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河南中牟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探究其表义特征、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吉县方言人称代词存在原称和变称,部分单数人称代词可用为复数。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关中方言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称代词通过变调来区别单、复数意义,永寿方言的人称代词也符合这一规律.但是,永寿方言人称代词还有以下特征:变调后加“[ti]”仍表示复数意义,“[ti]”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其复数意义的表达;作定语时有一种特殊情况:变调后既可以表示复数意义又可以表示单数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方言中代词的分类与普通话一样,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但在形式与用法方面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乐平市与婺源县地理相邻.对乐平话与婺源话的人称代词进行比较,通过方言内部和两地方言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人称代词的构成方面,两地方言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不明显,在部分人称代词的语音形式上,乐平的涌山和历居山等地移植、仿拟了婺源话的音读.  相似文献   

7.
《锦衣归》是明清传奇,其中既有南方方言代词也有北方方言代词。北方方言人称代词复数"我每"、"你每"、"他每"反映了"每"在金元以来的词曲作品中的沿用。北方方言人称代词"自家"、"咱家"、"喒家"、"俺家"、"奴家"、"奴"、"某"、"某等"都可以用于人物自称,疑有社会方言色彩。《锦衣归》的代词系统不同于但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的代词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杭州方言中有“我们老公、我们老婆”的特殊说法。将视野扩大,进一步发现杭州方言中存在大量复数人称代词表示单数含义的现象。此现象同样存在于吴语区其他方言中,在韩国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丰城方言的代词构成方式较为丰富,其功能比较复杂,与宜春话略有不同.1.人称代词.丰城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法较丰富,显示了其不同的继承的底层.2.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其中远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相对不远或看得见的,第二层次是相对很远或看不见的.远指和近指的不同是通过音长的差异来体现的.3.疑问代词.丰城话"许里、什里"等疑问代词多是由指示代词通过变调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声调的相互感染致使我、你、他等同调,这是河南、关中以至于许多南方方言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河南等地第三人称单数他字,受我、你两个上声字的感染作用也读作上声。汉语方言的指示代词应当是近指和远指二分,而不应当有所谓近指、中指、远指的三分或其他多分。学术界应当加强对疑问代词等的研究。客家话等南方方言的本字应当是我。  相似文献   

11.
河南沁阳话的人称代词系统比北京话的人称代词系统复杂,有着独特的语法特征.沁阳话中的复数标记"个"相对于北京话中的"们",它不仅可以用作人称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也可以用作疑问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沁阳话"数词+个"两个音节同化融合,发生跨音节音变产生合音词,有着明显的地方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称代词是儿童语言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词类。在对儿童人称代词习得顺序的研究中,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均发现儿童对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掌握要明显早于第三人称代词。本论文从儿童最早接触的语言输入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原因。通过对一名说普通话的母亲与其儿子的对话以及一名说英语的儿童与其母亲的对话当中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量化分析,本研究发现英、汉语国家儿童人称代词的习得顺序与语言输入频率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在人称代词的习得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楚辞》的人称代词可分四类,即:自称代词、对称代词、他称代词、己身称代词。通过对其用法的分析,可看出大部分人称代词的用法能反映出先秦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也有些代词的某些用法在先秦典籍中不常用甚至用法罕见。对《楚辞》的代词进行研究,可作先秦语法现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人称代词追补成分的语义特征及其涌现因素,预测句末人称代词追补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具有程式化倾向,并挖掘了其程式化的潜在条件;基于基线阐释理论和自主依存联结探讨了人称代词追补句的层级组构特征及概念组合机制,发现其形式与意义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此发现不仅彰显了认知语法“所见即所得”的理论价值,也弥补了人称代词追补句认知动因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柳林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中的汾州小片。以柳林三镇为中心的柳林话的人称代词比较复杂,从语法功能和语用两个方面来考察,有些词语至今还保留着近代汉语的某些用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有稳定的语义特征,但在实际使用中,大部分人称代词的所指和用法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异常的用法,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峡江方言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三身代词我、你、渠、我叽、我吧、你叽、渠叽以及非三身代词自家、口口[p‘iaη"@ηa]、人家、大家.全文对它们的语音形式作了详细描写,并通过与普通话中的相应形式的比较,逐个分析它们的意义指称对象和语法功能,其中有些人称代词在语用中还会发生转义,文中将其概括为虚指、泛指和转指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人称代词+专有名词”不同于“一般代词+名词”、“人称代词+集合名词”的组合。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属于同位性偏正结构,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人称代词与专有名词的所指相同,不能插入表定语标记的“的”。在此结构中人称代词具有区别功能,指代意义虚化,专有名词对人称代词起到强调、注释作用。这种组合格式能够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9.
“It”用法     
“It”的用法很多,在英语中经常遇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五种:一、“It”作人称代词;二、作指示代词;三、无人称代词(或非人称代词);四、先行词(或叫先行代词);五、构成强调句型。一、在句中作人称代词: 1)一般用来指代上文提及的无生命的事物,此种用法有复数形式“they”。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的类型有两种:整齐划一的类型和参差不齐的类型。研究发现,汉语方言指示代词类型既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序列性。影响指示代词类型的因素有指示代词本身内部空间性的强弱以及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