14d,由雌鸟承担,孵化率为85.71%.育雏期为13~15d,成活率为54.17%.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为21.0~23.7 ℃,盐度为33.5的条件下,用约7.8×105粒受精卵孵出仔鱼约55万尾,孵化率达70 %左右,再经过79 d的培育,培育出幼鱼2.287×105尾,成活率达到41.5 %.初孵仔鱼平均全长(3.16±0.22)mm;初孵仔鱼至孵化后3日龄为前期仔鱼,冠状幼鳍形成,大部分仔鱼已开口,逐渐建立...  相似文献   

12.
1988年3—8月在陕西省勉县铜钱坝乡陈家湾村对苍鹭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苍鹭营巢期3~7天,交尾后5~7天产第一枚卵,窝卵数4.27±1.44(n=15)枚,孵化期25~27天,卵的重量损失率为16.6±4.4%(n=23)。雏留巢期约40天,育雏期60天。营巢、孵化、育雏均由双亲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激素注射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的鲻鱼受精卵,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和水层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23℃水温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65±0.18 mm,卵黄球长径0.96±0.24 mm,油球直径0.38±0.12 mm,卵黄球在孵化后第5天消失,油球为第10天完全吸收;(2)不同水深(20、40、60 cm)对鲻鱼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卵黄囊期仔鱼的死亡率影不显著(P0.05);(3)孵化后的第3天和第8天,仔鱼在水层中发生向下迁移变化,并伴随2个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4.
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苗种生产的效率,获得批量合格的受精卵,采取控温控光和营养强化培育等措施,使亲鱼性腺全部发育,进行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激素及其激素组合均能有效的对半滑舌鳎进行催产,其中以LRH-A3+DOM的效果较好.在5种催产方案中23℃的效应时间为35-52h,各方案之间差异不显著.人工催产卵的卵径为1.02±0.13mm,明显低于自然产卵的卵径,但受精率、出卵率和孵化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统计其中10条鱼的催产情况;总浮卵率89.4%,总受精率65.3%,总孵化率为44.8%.共收孵化前卵1060ml,孵化鱼苗约83万尾.  相似文献   

15.
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陕西佛坪县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先后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卵的雌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8.86±2.11)个,产卵间隔约为24h,产下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26~27d;巢温为(34.5±0.1)℃;雌鸟单独孵卵,平均每2.3d离巢1次,平均离巢时间(110±24)min,79%的离巢行为发生于16:00之后;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列联表检验表明,天气状况对雌鸟是否离巢觅食有显著影响(χ2=9.089, ν=3, P=0.028).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离巢时间早晚与离巢时间长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t=-2.146, P=0.046). 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F=32.03, ν=35, P=0.000).孵化过程中,卵在巢中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产卵、孵卵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再引入黑颈长尾雉Sy rm a ticus hum iae的产卵、孵卵行为进行研究。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化的雌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有盖卵行为;平均窝卵数6.3个,产卵间隔1~2 d,产下最后一枚卵前一天开始孵化,孵化期27 d;巢温(37.7±1.16)℃;雌鸟单独孵化,每天都离巢,平均离巢时间(102±74)m in,53.84%发生在早上,23.08%发生在中午,15.35%发生在下午(另有7.73%无法确定,故不计算在内);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多元线性回归检验表明:天气状况与离巢时间长短有显著相关(t=3.717,P=0.001);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F=21.847,P=0.00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试验条件下对卤虫休眠卵孵化密切相关的盐度、温度、PH、光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孵化最好的盐度、温度、PH 和光照范围,在生产实践上对提高卤虫休眠卵的孵化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卤虫休眠卵孵化率的高低是卵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人们致力于提高卤虫卵孵化率的研究。陈清潮等(1975年)对提高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报导。蒋德春(1986年)对盐度影响卤虫卵孵化率的效果做过研究,确定羊口盐场卤虫休眠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0.5~11Be 之间,最适为3—5 Be 的盐度。这对沿海地区卤卵的开发利用很有价值。为了摸清山西远城内陆盐湖的卤虫休眠卵的孵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我们就不同盐度(Be)和不同温度,不同 PH 值的及有无光照等理化因子,对运城内陆盐湖卤虫休眠卵孵化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鹭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7年,我们在乌梁素海研究了草鷺的繁殖生态及其幼雏的生长发育规律。该鸟三月末迁来,不久就在蒲苇地深处造巢,巢呈盘状,巢材为苇茎和苇叶,内垫苇穗等。巢由雌雄性共同编造。窝卵数3~5枚,卵为卵圆形,天蓝色。卵子均测量:卵径59.1×40.7mm;重51.3g。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任务,孵化期约27~28天,孵化率约73%。草鹭雏鸟早期发育呈现一定的规律,并可以数学公式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9.
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20.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