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体育教育的任务.在整个全面教育中,很难截然分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是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桑治刚 《创新科技》2014,(12):115-116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有效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学生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德育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融于体育之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在运动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而,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中学体育教育对德育的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促进中学体育教育对德育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据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每个学科的教学,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展示其寓德于教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学校的体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学生施行德育的过程,而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获得,必须通过合理的体育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即在教学中的渗透。这是突出体育教学的教育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1.年限优势。体育学科是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门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  相似文献   

6.
体育和德育同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广泛的思想德教育内容,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教育中往往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体育数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对体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成分,指出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催化剂,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提出在体育教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即要进一步增强德育意识,要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特点,要寻找德育与体育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所要实现的三大目标之一。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三个方面的任务,这三者体现着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的要求。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始人马克思就英明预见:“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第四节)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人们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调查法对体育教学与德育进行探讨,认为尽管体育和德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而体育课因其特殊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使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在教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重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有机配合,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综合教育,才会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师普通动物学德育渗透的原则与内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大学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诸方面统一于同一目标之下,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学科德育既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被长期教学实践检验过的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具有德育专业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优势,挖掘教学过程中潜在的德育因素,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原则及主要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道德品质、生态保护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动物学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陈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3):163-16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可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界的同仁越来越认识到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以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素质教育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体校学生德育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在体校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学生,善于利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组织各种活动,创设各种德育情境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使体育不仅能"育体",更能"育人"、"育心",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给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1.研究目的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大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在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德育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把健体和提高运动水平放到中心地位,而把德育置于可多可少次要地位,看不到体育与德育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学中德育质量降低。体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把德育放在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不都是通过政治活动、政治课来进行的 ,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 ,特别是体育教学 ,因其本身的专业特点以及特殊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 ,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较之于其它学科更直接、更具体 .  相似文献   

16.
邸鹏 《奇闻怪事》2008,(6):27-28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位。实施德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一、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体育的定义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表述的:“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由此可知: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配合,才使得学校教育充实、完善,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倘若学校教育忽视甚至放弃体育,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残缺不全的,是培养不出全面展发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材。体育在培养人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首位。邓小平正是看到了德育的这种重要性 ,因此 ,他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强调要重视德育 ,并对德育的重要意义、德育的目的和任务、德育的内容、德育的原则、德育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学习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改进今天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友忠 《科技信息》2010,(12):366-366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德育是教育的方向,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又容易流于形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施行德育于无形之中,使学生在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氛围中受到教益,是文章探讨的主题所在,以便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唐犇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2):158-16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思维法对当前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内在关系进行论证;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对目前体育教育现状的了解与分析,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德育素质及文化素质四个方面,论述了在体育教育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在体育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