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色时间对ELISA结果判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比色时间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判读的影响.方法:用酶免试剂盒对HBsAg阳性标本40份和高值阴性(其OD值在0.8×cutoff~cutoff之间)标本6份进行检测.加终止液后用双波长(450nm/630nm)在不同时间段读取各孔OD值.结果:比色时间延迟10min后,各时间段与第一次相比,结果有明显变化.部分高值阴性标本出现了假性检出.结论:比色时间对ELISA的检测结果影响明显,应对其作有效限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54份酶联免疫一步法检测HBeAg结果为阴性的乙肝血清标本重新采用经典二步法测定其HBeAg,结果其中32份标本的HBeAg呈阳性。提示使用一步法检测时,会产生假阴性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SD大鼠14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TMS-102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只大鼠不同溶血程度即Hb含量为0、12、、35、、10g/L的血清样本进行14项生化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引起ALT、AST、TP、LDH、CK、TBi、UREA检测结果升高(P<0.05/0.01);引起CR、TG、A/G检测结果的降低(P<0.05/0.01);对GLU、CHO、ALP、ALB检测结果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样本溶血可对较多的生化指标产生明显的影响,并且随溶血程度的增加,产生的影响越明显,其中以LDH、TG和AST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对无偿献血者的确认和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无偿献血者中HIV抗体初筛阳性与蛋白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的关系,评估WB确认方法在HIV抗体检测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326 56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IV抗体初、复检,初筛阳性的标本为全部样本,再用现在市场上较认可的ELISA试剂和WB试验同时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ELISA与WB结果一致性71.17%,阳性符合率为48.78%,阴性符合率为83.13%;以确认结果为金标准,得出ELISA检测HIV抗体试剂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4.15%.WB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t=15.21,P<0.00l,显示阳性和阴性组问S/CO值存在显著差异;WB阳性组与不确定组比较,t=13.07,P<0.001,显示阳性和不确定组间S/CO值存在显著差异;不确定组与ELISA假阳性(WB确认阴性而ELISA阳性)比较,t=2.13,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WB不确定结果可能是假阳性;20份确认阳性的标本的S/CO值全部大干5,确认阴性与不确定的91份标本中,S/CO低于1的占71份,在1~2.999之间19份;6个月后随访WB不确定的供血者,带型无变化,全部被诊断为阴性.较高的S/CO值(>5)预示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大;而低于2.999时,预示阳性可能性小;WB方法确认HIV抗体阳性和阴性准确,不足之处为存在不确定结果,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苎麻绿原酸对HepG 2 2.2.15细胞毒性作用,以及对其HBsAg、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提取苎麻中的绿原酸,配成100.00 μg/mL、50.00 μg/mL、25.00 μg/mL、12.50 μg/mL和6.25 μg/mL 5个浓度,作用于HepG 2 2.2.15细胞,在第3日、第6日和第9日分别收集上清液,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苎麻绿原酸对HepG 2 2.2.15细胞无毒性作用,其对HBsAg的表达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抑制,在第9日,最高浓度100.00 μg/mL时抑制率为70.12%;对HBeAg的分泌无抑制作用。苎麻绿原酸无细胞毒性作用,能明显抑制HepG 2 2.2.15细胞HBs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SDS在HCV基因工程抗原包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间接ELISA法检测HCV抗体过程中,通过使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包被液对HCV基因工程抗原固相化,发现使用SDS提高了HCV间接ELISA法诊断试剂检测的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的偏比,改善了反应模式,为改善HCV-ELISA法诊断试剂的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gG (immunoglobulin,IgG)蛋白质芯片,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将纯化的羊抗人IgG 0.5 mg/mL 30%甘油/PBS,点样在经硝酸纤维素修饰的片基上,以人血清白蛋白为阴性对照,用1% BSA封闭,制备定量检测人血清IgG的蛋白质芯片;同时用ELISA检测人血清IgG. SPSS 10.0软件分析蛋白质芯片和ELISA的试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相关性. 结果显示蛋白质芯片和ELISA校准曲线的 R2值分别是0.996和0.994. 两种方法检测的10例人血清IgG含量,其检测限均在1.56 μg/100 μL.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f=0.188,P=0.670>0.05,表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研制出适合于美国CD-1600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溶血剂,选择出最佳季铵盐-进口氯化十二烷基三甲铵,其最适浓度为35g/L .Hb测定以HiCN方法为标准,用自配溶血剂和进口溶血剂分别对98例临床全血标本进行对照测定,结果表明其WBC计数、WBC分类及其直方图高度相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r>0.8),两年多临床应用表明,自配溶血 剂性能稳定,配制简便,适合于大多数医院自行配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RNAⅢ抑制肽(RIP)抑制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和溶血素的效果。将200μL浓度为2.5%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1mg/mL的R IP分别加入到200μL浓度1×108/mL的TECRA菌液,培养3h后,定量检测两组菌液中SEB的含量。将分别含有0.75% DMSO、100μg左氧氟沙星、40μg RIP和40μg RIP+100μg左氧氟沙星的菌液与50μL含有4%家兔红细胞的PBS液共同培养1h后,用酶标仪检测各组上清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ELLISA反应的5、10、30min三个时间点,RIP组菌液中SEB含量均明显低于DMSO组,两组数据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RIP组和左氧组菌液中的溶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联合用药组菌液中的溶血素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和RIP组,与左氧组相比差别不显著。说明RIP可以有效抑制金葡菌肠毒素和溶血素的产生,与抗生素联用有一定的协同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HBV包膜大蛋白(L蛋白)、中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表达纯化得到的HBV包膜大蛋白、中蛋白与市售疫苗(主要成分为HBsAg),以2、10g剂量免疫家兔.ELISA检测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变化.结果:注射了L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家兔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注射了L蛋白、M蛋白的家兔在14d即可检测出抗HBsAg抗体,而注射HBsAg的家兔分别在21d和28d才能检测到抗HBsAg抗体.同时注射L蛋白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要比注射同剂量HBsAg实验组高出50%,并且注射2gL蛋白的实验组比注射10gHBsAg蛋白的实验组更快出现了抗HBsAg抗体,且抗体滴度水平更高.结论:L蛋白比M蛋白及市售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不但产生抗体时间提前,而且滴度高,是新一代高效乙肝疫苗的优选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来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ml,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统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根据乙肝疫苗推广的时间分为1~4岁组69人,5~14岁组89人,15~59岁157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论:乙肝疫苗的推广和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对婴儿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Fe_3O_4/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粒子,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仪器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一系列溶血试验及MTT细胞毒性试验对复合纳米粒子的体外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复合纳米粒子浓度小于5g/L时,溶血率低于5.00%;当复合纳米粒子浓度不高于0.25g/L、孵育时间不长于72h时,细胞相对增殖率大于75%,属0~1级,认为此范围浓度材料没有细胞毒性。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制备所得Fe_3O_4/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HBV表面抗原酶标试剂盒和诊断HBVDNA的PCR试剂盒分别检测可能污染有HBV的不同来源标本30份,结果ELISA法检出HBsAg阳性5例,检出率16.7%;PCR法检出HBVDNA阳性12例,检出率40%,明显高于ELISA法,提示应用PCR技术探讨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似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本地区MHV的日常监测,以便对SPF小鼠感染状况及时作出判断。方法 选取3种MHV毒株MHV1、MHV-JHM和MHV-A59,通过L929细胞扩增培养获得纯化浓缩抗原并筛选适合包被抗原类型;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免疫阳性血清;优化ELISA反应体系建立规范化的ELIS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小鼠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MHV包被抗原类型为MHV1,建立了病毒扩增及浓缩纯化方法,制备的MHV抗血清达到同批次大量高滴度的水平,可作为标准化质控血清。包被抗原、待检血清和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4. 0μg/m L (10 -7. 73 /0. 1 m L TCID50)、1∶40和1∶4 000稀释;批次内和批次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 13%和5. 57%;检测灵敏度为1∶4 000稀释;与小鼠仙台病毒(SV)、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III型(Reo3)、小鼠细小病毒(MVM)和鼠痘病毒(Ect)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10%。对165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血清相符率97. 37%(37/38),阴性血清相符率92. 19%(118/12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HV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结果可重复性,可以用于本地区MHV日常病原学监测,以便对小鼠感染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5.
以针对血卵涡鞭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纯化的抗血卵涡鞭虫的兔抗血清为检测抗体,初步建立了检测血卵涡鞭虫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阵滴定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包被的单克隆抗体浓度为10μg/mL,多抗兔血清工作浓度为14.3 μg/mL,待检样品稀释度为1:800;HRP-羊抗鼠IgG按1:20 000稀释.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86份已知背景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为97.6%,血卵涡鞭虫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为100 pg/mL;与蟹血淋巴细胞、假丝酵母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样本均无交叉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诊断梭子蟹乳化病血卵涡鞭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的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并研究了温度、pH值、二价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经20~50℃处理后,溶血活性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强;当温度高于60℃、处理时间为20 min时,溶血活性明显下降直至完全丧失;pH为6~11时溶血活性较高,超出此范围时会对其溶血活性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分别用5,10,15 mmol/L的Ca2+,Ba2+,Mg2+处理血清,发现Ca2+对溶血活性有促进作用,并随着浓度增加溶血活性有所增强;5~10 mmol/L的Ba2+对溶血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15 mmol/L的Ba2+反而有促进作用;5~15 mmol/L的Mg2+对溶血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和金溶胶,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固定在铂金电极上,用来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一种新型电位型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响应时间较短(<3min)、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线性范围是4 4μg/L~240μg/L,检出限(3σ)为1 4μg/L.将该电极用于临床上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与酶联免疫法相比,符合率为91 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ELISA检测大肠埃希菌方法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大肠埃希菌为对象,通过Box-Behnken设计星点响应面实验进行优化实验.结果优化后ELISA检测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6.25μg/m L,抗原包被最佳时间为7 h,抗体稀释度最佳为1∶625 0,大肠埃希菌ELISA检测OD值为2.12.结论经实验得证,通过星点响应面实验方法进行大肠埃希菌ELISA检测条件优化,结果合理有效,优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父亲精液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对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影响,以期寻找阻断HBV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以丈夫血清HBsAg阳性、孕母HBsAg及HBV-DNA均阴性的52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父母及其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及血液标本和父亲精液标本,检测血液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载量与精液HBV-DNA载量.依据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结果作为分组标准,HBV-DNA检测为阳性11例为病例组,阴性41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21.2%(11/52),52份精液HBV-DNA阳性率为26.9%(14/52);精液HBV-DNA阳性父亲其新生儿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性高于精液HBV-DNA阴性者(P0.01);精液与其血清的HBV-DNA载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精液HBV-DNA载量低于其血清载量;ROC曲线分析显示,精液HBV-DNA载量在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风险的效果优于血清HBV-DNA载量.结论:父亲精液HBVDNA载量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HBsAg阳性的男性在计划孕育前降低其血液及精液中HBV-DNA载量水平能降低HBV父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检测对象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半胱胺,戊二醛进行醛基化,最后通过竞争组装在自组装膜上同时固定乙肝表面抗体和硫堇,在PBS底液中以硫堇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还原峰电流的下降[△/p(%)]对乙肝表面抗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丙肝阳性对照血清对其无干扰△/p随HBsAg的质量浓度(P)的增加而增大.HBsAg的质量浓度在0.85×10~(-2)~5.12×10~(-2)μg/mL时,线性方程为△/p=5.19+1.56×ρ,相关系数为0.981 5;HBsAg的质量浓度在0.32~1.28μg/mL时,线性方程为△/p=17.05+0.075×ρ,相关系数为0.990 6.并取临床血清进行检测,探索该传感器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