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对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了基于ARM-Linux平台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实物仿真控制系统.在ARM-Linux平台上实现了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在线计算过程,把传统的隐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反复在线优化计算问题转变为在线数据搜索过程,简化了在线计算过程,提高了在线计算速度,减少了在线计算时间.对显式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过程仿真和热力系统建模技术,建立了一套锅炉高温受热面金属壁温在线监测与寿命预测系统.该系统以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IMMS)为基础,通过高温受热面热力计算模型、金属壁温计算模型和管道寿命计算模型,利用火电厂现有的DCS、SIS及MIS等信息系统采集的机组运行数据,在线计算受热面管壁温度和寿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减少受热面超温爆管次数,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N80级石油套管在线形变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连轧管后的中间冷却、再加热及定减径过程,实现钢管生产的在线形变热处理,这种工艺既能提高钢管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结果表明:40Mn2V钢经在线形变热处理后,奥氏体晶粒度较直接定径工艺提高2.5~3级,生产无缝钢管的纵向冲击功Ak≥22 J,σ0.5≥555 MPa,σb≥819 MPa,延伸率≥23%,满足API标准对N80石油套管的性能要求.中间冷却过程中,奥氏体的完全分解程度以及合理的再加热温度是改善N80石油套管力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宽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热辊形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工作辊热辊形的在线预报是板形控制的难题之一.采用一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工作辊热辊形在线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热轧过程中和下机后任意时刻工作辊温度场及其热辊形.仿真和在线应用结果表明,此在线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板形在线过程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无法直接进行充电的问题,以液冷动力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动力电池充放电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和保温需求,构建了液冷动力电池包低温加热和保温系统,设计了动力电池的充电和加热流程.根据传热学原理,结合动力电池生热计算理论公式,建立了动力电池的生热仿真计算模型,利用仿真计算工作来模拟分析动力电池低温加热系统的加热效果.通过在NEDC循环工况下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液冷结构动力电池包低温加热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动力电池包低温环境下的加热和保温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铝电解过程的特性 ,对铝电解设备、工艺和控制技术进行综合仿真优化 ,将这 3方面的模拟 (或仿真 )模型与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综合仿真优化模型与算法 ,并建立了铝电解在线综合仿真优化与闭环控制系统 .实践结果表明 :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常规的静态仿真计算 ,而且能实现在线闭环控制过程中的动态仿真计算 ,从而为铝电解设备、工艺及控制技术的综合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波加热过程中微波与被加热媒质之间动态响应过程。在微波加热动态过程中,求解电磁热耦合多物理场方程组复杂且耗时,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场路结合”的微波加热等效电路分析方法。首先,定性分析微波传输过程中加热媒质、腔壁、微波馈入口介质片的阻抗特性,用阻抗特性相同的电路元件等效微波传输过程中各类介质的阻抗作用,建立微波加热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其次,用全波场分析方法分析媒质、腔壁、微波馈入口介质片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透射作用,微波电磁场的变化用散射参数定量表示;然后,通过参数转换将定量分析得到的散射参数转换为等效电路阻抗参数,代入等效电路模型中,以提高等效电路模型计算的精确度;最后,通过等效电路计算获得微波应用器中加热媒质部分的电场强度,求出媒质耗散的微波功率,进而计算出媒质加热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当计算微波媒质加热温度时,场路结合方法在保证计算精确度的同时计算耗时为有限元方法的一半,体现了场路结合方法的优越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微波加热媒质实例计算中,场路结合求解准确率在96%以上,验证了场路结合方法求解微波加热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1500D研究了低合金钢变形后,冷却至一定温度进行电感应再加热后微观组织的变化情况.在不同冷却温度,以及淬火和正火两种热处理方式下,研究了再加热过程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后再加热过程对淬火试样组织影响较大;冷却温度处于两相区时,电感应再加热过程能改善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铁素体相变过程和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促进晶粒长大,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改善淬火热处理钢材的微观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应用Excel进行工程计算的特点及优点,重点介绍了运用Excel计算工件的加热时间和控制工件的质量;研究发现,应用Excel对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解算对于热处理行业的发展和节约能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Excel在热处理其他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冶金连铸中间包流场的流动过程,在唐钢薄板连铸中间包水模型数据采集系统中,开发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在线电导率分析仪和上位机数据采集软件,可以有效的记录、计算、分析中间包内流体的流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研制并开发了实时联机、实时监控和脱机处理一整套综合录井系统软件。该系统通过采集现场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实时监测钻井参数和油气显示情况,经过对存储数据处理,实现对油气层的综合评价,简要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组成、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各部分的功能,描述了脱机处理软件内容,并对部分脱机应用软件的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组态王"工控软件及其在循环水泵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厂发电机组循环水泵运行上的特殊性,而设计的自控装置,上位机采用具有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的“组态王6.0”,下位机选择ModiconPLC模块,采用双机备热系统,实现了对发电机循环水泵的所需设备、操作过程、运行状态等方面的反动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个地毯簇绒机的伺服电机状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建立在原有CAN总线结构基础上,设计了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实现了对地毯簇绒机上受控电机的状态实时监测.从系统构架和软件设计两方面阐述了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利用Delphi开发了监测软件,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实时在线监测电机运行状态,方便地毯簇绒机提花机构中伺服电机现场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4.
面向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线考试与练习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在线考试系统的主要功能,还根据Java程序设计考试的需求加入了各种实用的特色功能,可以适应多样的考试场景及灵活的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15.
面向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在线考试与练习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在线考试系统的主要功能,还根据Java程序设计考试的需求加入了各种实用的特色功能,可以适应多样的考试场景及灵活的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16.
焊接热循环过程的在线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焊接热影响区性能研究的必要性,以Windows XP系统为背景,应用LabVIEW 8.2和STEP 7进行编程,自主研发出焊接热循环计算机软件,该软件已成功嵌入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MMS系列热力模拟实验机.利用该软件能够实现焊接热循环过程的在线模拟,定量地反映与描述影响各热循环参数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采集焊接热循环曲线和试样的组织形貌分析,完成峰值温度等参数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实现焊接热循环过程在线模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陶瓷过滤元件的流动特性,实现元件的在线再生,设计了高温陶瓷过滤器测控系统.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作为硬件基础,分为模拟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两部分.在VB环境下开发了测控系统软件,测控软件被分为4个模块,重点介绍了各软件模块的功能.同时,还阐述了软件中的动态链接库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网上招生系统中的数据异构处理过程以及数据结构和模块接口技术等.该系统采用最新的PowerBuilder和Oracle技术,从而实现了网上招生系统的数据库创建、初始化及数据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海水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的软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软件平台,设计了海水总磷总氮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界面、设备的驱动程序、数据的处理和显示以及对历史监测数据的查询。该软件系统主要由设计流程模块、手动实验模块、实时监测模块、参数配置模块、串口通信模块5部分组成。软件使用窗口图形、选项卡等技术,具有友好的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运行稳定,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水电机组状态检修数据库管理软件模块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内水电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现状,结合工程实践,运用软件模块化思想,对水电机组状态检修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模块化设计.阐述了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与模块划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系统中基于智能化的数据存储模式以及基于增量算法的快速简单的数据压缩方法.实践表明,该设计方法大大加快了软件开发周期,实现了软件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