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柱前衍生,Hypersil AA-ODS柱分离,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在17min内分离测定了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内19种氨基酸的浓度。紫外检测器的检出限为0.10~0.23μmol/L;12次连续测定25μmol/L氨基酸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精密度小于0.3%,面积精密度小于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组分和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与氨基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9~0.9999。用内标工作曲线法对胞内氨基酸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氨基酸回收率为87%~106%。  相似文献   

2.
用邻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作为柱前手性衍生化试剂,使用常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DL广氨基酸对映体,对于不能达到基线分离的色谱峰,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计算分析,从而达到同时定量测定多种氨基酸对映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鲈鱼肌肉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了其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并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鲈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比例为1.308%,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高达氨基酸总量的42.5%。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洗脱,高丝氨酸作为内标,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南方鲇延髓面叶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氨基酸在40 min内洗脱完全,分离效果良好;氨基酸浓度与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2.该方法简便、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南方鲇延髓面叶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珍珠角壳蛋白中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国产C18反相柱,对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氨基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室温下,以pH=6.3的HAc-NaAc缓冲溶液及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18种常见氨基酸在30min内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并且测定了珍珠角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珍珠角壳蛋白主要由天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10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约占蛋白总量的85%。  相似文献   

6.
鲈鱼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鲈鱼肌肉氨基酸的含量,分析了其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并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鲈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比例为1.308%,其中呈味氨基酸含量高达氨基酸总量的42.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荧光检测法检测了不同生境的沙棘中痕量5-羟色胺.用荧光试剂2-[2-(7H-二苯并[a,g]咔唑-乙氧基)-乙基氯甲酸酯((DBCEC-Cl))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痕量5-羟色胺进行衍生后,荧光检测法进行测定.测定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90.检出限在10.93fmol.平均回收率在99.9%,RSD%为0.92%.结果表明生长在干旱地的沙棘中5-羟色胺量高于生长在潮湿地沙棘中5-羟色胺量.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衍生物在胶束电动色谱下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在胶束电动模式下对氨基酸进行了分离,考察试剂用于氨基酸分离的几个关键条件,实现了14种氨基酸的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血液中呈味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高出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41.17%和85.54%,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4.14%和42.37%。  相似文献   

10.
以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Tris—H3PO4)溶液作为缓冲溶液,β-环糊精(β—CD)为手性拆分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模式考察并优化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条件.结果实现了15种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卜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卜多糖系出芽短梗霉发酵蔗糖之主要产物.利用复合诱变的手段筛选到转化率较高的N_(435.3)号突变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转化率为45.0%,利用流加糖的方法可使其转化率提高到51.7%.  相似文献   

12.
剖检猪 1 213只,平均感染率 23.6%。鱼类检查 19种,本虫第三期幼虫阳性者 7种。两栖类检查 4种,阳性 2种,其中虎纹蛙 Rana tigrina rugulosa 是转续宿主新纪录,感染率高达 50%。家猪每月定点调查结果表明全年均可受本病侵袭,春夏季感染率高于秋冬季;湖区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湖区。对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体内寄生的2种易混淆的颚口线虫鉴别特征作了简述。扼要讨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诱变手段获得转化率较高的N435.3号菌株,其摇瓶发酵转化率为45.0%左右。利用10立升罐发酵其转化率为44.3%,利用流加糖手段可将转化率提高至52.2%。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64—1980年对哈尔滨市区及郊县农村儿童肠道线虫感染情况的几次调查结果。用胶玻纸拭法检查一次,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蛲虫总阳性率为52.50%,农村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为78.07%。中学生蛔虫感染率60.0%。市区先后两次蛲虫感染情况调查时间相隔16年,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别,似说明此虫感染率如不采取防治措施并不随生活水平提高而自然下降。蛔虫感染则不同,14年后调查一郊县农村小学,学生蛔虫感染率明显降低。市区某校小学生蛔虫感染率20.83%。城乡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别不明显,年龄以4—15岁感染率较高,男女两性感染率无显著差异。农村学生蛔虫感染有随年龄增加而感染率下降的趋势,女中学生较男中学生感染率高。几次调查只发现鞭虫感染两例。用药驱蛔,该市农村小学生排虫者多数每人排虫1—5条,平均每人排虫7.4条。肛拭前受检者大便已否对蛲虫检查结果似无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珠江中的亚热带红树林真菌作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香港,澳门与深圳福田保护区的亚热带红树真菌的品种类型及丰富度与热带相似.但占优势的品种则有所不同.在260多块的漂浮木上,共发现了76种真菌,包括46种子囊菌,26种半知菌与4种担子菌.其中占优势的有Trichocladiumlinderee(18%)Marinosphaeramangrovei(13%),Lignincolalaeves(13%)和Hypoxylinoceanicum(11%);较少的包括Phomopsissp.(5%),Phomasp,(6%),Halosarpheiaabonnes(6%),Cirrenaliasp.(5%).Savoryellalignicola(5%)等。在被发现的真菌中,有数个是新品种,例如Massarinaarmatispora,Diaporthesalsuginosa,Aniptoderahaispora,Melaspileasp.和Pleosporasp.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6-二氯吲哚酚氧化,邻苯二胺荧光法测定食品中V_c总量。就氧化时草酸用量对荧光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有色样液采用氧化锌脱色。按拟定的方法对七种蔬菜及水果样品进行测定,其标准偏差为0.23~1.44mg/100g,变异系数为1.0—3.1%,回收率为94~103%。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题述方法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通过实验.对提取液、氧化时的草酸酸度,活性炭用量、氧化条件及氧化液稳定时间等方面做出优化选择.按拟定的方法对六个水果、蔬菜样品进行了测定.其标准偏差为0.37—1.29(?)g/100g,变异系数为1.0—5.4%,回收率95.32—107.60%.其精密度及准确度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子午岭中国沙棘亚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子午岭中国沙棘3个亚居群在小地理范围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居群水平上,子午岭中国沙棘居群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8.88%,Nei‘s基因多样性h=0.1744,Shu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0.2687.子午岭中国沙棘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亚居群内,亚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24.03%(Gst=0.2403),AMOVA的结果也表明,有18.80%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亚居群之间.这一结果符合中国沙棘风媒、异交的繁育系统特点,但亚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仍要高于异交、风媒植物居群间遗传分化的平均值(Gst=0.1930).该地中国沙棘亚居群间较高的遗传分化与其生活环境和限制的基因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七种药剂对柰树桑白蚧的药效试验。在室内采用浸液法对若虫的药效为79.6%—90.2%;对成虫的药效为15.4%—41.8%。在田间采用喷雾法处理,对若虫的药效为71.3%—88.8%;对成虫的药效为8.4%—40.5%。实验结果表明,药剂防治应在低龄若虫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豹猫的分布和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皮张收购资料的统计和访问调查、野外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了豹猫在安徽省的分布、数量及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