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硫酸介质中,在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Cu(Ⅱ),能加速反应的进行,Cu(Ⅱ)对此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铜的催化动力学荧光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最佳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Cu(Ⅱ)浓度在8×10~(-8)μg/mL~2×10~(-6)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 0,方法的检出限为2×10~(-8)μg/mL.对浓度为1×10~(-7)μg/mL的Cu(Ⅱ)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已应用于自来水、茶叶中Cu(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3%~104.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基于HCl-KCl缓冲溶液和100 ℃反应20 min条件下,氯酸钾能氧化苯肼(R1)生成氯化重氮离子,进而与1,2-二羟基萘-3,6-二磺酸(R2)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的反应,而红色偶氮化合物在滤纸基质上发射强而稳定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RTP),Se(Ⅳ)可催化氯酸钾氧化R1与R2之间的反应,结果导致RTP急剧增强,从而建立了催化氯酸钾氧化R1-R2体系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SSRTP)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Se(Ⅳ)的量为1.60 ~320 fg /斑(浓度范围0.0040~0.80 ng /mL,0.40 μL点样量)与发射光强度的ΔIp值成线性关系,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ΔIp = 13.12+0.4839 m Se(Ⅳ) (fg/斑),n = 6,相关系数 r = 0.9991,检出限为0.28 fg/斑(对应浓度为7.0 × 10-13 g Se(Ⅳ)/mL(n=11).对0.0040和0.80 ng/mL Se(Ⅳ)分别进行11次的测定,其RSD为2.8%与3.5%.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准确,用于蛋黄与枸杞子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讨论了催化SSRTP机理.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属银离子作协助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作增敏剂,将弱荧光物质叶酸转化并增敏,使其发射出强荧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叶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选择叶酸的激发和发射波长、Ag~+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对叶酸片样品中的叶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叶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7)~5.0×10~(-6) mg/L,检出限为6×10~(-8) mg/L,回收率为95.0%~102.4%.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磷酸-氯化钠介质中,痕量Ir( Ⅳ)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乙基橙(EO)的褪色反应,催化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与ΔA(非催化体系吸光度A0与催化体系吸光度A的差值)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分析痕量铱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10-5~3.6×10-5g.L-1,检出限为6.0×10-6g.L-1,测定11次的RSD为5.0%.该法用于合成试样中痕量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几种细胞分裂素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增强了钌联吡啶的电化学发光,测得的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增强值与所加入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优条件下,测定玉米素、玉米素核苷、6-呋喃氨基嘌呤、异戊烯基腺嘌呤等几种细胞分裂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1.0×10~(-4)、5.0×10~(-7)~1.0×10~(-4)、2.0×10~(-6)~1.0×10~(-4)、8.0×10~(-7)~5.0×10~(-5)mol·L~(-1),测定检测限均可达10~(-7)mol·L~(-1)数量级.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细胞分裂素的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硝酸(0.10mol/L)介质中,四溴合汞络阴离子([HgBr4]2-)与Rhod S+(罗丹明S阳离子)作用所形成的[(Rhod S)2]2+·[HgBr4]2-离子缔合物比Rhod S+·Br-在聚酰胺素膜(PAM)固体基质上所占有的Rhod S分子数增加和内重原子微扰效应,从而导致体系的室温烧光(RTP)信号剧烈增强的特性,由此建立了[(Rhod S)2]2+·[HgBr4]2-缔合物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SSRTP)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6.0 fgspot1-(对应浓度0.60~40.0 pg mL-1,点样体积0.40μ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Ip=3.955+23.86mHg2+(fgspot-1),n=6,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5.0 agspot-1(对应浓度1.25×10-15 gmL-1).本方法成功用于人发.香烟和水样品中痕量Hg2+的测定.同时讨论了离子缔合物SSRTP测定痕量汞机理.  相似文献   

7.
曲克芦丁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硼砂溶液中,铁氰化钾可以氧化曲克芦丁,在4氨-基安替比林显色剂作用下发生显色反应.基于此,利用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曲克芦丁.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6×10-5)~(2.4×10-4)m o.lL-1,加标回收率为98.20%~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2.2%(n=9).利用该方法对曲克芦丁片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蓝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与影响因素,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0.0×10-9g.mL-1,检出限为1.92×10-9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16%,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5%~103.7%.该方法用于食品样品中铜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喹啉-2-甲酸(QLA)为配体,合成了二元稀土配合物Tb(QLA)_3(NO_3)_3,并进行了表征.以过硫酸钾为共反应剂,该配合物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通过实验发现,岩白菜素对该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岩白菜素的新方法,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猝灭程度与岩白菜素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S/N=3).对模拟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维生素C(Vc)与重铬酸钾的还原反应产生的铬(Ⅲ)能催化鲁米诺的化学发光的现象,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Vc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9.0×10-6mol/L,检出限为4×10-8mol/L,对1.0×10-6mol/L的Vc连续测定9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  相似文献   

11.
发现对氨基苯酚对鲁米诺-二甲亚砜-氢氧化钠-乙二胺四乙酸钠化学发光体系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测定对氨基苯酚的线性范围为2.5×10-10~5.0×10-8g.mL-1,检出限为1.9×10-10g.mL-1(S/N=3),对5.0×10-9g.mL-1的对氨基苯酚标准溶液进行15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8%.该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对氨基苯酚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提出了化学发光抑制作用机理可能是对氨基苯酚与鲁米诺竞争消耗由二甲亚砜-氢氧化钠-O2体系产生的O2-,从而使化学发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成聚对氨基苯磺酸薄膜修饰石墨电极,发现对呋喃它酮(FTD)的电化学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 2.0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微分脉冲伏安法为激发信号,FTD在-0.230V处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峰,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0×10~(-8)~1.00×10~(-6)、2.00×10~(-6)~9.0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0×10~(-8)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水样中目标物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52%~101.3%.研究了FTD的电极反应机理,表明其在电极上发生了由吸附控制的有2质子参与的2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3.
高碘酸钾-孔雀绿体系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Cl介质和90℃加热条件下,铱(Ⅳ)对高碘酸钾氧化孔雀绿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最佳优化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铱(Ⅳ)的新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非催化体系和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差值△A与铱(Ⅳ)的质量浓度在0.0-2.5μg·(25 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7.63×10-10g·mL-1.测定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7.88 kJ·mol-1,在90℃下表观速率常数为7.45×10-4 s-1.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分子筛催化剂和活性碳样品中铱的含量测定,其回收率在99.0%-108%之间,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痕量钒(V)能强烈抑制抗坏血酸氧化次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探讨了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72×10-8-4.36×10-5g.mL-1,检出限为6.10×10-9g.mL-1.用于井水、矿泉水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PH3.0的条件下,邻二氮菲活化Pd(Ⅱ)催化氧气氧化双硫腙的慢反应,以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双硫腙的浓度,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有机相中的绿色(620nm)减退,建立了测定痕量Pd(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1.0×10~(-8)gPd(Ⅱ)·ml~(-1),线性范围为1.0×10~(-8)-5.0×10~(-7)gPd(Ⅱ)·ml~(-1).对干扰的金属离子可用萃取方法进行分离,对干扰的氧化性离子可用盐酸羟胺消除,将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Pd(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吸附伏安法直接测定水体中痕量钍作了研究。在HAc-NaAc介质中钍离子(Th~(4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较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先吸附富集在悬汞电极上,后采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检测痕量钍。控制电位为-0.1伏(VS.SCE)吸附富集3分钟,然后阴极扫描至-1.0伏(VS.SCE),在-0.60伏(VS.SCE)电位处获得一个高灵敏度的还原电流峰。钍离子浓度在2.0×10~(-9)mol·1~(-1)~1.0×10~(-7)mol·1~(-1)范围内,溶出峰高和钍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1.0×10~(-9)mol·1~(-1),在含5.0×10~(-8)mol·l~(-1)钍离子的体系中,连续测定七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1%。同时我们还对该体系的吸附溶出机理和测定条件作了探讨,并利用该法对工业排放废水中的痕量钍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用流动放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了O(~3p)原子与乙醚和异丙醚总包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可表达为k_1=(1.91±0.70)×10~(-11)exp[-(2.14±0.16)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乙醚] k_2=(3.25±0.80)×10~(-11)exp[-(2.57±0.20)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异丙醚] 还讨论了醚分子中氧原子对α-位C—H键能及其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原子使α位C—H键能减弱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8.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钼(Ⅵ)对溴酸钾氧化二氯荧光素褪色反应的催化活性,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的新方法.对该催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在7×10-7~1×10-5 mg/mL浓度范围内,钼(Ⅵ)与荧光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IF=2.178c+32.72(c:×10-6 mg/mL),相关系数:r=0.9918.方法的检出限为9×10-8 mg/mL,对1×10-6mg/mL的钼(Ⅵ)标准溶液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钼(Ⅵ)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3.1%~110%.  相似文献   

19.
在碱性环境中,纳米银能增敏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化学发光信号,然而头孢泊肟酯的加入能使该反应发光强度显著降低。据此,提出了检测头孢泊肟酯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在选取的流路和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头孢泊肟酯的线性范围为8.0×10~(-9)~1.0×10~(-6)mol/L,方法检出限为4.5×10~(-9)mol/L。对1.0×10~(-6)mol/L和1.0×10~(-7)mol/L的头孢泊肟酯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其RSD分别为1.6%和1.2%。方法应用于片剂中头孢泊肟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用二苯硫腙(H_2D_2)的四氯化碳溶液萃取Cu(Ⅱ)时,2,2'-联吡啶(dipy)活化Cu(Ⅱ)催化H_2D_2氧化褪色反应的机理;测定反应前后有机相H_2D_2的吸光度(620nm)的改变,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检出限为10~(-9)g/ml,测定范围为1.25×~(-9)10-1.0×10~(-7)g/ml.可应用于水样、高纯试剂中痕量铜的测定,方法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