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欧拉(Leonard Euler,1707-1783)对函数概念的贡献.方法 文献考证与历史分析.结果 欧拉定义的作为解析式的函数概念,使函数概念由几何形态转向代数形态;对超越函数幂级数展式的研究把微积分的研究对象由代数函数扩展为解析函数;对连续性的研究引出了对解析函数的探讨;由物理推理及几何直观催生的非连续函数为微积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它的出现预示着微积分研究对象面临着新一轮的扩展;1775年提出的一个更为广泛的函数概念对19世纪的函数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论 欧拉对函数概念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微积分的发展,而且为现代函数概念的产生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常用基准物质的微波干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实验室中常用的9种基准物质作为实验对象,分别用微波照射法和电烘箱干燥法进行定时干燥.结果表明,利用微波照射法在中高火档或高火档干燥样品时,所需干燥时间由原来的13h缩短至810min,同时,可节约电能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热干燥技术正由热传导加热发展到辐射加热。即由一般的热风、电烘箱加热干燥转变为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加热干燥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耗用能源较多的工序之一。据报道,某些工业化国家,在加热干燥上耗用的能量约占全国燃料消耗量的10~15%。近年来,世界能源正越趋紧张,这一技术的发展,对于改进加热干燥工艺及其设备,节省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加热技术的发展方向。远红外线加热技术是红外线加热技术的发展,属于红外技术的一个分支。自从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赫胥尔发现红外线  相似文献   

4.
由于三元概念分析是形式概念分析的拓展,因此三元概念和形式概念(二元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从二元背景出发来描述三元概念,研究一个三元背景的三元概念和所有非空条件子集确定的二元背景的二元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条件确定的二元背景的所有二元对象概念集上定义一种运算,证明了通过该运算和二元概念间的并运算可以生成所有非空条件子集确定的二元背景的所有二元概念.其次,定义了一个从二元概念到三元概念的双射,并从概念粒的角度将一个三元背景的所有三元概念和二元概念进行分层,共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是由单个对象和条件确定的二元对象概念,由它们可以生成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概念粒,因此第一层是最基本的概念粒,这对三元概念的理解和构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从三元概念出发来寻找二元概念,基于三元概念提出生成由每个条件确定的二元背景的二元概念的方法,并给出了严格证明.此外,还通过三元图对该方法加以直观解释.  相似文献   

5.
关联规则作为数据挖掘的核心任务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由二元关系导出的概念格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形式化工具,它体现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反映了对象和特征间的联系以及概念间的泛化与例。扩展概念格是对概念格晦一种改进。提出了一种动态构造扩展概念格的方法,并在扩展概念格上实现了简洁的关联规则算法。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研究了红木(Ptrocarpus spp.)膨胀和收缩的变易性。发现当木材被汽蒸时,其沿弦向的膨胀远大于沿径向的膨胀。因此,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直到含水率降到5%及更低为止,弦向收缩的百分率(Y_T,%)都远小于径向收缩的百分率(y_r,%)。(100—y_T)/(100—y_T)的比值,可以用来予示在干燥期间是否会在弦切面上出现干裂。作者已经把(100—Y_T)/(100)—Y_r))/(100—Y_r)的比值定义为干裂势。的比值越大,干裂势就越小。汽蒸处理能减小干裂势以致在弦切面上不出现开裂。采用预蒸处理的方法,能用过热蒸汽成功地干燥10至35毫米厚的红木成材。成材的干燥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属加种差定义与语词定义是两种精典概念定义方法。但在自然科学领域里 ,大量的概念定义既不是属加种差定义 ,也不是语词定义。本文中 ,作者提出度量定义作为概念定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并分析 T度量定义的特点。   1、概念的真实定义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练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即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揭示出来。怎样给概念下定义 ?普通逻辑提供概念第一类下定义的方法即属加种差定义 (真实定义 )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给概念下定义时 ,首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 ;然后把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  相似文献   

8.
王晓艳  范鼎 《科技资讯》2011,(19):117-117
一般情况下,用外部加热法、铁损法对水轮发电机进行干燥,都需要将发电机定子或者转子抽出,分别对这两者进行干燥,这样的话不仅费时而且费力。因此,本文主要对短路电流干燥法对水轮发电机干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使定子和转子一起进行干燥,因此,短路电流干燥法明显优于外部加热法、铁损法对水轮发电机的干燥,此方法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薄片类和球对称性类物质的真空干燥理论,这两类物质在干燥过程中都可看作一维的热,质的输运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物质的含湿量的时间变化特性和估计干燥终点.这不仅有利于指导干燥工艺,也将有利于在建立真空表面视觉系统数据库时指导选择真空干燥对象的图像特征的拾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种子超干燥储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超干燥储存 ,又称超低含水量贮藏 ,是指将种子的水分降至 5 %以下 ,密封后置于常温条件下贮藏。通过降低水份 ,以干燥代替低温 ,在常温条件下 ,使种子具有低温贮藏的效应。早期的超干是指种子水分低于 5 % ,1994年提出的新的超干定义为种子干燥至 2 0℃ ,10 - 12 %的相对湿度下平衡所得的含水量。种子超干贮藏的原始研究 ,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 ,1918年 ,Harrington发现大麦、小麦的种子水份降至 1%时 ,生活力不受影响。之后 ,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出现了超干储藏的报道 ,他们多侧重于种子干燥脱水耐性的生理生化机理方面的研究 (1)。国…  相似文献   

11.
介绍薄片类和球对称性类物质的真空干燥理论。这两类物质在干燥过程中都可看作一维的热,质的输运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物质的含湿量的时间变化特性和估计干燥终点,这不仅有利于指导干燥工艺,也将有利于在建立真空表面视觉系统数据库时指导选择真空干燥对象的图像特征的拾取时间。  相似文献   

12.
苜蓿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红外水分分析仪研究了干燥温度在80-230℃范围内紫花苜蓿的干燥过程,分析了不同干燥因素对其茎、叶和茎叶相连情况的干燥速率的影响以及干燥前后茎、叶的收缩率。在自制的压扁实验台上进行了苜蓿茎的压扁实验,对不同压扁度茎的水分损失和干燥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苜蓿茎、叶以及茎叶相连部分具有不同的干燥特性。干燥温度是影响苜蓿茎、叶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苜蓿叶的干燥速率是茎的4—5倍。干燥温度每升高10℃,苜蓿叶的干燥速率增加40%-61%,苜蓿茎的干燥速率增加31%-72%。干燥温度对苜蓿叶的干燥速率的影响大于对苜蓿茎干燥速率的影响;干燥温度对直径较大的苜蓿茎和压扁度较小的苜蓿耋的干燥速率影响较大。苜蓿茎的直径每增大1毫米干燥速率减小23%-27%。当苜蓿茎的长度小于100毫米时,越短的茎的干燥速度越快。干燥过程中叶短轴的收缩率最大。干燥温度100℃和80℃时,压扁度为1.5苜蓿茎的干燥速率与叶的干燥速率接近干燥温度100℃时,长度50毫米的茎与六片叶子相连时干燥速率和叶的干燥速率很接近,这对于减少干燥过程中叶的脱落和营养损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给出了压扁度的定义以及牧草压扁压强与压扁度之间的对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分别进行明胶干燥,比较不同干燥方式下明胶的干燥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高度为5 mm明胶溶液,改变温度(30、40、50℃)和湿度(20%、40%)的干燥耗时为6~10 h,高度为6 mm明胶溶液的干燥耗时为8~10 h.真空干燥高度为5 mm或6 mm明胶溶液,改变压力(30、50、70 kPa)和温度(30、40、50℃),干燥时间可以缩短至1~2 h.改变明胶高度为2 mm,热风干燥温度为50℃和微波干燥功率为270 W时,干燥耗时分别为60 min和40 min.真空干燥方式下,通过控制干燥温度和真空度,明胶溶液内部会形成气泡,可增加水分溢出通道,极大地提高明胶干燥速率;明胶微波干燥速率快,但也存在较严重的干燥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干燥技术的应用近十年来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多数太阳能干燥器在工业生产中不能持久地应用而被闲置,以致太阳能干燥技术的推广应用未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至今尚未有太阳能干燥的优化理论的指导,太阳能干燥过程不能优化调控,节能效果不明显。本文以蜜枣为干燥对象进行了太阳能对流干燥情况下的模拟测定,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蜜枣的干燥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以能耗为优化目标求得了蜜枣太阳能对流干燥时的最佳工况,可用于指导蜜枣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扩展可辨识矩阵的混合决策系统属性约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典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完备的离散决策系统。为了直接对不完备混合决策系统进行属性约简,因此通过引入邻域关系和限制容差关系的概念对可辨识矩阵的定义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可辨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可以兼容处理完备与不完备混合决策系统。通过UCI数据集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扩展可辨识矩阵中的邻域阈值选择对属性约简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红外水分分析仪研究了干燥温度在80~230℃范围内紫花苜蓿的干燥过程,分析了不同干燥因素对其茎、叶和茎叶相连情况的干燥速率的影响以及干燥前后茎、叶的收缩率.在自制的压扁实验台上进行了苜蓿茎的压扁实验,对不同压扁度茎的水分损失和干燥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苜蓿茎、叶以及茎叶相连部分具有不同的干燥特性.干燥温度是影响苜蓿茎、叶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苜蓿叶的干燥速率是茎的4~5倍.干燥温度每升高10℃,苜蓿叶的干燥速率增加40%~61%,苜蓿茎的干燥速率增加31%~72%.干燥温度对苜蓿叶的干燥速率的影响大于对苜蓿茎干燥速率的影响;干燥温度对直径较大的苜蓿茎和压扁度较小的苜蓿茎的干燥速率影响较大.苜蓿茎的直径每增大1毫米干燥速率减小23%~27%.当苜蓿茎的长度小于100毫米时,越短的茎的干燥速度越快.干燥过程中叶短轴的收缩率最大.干燥温度100℃和80℃时,压扁度为1.5苜蓿茎的干燥速率与叶的干燥速率接近干燥温度100℃时,长度50毫米的茎与六片叶子相连时干燥速率和叶的干燥速率很接近,这对于减少干燥过程中叶的脱落和营养损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给出了压扁度的定义以及牧草压扁压强与压扁度之间的对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泽勇 《甘肃科技》2000,16(5):71-71
干燥过程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干燥的产品便于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从化学工业的产品如肥料染料无机盐到医药工业 粮食食品饲料均离不开干燥过程通过干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扩散性均一性正确地完成干燥过程有利于保证和改进产品的质量 ,对提高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气流干燥技术干燥方法比较多气流干燥是对流干燥方法中的一种由于这种干燥方法的空气温度便于调节可以控制物料的温度产品不致过热而变质产品质量好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其原理是将加热后的空气通入干燥器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湿物料中…  相似文献   

18.
干燥过程中马尾松板材干燥应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木材干缩元件、弹簧和阻尼器构建马尾松板材干燥应变模型,并采用改进的切片方法来分析干燥过程中木材的自由干缩、瞬时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和机械吸附应变的变化规律。在模型中引入与木材含水率密切相关的干缩元件,解释各层的干缩差异是产生干燥应力的源动力。结果表明,黏弹性应变和弹性应变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机械吸附应变由应力和含水率变化共同作用产生,木材干燥结束后产生的机械吸附应变是干燥各时期机械吸附应变的叠加;机械吸附应变的大部分在干燥前期产生。表层干缩差异达到最大的时间可以作为判断干燥基准变更的时间,当表层干缩差异达最大值以后可以加快干燥速馊。  相似文献   

19.
<正>干燥是农产品、食品与生物制品加工及安全储藏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诸如粮食、果蔬、茶叶、林产品、肉类、中药提取物、酵母、酶制剂等对干燥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①产品质量,干燥不仅要有效保留产品营养及活性成分,还需满足质地、风味、色泽等特定要求;②过程节能,干燥是一种能量集中的操作,尤其是对于低价大宗农产品,干燥能耗成本敏感,迫切需要开发节能型干燥工艺和设备;③低碳生产,当前干燥设备以燃用矿石燃料为主,而矿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和污染环境的气体、粉尘,也会影响产品卫生.因此,利用可持续能源,开发食品绿色低碳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粉粒物料的加热干燥,由于粒细,传热性能差,易出现加热不匀,而且容易飞扬,要连续化干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一般工厂都采用烘房形式干燥。但烘房干燥往往周期长、产量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能耗也高。为解决粉粒物料的干燥问题,省化工研究所研制了YHW型粉粒物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