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实证的、美学的方法,从叙事艺术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对冯小刚的新片《天下无贼》的艺术美学价值作了分析和探讨,并联系冯小刚的全部创作,总结、肯定了作品的成就,也指出了作品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郭铁成 《科技潮》2009,(8):10-13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印证了世界各国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各国对国际高科技人才的争夺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经典台词用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再合适不过了。随着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逐渐重视,一方面,投入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比前些年有了很大好转,另一方面,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如何管理和利用好人力资源成了项目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饰演的贼头目黎叔在"带队伍"时一本正经地说出这番话,令人捧腹,也发人深省。其实,这句话恰恰折射出企业"人力资本"的影子。IT行业可谓当今人力资本效应最为显著的集散地,盘点那些颇具特色的IT企业,可从中总结员工管理的"六出奇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集结号》的成功上演,对处于困境之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对入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的契合,使冯小刚的电影展现了一个全新视景,也是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尝试,预示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诉求,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康宁 《科技信息》2007,(7):25-25
中国与俄罗斯喜剧都是深受两国人民喜爱的电影类型。他们虽然各具特色,但是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本文以俄罗斯著名喜剧电影导演粱赞诺夫和中国著名喜剧导演冯小刚为例,对他们各自呈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相信将有助于喜剧这样一种电影类型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崔鹏  张清华 《科技信息》2007,(8):140-140
自从大陆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一炮打响,冯小刚的电影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贺岁档电影所必不可少的一道视听大餐。冯氏电影从平民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8.
十年之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被人们争相传颂;十年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时俱进地变为当前市场热点——数据!当然,此数据已非传统意义的数据,而是海量、爆发式增长的"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技术浪潮,大数据被人们视为智慧城市的源泉、精准营销的根基,其与传统BI究竟有何区别?未来企业应该如何挖掘海量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葛优在影片《天下无贼》中的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而正如他所说的,在这种时代的际遇下,人才的选拔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商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因此,选择合作伙伴和员工对企业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说了一句:“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一时间成为很时髦的话被广为传播,可见人们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本期“焦点观察”我们关注的也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人才”,是汽车业经过“井喷、冰封”后的市场人。我们曾经历了“老三样”、电器、IT 的消费时代,每个时代都留下了鲜明的特点并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市场人;而当社会进入“汽车消费时代”后,汽车业并不太平。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影片上映后获得极大的反响,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原作对于电影的成就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是影视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对于电影的成功更是功不可没。本文就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从叙事文本的重新编排,视觉造型的完美打造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改编的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电影《面纱》讲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而背后其实隐藏着浓厚的权力关系。女性和中国因为身为弱者,在电影中被强行地置于对等的位置,因而电影中外国夫妇间感情和好的过程,实际成为男性重新征服女人的过程,也成为西方现代文明拯救落后中国的过程,而在这种拯救中同时也成功地完成了西方对殖民地人民“反帝”情结的想象的解决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是通过爱情的重新获得来释放和解决现代文明的种种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电影《英雄 》用“天下 ”与“和平 ”置换 “武侠 ”主题的同时 ,也对 “侠”精神进行了消解 。  相似文献   

14.
试为冯小刚所导演的电影中最基本的喜剧策略做出“讲段子”的概括和命名。并从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冯小刚电影的故事框架、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并对这种策略的电影本体意义和文化意义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利用多模态对语篇进行分析已变得日益重要,在教学、生活、工作中都可以发现,人们使用多模态进行语篇分析的频率已越来越高。电影海报属于多模态文本,它的特点是将文字、图片、颜色和空间布局等各种符号系统融为一体。电影《非诚勿扰2》是冯小刚导演继《非诚勿扰1》后的一续集。本文从HALLIDAY的元功能思想分析《非诚勿扰2》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各种模态对构图意义的协作和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芳华"里的她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残酷青春电影。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要奔着14亿去了!,这部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相似文献   

17.
谢晋于1957年靠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电影《女篮五号》而家喻户晓。此后,这位第三代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开始了他的电影叙述和电影模式化的创造,一部部令人深思和感人至深的力作,掀起了一场场的谢晋电影风。然而在他的电影作品里,尤其是早期维护女权所创作的女性三部曲(即1957年的《女篮五号》;1961年的《红色娘子军》;1965年的《舞台姐妹》)和文革后的反思三部曲(即1980年的《天云山传奇》;1981年的《牧马人》;1986年的《芙蓉镇》),却是在一种道德与政治体系的相互置换模式中完成的,这一模式体现在谢晋所关注的女权形象、男性形象和对电影所构制的“家”和“国”中。  相似文献   

18.
英语电影《泰坦尼克号》汉译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翻译也具有其他领域翻译所不具备的特点,对英语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两种译本,即电影中文字幕翻译和中文配音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仅就一个场景的对白,比较两种译本在措辞、译句结构、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凸显、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方面的异同以及不同的翻译关学再现方式,使两种译本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同的翻译关学效应得以局部呈现。  相似文献   

19.
填字游戏     
横向一、出自《三国演义》,"天下之势,分久必合"的下一句。二、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三、电影《霸王别姬》主角,由张国荣饰演。  相似文献   

20.
正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段打破偏见的温暖友情之旅。没有苦大仇深的狰狞面目,依然可以讲好种族题材故事。美国时间2月24日晚,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所有颁奖结果已经揭晓。奥斯卡热门电影《绿皮书》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等三大重量级奖项。说起黑人种族电影,您可能看过这样几种"搭配":比如白人拯救黑人的老梗,《被解放的姜戈》中德国赏金猎人舒尔茨买下黑奴姜戈,让其重获自由的故事;黑人自我救赎的新梗,《黑色党徒》中一位黑人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