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多年来,景泰县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与区域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本文重点对当地土地沙化的原因、防沙治沙历程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沙治沙的一些建议。为今后景泰县防沙治沙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大沙垄区垄间地防沙治沙工程下风向沿主风向连续分布的4个新月形沙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丘表面不同部位表层沙粒粒度特征,明确防沙治沙工程对沙丘表面沙粒粒度的影响,揭示沙丘表面沙粒粒度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结论:防沙治沙工程对于风沙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表现为在防沙治沙工程影响区范围内沙丘表层沙粒明显细化.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将为阐明类似人为扰动条件下沙丘表面气流场和沙粒运移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张国庆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54-54,59
本文紧密结合笔者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实际,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沙荒地区固沙造林技术,对创优当前开展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乃至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康平、法库两县受内蒙科尔沁沙漠南侵的影响,土地沙漠化危害相当严重,两县受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达23万公顷,占区域面积的52.3%,占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3%。风沙危害对康法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在不断恶化着人民的生存条件,成为制约该  相似文献   

5.
榆阳区在历史上曾以“林草丰茂,牛羊塞道”著称。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屯兵打仗,移民垦殖,滥砍滥伐,使土地风蚀沙化,造成流沙大面积南侵,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景象。到解放前夕,全区有荒沙570万亩,林木覆盖率为1.8%。建国以来,榆阳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动员全区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防沙治沙运动,特别是近年来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以来,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走上了比较自觉而有成效的轨道。截至2003年底,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沙障设置技术集成及阻沙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工程固沙措施主要采取粘土、砾石、作物秸杆等传统治沙材料设置沙障,引进尼龙网、土工编制袋、芨芨草、红泥浆等新型材料、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沙障模式的试验示范,透过技术设计、成本概算及阻沙效果分析,筛选并探索总结符合当地实际、固沙效果显著、经济投入低廉、适宜同类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防沙治沙适用材料、技术、模式,为同类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提供依据和样板。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程度日益严重,风沙灾害频繁发生的现状,为了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防沙治沙的战略需要,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和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迫切需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作为国内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之一,担负着防沙治沙工程设计、沙区资源科学理论研究、沙区资源开发与产业化,以及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基地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防沙治沙是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并以此加大林业资金投入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治沙投入有所增加、财政补偿逐步提高、治沙绩效相对显著,但现有补偿模式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均、补偿标准亟待完善、来源无法保证和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必须对治沙补偿战略重新定位、推进补偿方式创新、改进财政补偿标准、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和改革治沙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以来,为遏制沙荒蔓延,首都人民与沙漠化展开顽强的抗争,坚持植树造林和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市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是首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靠和保障。北京市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中,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10.
柯农 《科技潮》2002,(11):8-9
半个世纪以来,为遏制沙荒蔓延,首都人民与沙漠化展开顽强的抗争,坚持植树造林和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市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是首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靠和保障。北京市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中,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河西走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土地风蚀沙化和盐碱化严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严重。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切实保护耕地;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以水保土;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加快科技兴农力度。  相似文献   

12.
植被恢复工程是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西北广大的荒漠化地区防沙治沙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结合区位实际,实事求是,努力寻求植被修复的良方,用先进理念与科技手段为植被修复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是我们做好生态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宁夏地区气象台站沙尘天气历史记录的分析,给出了宁夏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情况,并结合对宁夏荒漠化地区的实地考察内容,初步提出宁夏防沙治沙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尹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58-58,51
山丹县是全县十八个干旱缺水县之一,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重点县,根据山丹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开展大规模群众性的防沙治沙运动,有利推进风沙治理工作,改善沙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宏东  刘芳  王树伟 《甘肃科技》2006,22(11):238-239
文章主要论述了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29a来所取得的实效,重点分析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三北四期工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提出了三北四期工程建设的策略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紧密结合多年实践总结出了风沙区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并对造林后的管护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坝上高原沙化严重地区的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提出了保护林地草原,治理沙化土地,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立法管理,提高群众素质等防沙治漠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世成  许雪妮 《甘肃科技》2022,(11):145-148
梭梭属藜科梭梭属,抗旱、耐热、耐寒、耐盐碱、耐贫瘠、抗风沙。在民勤,被大量应用于“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公益林补植补造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是当地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和生态保护神。通过总结梭梭种子采集与调制、苗圃地准备、播种、苗期抚育管理、苗木出圃等育苗技术,沙丘、丘间低地、沙化土地、假砾石戈壁等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技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勤干旱荒漠区梭梭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治理沙尘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且受害程度最大的中国,更是投入大量费用,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对沙尘暴问题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曾多次深入内蒙古沙源地浑善达克河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参与治沙实践,对防沙治沙工程主要依靠种树、飞播的模式提出了强烈质疑.他的思路是:"人退沙退",停止人工干预,让大自然自己去修复大地的"创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治理沙尘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且受害程度最大的中国,更是投入大量费用,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对沙尘暴问题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曾多次深入内蒙古沙源地浑善达克河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参与治沙实践,对防沙治沙工程主要依靠种树、飞播的模式提出了强烈质疑.他的思路是:"人退沙退",停止人工干预,让大自然自己去修复大地的"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