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验教学综合性和创新性,拓展实习教学空间,探索跨学科综合进行毕业环节,形成校内外协作、资源共享的教学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化工与环境类复合型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融合,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西昌学院工商管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例,紧扣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强调特色凝练,明确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深挖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创融合推进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助力大学生智志双扶,提升民族地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民族院校具有特殊的诞生背景、独特的生源特点、特定的办学宗旨,肩负着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建设者的重任."制药工程原理"是本校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文章立足于民族院校特点,针对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将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验教学综合性和创新性,拓展实习教学空间,探索跨学科综合进行毕业环节,形成校内外协作、资源共享的教学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化工与环境类复合型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通过多年来对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思维的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不但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地方院校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吴俊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4):151-152,160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迅猛,这就对民族地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广西区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广西区普通本科院校为例,论述了如何在民族地区高校外语专业新生课堂教学中运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7.
认为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只有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分析了广西民族大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英语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和教学效果,得出民族院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一带一路国情下培养适应国情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课程改革目标,对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开设瑜伽康复理疗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适应大众健康的运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拓展学生就业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族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是发展民族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中具有先导性的动力作用,必须摆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球化条件下民族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是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诸要素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这些要素的创新和整合,不仅是现阶段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前提性、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章鹏飞,理学博士、二级岗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9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基地10余个,1个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 000件。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和90个本科专业,其中,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9个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列。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教育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族药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预祝由国家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4部委主办,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民族医药分会"在我校胜利召开!会议主题:民族医药特色传承与创新发展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立足于服务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在国內民族院校中较早开展民族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从2001年药学系首次招收制药工程专业,到2016年1月成立药学院,现已有制药工程(舍卓越工程师)、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藏药学、中药学(彝药学方向)6个本科专业,1个民族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  相似文献   

13.
教学改革是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障.青海民族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以OBE理念为导向制定适宜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学业导师在学生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构建适宜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管理能力,探索构建适合民族院校发展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的现实困境,探索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举措,提出师范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分别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队伍建设和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和民族类院校办学宗旨,制定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并完善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多个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强化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开发建设实践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对大连民族大学和其它民族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大连民族大学首届建造节为例,探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建造实践的改革。结合学校建筑学专业建设的发展,以及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定位,通过建造实践教学的引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了建造任务书,在设计和建造阶段给予跟踪指导,成功举办了大连民族大学首届建造节暨纸板建筑设计与建造竞赛,完成了22栋纸板建筑作品,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构建民族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建设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实施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该很好地把握这次专业建设的机遇,在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相关工作时,理清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与其他地区高校在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原则的指导下,考虑西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制定符合这一地区高校专业综合改革的计划和实施项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内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间的关系,从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竞赛开展提供有效支撑两方面探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实践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为推进广西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师范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坚持“学生中心”的办学理念,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以适应新时代对数学师范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