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索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人物话语的人际功能,并对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进行分析,来探讨人物性格的塑造及作者意图的表达,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黄芳 《科技信息》2010,(22):145-146
评价系统理论是Martin等人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于语言人际意义研究新的突破,它主要关注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以及态度的表达。自从该理论出现后,逐渐受到重视,被用来分析各种语篇,如广告,大众科学,书评,小说等。本文通过运用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体系中的态度系统分析一篇政治新闻报道,揭示了该报道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及其客观性背后的意识形态,同时验证了评价系统理论特别是评价系统应用于硬新闻语篇分析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是语篇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评价理论框架,对英语书评中的评价从评价系统的三个次系统,即态度、介入与级差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评价在书评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晶晶 《科技信息》2009,(24):I0149-I0150
本文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基础,借助于系统功能语法的Systemic Coder软件,对30篇英语语言学类学术书评进行分析,旨在发现英语学术书评中态度意义的分布规律及运用情况,从而证明评价理论在学术书评语篇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从评价理论的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着手,对伊迪丝.华顿的长篇小说《纯真年代》的语言选词所体现的情感意义、判断意义以及鉴赏意义展开分析,进而彰显《纯真年代》这部小说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电影<克莱默夫妇>两个主要片段的人物台词,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中的言语角色、主语和评价理论,对所选台词进行人际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代表短篇小说之一,应用格莱斯(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对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语用分析,用以揭示小说人物的典型性格,以期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体现了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对分析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运用语法隐喻中的语气隐喻理论,分析语篇中语气隐喻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和意义,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在本小说中交际双方对语气隐喻的选择是不同的,语气隐喻的选择有助于塑造交际双方的人物角色、揭示不同的态度以及双方的话语权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探讨模糊限制语在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人际功能。通过对小说情态资源的研究,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熊展  胡奇军 《科技信息》2010,(18):172-172,174
评价理论产生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功能。它是对话语赋值语义的研究,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广告是一种功能性极强的语篇,蕴涵丰富的态度资源。长期以来,对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美学等方面,对广告语言特点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的分析框架对英文商业广告语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分析,揭示其语言特点并希望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广告语言的理解起到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语体如何调遣模糊词、模糊短语、模糊语句、模糊辞格以及模糊句群等模糊语言手段,来进行人物肖像、心理和语言的描写,揭示模糊语言在小说人物中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艺术效果以及审美特质诸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尝试从及物性、语气、主位结构等方面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功能语篇分析如何帮助理解小说的主题意义,进一步印证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价值。以此验证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一种适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孙妍玉 《科技信息》2012,(18):183-184
人际功能是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人际功能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参与者可以表达他在某一情景中的态度和推断。本文以人际功能为出发点,从人际功能中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和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这四个层面来研究《围城》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此来揭示语码转换这一交际策略在《围城》小说中所具有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Martin等人的语言评价理论为框架,利用应用统计工具systemiccoder对10篇原创英文科技学术论文进行态度评价词数据统计,探讨科技语篇中的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分布情况,并着重阐释了鉴赏各子系统在科学语篇中的评价内涵和运作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的前提出发,现代短篇小说以人物的灵魂显示为结构,以灵魂显示的意义为主题,由此而形成以人物的心态为主导,事件与场景淡化为灵魂剖析的线索和背景的总体特征。无论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范例,还是胡适的短篇小说理论范式,均能揭示出现代短篇小说的网状结构可以在不同方位上建构,出现了“纵截式”、“横截式”、“综合式”这三种基本类型。现代短篇小说主题具有真实性、整一性、独立性的层次构成,并以其尾声构成的叙事内在逻辑达到与小说网状结构的叙事文本开放相一致,从而促进小说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评价理论关注表达人际意义的语篇语义资源,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研究的发展与完善。文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对奥巴马与祖马的悼词进行解读,通过对比研究其中的态度资源来分析南非与美国对曼德拉评价的异同。分析得出,情感资源占该类语篇态度资源的一半以上,鉴别资源略高于判定资源。美国与南非都歌颂了曼德拉对自由民主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以及致以深深缅怀与无限悲痛之情,同时他们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从语用学角度,运用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乔治·奥威尔小说《一九八四》的模糊语言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会话,揭示了会话中模糊语言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评价理论、认知心理学及功能符号学,结合公益广告语篇模式特征,建构由诱发条件、态度行为表达和评价意义三大模块所构成的公益广告语篇态度意义多模态理论框架。《有人偷偷爱着你》的案例研究表明,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等符号和语言符号一样都是构建公益广告语篇态度意义的重要模态符号,各模态符号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构建态度意义;在整个态度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中,诱发条件主要是视觉模态,而态度行为表达主要是由语言和表情来完成,评价意义大多以正面评价结尾,对正能量进行宣传,从而实现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菜辛的《屋顶丽人》是一篇不朽的短篇小说,文章体现了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而这种冲突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立表现出来。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下的“二元对立”解读了小说中的各种对立,从文学象征手法、文学符号学和叙事视点等方面探讨了小说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从而进一步肯定小说在世界文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经典的《白象似的群山》情节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作者“冰山”文风的特点,在简单的情节之下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但评论界对这篇小说的理解普遍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认为它是一个可怕的故事。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的叙事话语以及叙事视角等叙述技巧出发,挖掘了小说文本所创造的多义空间,对以往批评界对小说的纯道德评价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