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在跨国公司实施R&D投资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中国正逐渐成为跨国公司R&D投资的热土,如今跨国公司已把中国纳入其R&D投资全球网络中。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点、原因、分布情况及其对我国技术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政府及企业正确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相似文献   

2.
丁丹 《海峡科学》2004,(9):9-10,13
随着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R&D投资开始登陆中国.本文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动因谈起,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投资效应.文章最后针对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R&D投资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东道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著,但它显著地促进了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并且带动了国内企业的R&D投资,从而对国家创新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仁开 《科技与经济》2006,19(3):54-56,61
跨国R&D投资是随着R&D国际化浪潮的兴起而发展起采的,是全球新一轮先进生产力转移的必然趋势。当代跨国公司R&D海外投资呈现出一系列崭新特征:投资动机多样化、投资方式灵活化、投资行业集中化、投资流向多元化、研发全球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周霞 《海峡科学》2004,(10):18-2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也呈加速化的态势.本文在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的动因、特点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跨国公司R&D投资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利用他国的资金、知识投入以及科技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组织跨国的研发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研发投资布局,出现了投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在华研发投资则成为近期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热点。辩证地对研发投资进行利弊分析.以自主创新研发来迎接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挑战.对于增强我国企业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活动概况,分析了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研发力度,增设研发机构,与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等活动对我国产生的种种利弊,提出了既要肯定和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R&D活动,又要持谨慎的态度,加强管理,确保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R&D投资战略转变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林  熊小奇 《安徽科技》2005,(11):45-46
一、海外研发实验室逐渐由母国向他国转移 对2003年《财富》排列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海外分支机构的914家实验室调查显示,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士跨国公司的实验室超过50%设在国外,位于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实验室,有超过50%的实验室属外国所有.目前,欧美跨国公司的海外R&D活动,约占其总研究开发活动的1/3.羡国跨国公司国外R&D支出占国内R&D支出的33%,欧盟为42%.日本跨国公司过去的R&D活动主要安排在国内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R&D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外R&D支出比例高达57%.  相似文献   

9.
界定出寡头市场上潜在技术主导厂商的R&D投资效率边界,分析了不同R&D投资效率条件下厂商的创新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当潜在技术主导厂商具有高效R&D投资率时,网络外部性的增大会增进其R&D动机,而兼容性和用户学习成本的增大会削弱其R&D动机,当潜在技术主导厂商具有低效R&D投资率时,与上述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R&D投入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急切需要采取措施增加我国企业R&D投入水平。在对我国企业R&D投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R&D投入增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对人力资本与外商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显著地正向影响了外商R&D投资,而中西部地区这一关系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加强教育投入、积累人力资本存量并优化总体投资环境,是刺激外商在华R&D投资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运用IT上市公司和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等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对信息技术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大,产业集聚对IT企业R&D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IT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R&D投入政策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对于黑龙江省R&D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须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R&D人力资源投入政策发挥了应有的效用,而资金资源的投入政策效果则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4.
科技研究和开发(简称R&D)投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使美国国际竞争地位下降。对此,克林顿政府对科技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包括R&D的投资策略。 1994年美国工业企业,政府和大学在R&D上的投资总额为1760亿美元,占美国国内总产值的2.6%,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计资料表明,与此相比1992年美国用于R&D的开支比日本、德国和法国三国R&D开支加起来还多28%,然而这三个国家用  相似文献   

15.
史柯 《华东科技》2001,(8):21-23
过去几十年来,瑞典一直高度重视了科技究与开发,是世界上R&D投资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1997年瑞典R&D支出占GDP比例达3.85%,为29个OECD国家中最高。在R&D总支出中,企业占75%,高教部门22%,其他公共部门研究机构和私人非赢利机构3%。1999财政年度,瑞典政府R&D财政拨款为150亿瑞典克朗。高比例的R&D投入保证了瑞典的科技研究在国际上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将单个企业置于企业群体之中,从利益分配角度,应用进化博弈的观点阐释企业R&D战略联盟的形成,分析了影响企业R&D战略联盟形成的因素;企业在R&D战略联盟形成中采取的措施,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选取中国1978~2005年R&D投入与GDP数据,对中国R&D投入与GDP变量间进行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弱,R&D投入构成经济增长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能力,急需通过R&D活动来提高其技术水平.随着产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和创新政策的完善,企业R&D投入必将大幅增加.企业R&D活动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尤其是技术的外部性极有可能导致其R&D投资失败.因此企业需要对R&D项目投资风险进行预警控制.在定量测量企业R&D项目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独立性原理和休哈特控制图建立预警控制界限,事前判断企业多R&D项目投资风险值是否受控;并采用时间回归方法判断企业决策者的心理趋势是否有变动;最后以某企业为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R&D外包管理中,R&D外包激励策略选择非常重要.本文构建了R&D外包商采取的激励策略与承包商提供R&D服务质量水平的博弈模型,揭示了企业R&D外包过程中外包商与承包商之间的行为策略特征,外包企业应该选择最适度的共享研究成果和不共享研究成果的概率,承包商也应提供最适度的服务质量水平和工作概率.  相似文献   

20.
从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山西省R&D经费投入现状,探讨了山西省R&D经费投入水平较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山西省R&D经费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