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褐腰赤眼蜂(Japania andoa Ishii)是水稻主要害虫黑尾叶蝉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该蜂在我省稻区均有分布,据调查,早、晚稻后期黑尾叶蝉卵寄生率高时可达80%以上,是田间抑制黑尾叶蝉为害的重要因子。本所自1973年起,对褐腰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动态及其保护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尾叶蝉的天敌种类颇多,其卵、若虫和成虫均有许多天敌,对抑制黑尾叶蝉的发生量有一定的作用。据我们初步调查,属于昆虫和蜘蛛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卵寄生蜂:黑尾叶蝉卵寄生蜂有褐腰赤眼蜂、黑尾叶蝉赤眼蜂、黑尾叶蝉缨小蜂和黑尾叶蝉大角啮小蜂等四种。田间查到以褐腰赤眼蜂寄生率最高,黑尾叶蝉缨小蜂次之,其余两种较少见到。  相似文献   

3.
黑尾叶蝉的天敌种类颇多,卵、若虫和成虫均有许多天敌,据记载响虫天敌共有二百多种,绝大部份均可寄生或捕食黑尾叶蝉,对黑尾叶蝉的发生量有一定控制作用。近年来,黑尾叶蝉数量日益增加,为害逐渐严重?尤其由它所传毒的矮缩病上升更为明显,对生产威胁很大。在目前黑尾叶蝉大发生的情况下,正确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黑尾叶蝉,是完全必要的,可以起到突击治虫的作用,有利于压低虫口,减少损失。但是,一些地区近年来用药水平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夏收夏种期间黑尾叶蝉迁飞高峰期虫量大、劳力紧、药械少、农药成本高等问题,经济有效地控制黑尾叶蝉迁飞入早插本田,消灭老蚰虫,预防矮缩病,绍兴县红旗公社农技站对边行喷药封锁的效果作了试验。试验于1973年8月份进行。选4块早插农虎田,设4个处理:8月3日前治虫1次,打边行3次,治虫2次,治虫5次。于8月15、24、31日和9月11日分别调查黑尾叶蝉卵寄生率,于8月6、9、12、17、23、31日和9月10日分别调查黑尾叶蝉三、四代虫口密度。同时在团结六队  相似文献   

5.
水稻黄矮病(R Y S V)是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病毒病。目前分布范围广,流行为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一个重要病害。病毒为弹形质粒,由媒介昆虫黑尾叶蝉传播,属持久性病毒类型,非经卵传染。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春季随媒介昆虫的迁飞传播到水稻上,成为初次侵染。在长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黑尾叶蝉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防治病虫为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用化学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黑尾叶蝉等许多害虫产生了抗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防治方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头蝇为黑尾叶蝉若虫的寄生天敌之一。为此,我们观察研究了头蝇。此虫一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离开寄主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  相似文献   

7.
水稻黄矮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的重要病毒病.它在60年代初期首见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1964年以来,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发生流行.近年来在湖南、江西等地某些杂交水稻上连续危害,严重影响水稻的持续高产稳产和杂交水稻的进一步推广.经证实水稻黄矮病的介体为黑尾叶蝉(Nephotettex cincticeps Uhler)、二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 Ishiwate)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stseh).1976年,我们鉴定水稻黄矮病毒(RYSV)系一种  相似文献   

8.
“6711”是江苏省研制成功的新农药。我省临海县农科所今年作了药效试验,表明对二化螟和黑尾叶蝉有良好效果。他们于5月29日用50%6711乳剂3两/亩加水5担泼浇早稻广陆矮四号,于31日考查,二化螟虫死亡率为71.6%,于6月10日检查,枯心率在0.1%以下,而不施药的为2.1%。花园大队用500倍液防治晚稻秧田黑尾叶蝉成虫,12小时后虫口降低率为100%;东鲁屈家大队用1500倍液,24小时后成虫降低率为95—100%;农科所分别用50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应用膜上斑点免疫吸咐试验(Dot—ELISA)检测黑尾叶蝉体内水稻黄矮病毒的方法,试验研究表明:使用该方法检测比ELISA法不仅操作简便、使用抗原少,而且快速、灵敏度更高并可长期保存结果。因此,作者认为该法可作为基层单位测报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究研了水稻叶片衰老细胞激动素及其与黑尾叶蝉抗性的关系.从秧苗叶鞘基部割除准备要割去的叶片.割叶秧苗的抗性水平比完整秧苗的抗性水平要相当地低些,甚至随着衰老的进行会变得更低.然而,当割叶的秧苗培育在含有防止叶片衰老的细胞激动素溶液中时,其抗性强度与完整秧苗一样.因此,可以断言,衰老对割叶抗性的破坏是有关的,防止叶片衰老的细胞激动素包含在抗性抗理之中.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两年来的田间试验与群众鉴定,证实利用青蛙治虫,是一项有希望的生物防治方法。据观察,一只雌性黑斑蛙成蛙每天最高可食黑尾叶蝉、褐稻虱、稻纵卷叶虫、螟虫、稻苞虫、蝇类等1061只,5、6月份在室内玻璃缸中饲养结果,每只成蛙24小时能吞食黑尾叶蝉成虫55~183只。早稻田每亩养蛙4000~8000只,亩产比对照增产11~21.5%,比喷农药区也还略有增产。为使大田中的蛙类迅速增长,以控制早稻后期和连作晚稻前期的虫害,我们初步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建立蝌蚪繁殖田。3月下旬,选择水利条件较好的绿肥田提早翻耕,施用少量有机肥料,保持PH在6~6.9之间,做成合式秧田,旬平均气温10℃以上,田中自然繁殖大量的绿藻  相似文献   

12.
我区东金公社岩腰大队里弄生产队的干部社员,为了降低成本夺取农业生产更大丰收,从去年五月开始试用水牛尿治虫获得良好的结果。据试用,水牛尿用于防治褐稻虱,效果可达90%,用于棉、菜蚜虫,死亡率达95%以上,用于粘虫、黑尾叶蝉,防效也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水稻黄萎病的虫媒传染 1.黑尾叶蝉传毒(现已知本病病原为类菌质体——译者注) (1)虫的吸毒用无毒黑尾叶蝉2~3龄若虫,先绝食约1小时,再在病稻上吸汁不同时间,调查有无吸毒。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5分钟全部虫子不传毒,10分钟30头中有1头(3%),30分钟30头中有10头(33%),1小时30头中有23头(77%),3小时以上有91~100%个体传毒。在病稻上吸汁1小时左右,几乎全部虫吸毒。其次,用同样的无毒若虫,在一天的上午和下午两次,在病稻上吸汁5分钟,连续1~5天。结果在病稻上吸汁1~4次(合计5~20分钟)的个体不传毒,吸汁6次(合计30分钟)14头中  相似文献   

14.
对条毒蛾Lymantria dissluta Swinhoe发生林内的4种卵寄生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毒蛾黑卵蜂Telenomus dasychiri Chen*Wu是优势种,地三代毒蛾卵的平均寄生率为40.79%,另外3种卵蜂的寄生率明显低于毒蛾黑卵蜂,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条毒蛾和松毛虫时应注意保护这些卵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繁殖利用各种寄生蜂防治农作物害虫,我们必须了解各种蜂的特性,做好繁殖、放蜂工作。现将几种蜂的特性介绍如下:一、各种寄生蜂的特征与分布我国水稻螟虫卵寄生蜂有以下七种:(1)稻螟赤眼蜂;(2)螟黄赤眼蜂;(3)松毛虫赤眼蜂;(4)螟卵啮小蜂;(5)长腹黑卵蜂;(6)等腹黑卵蜂;(7)螟黑卵蜂。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元宝山自然保护区斑腿蝗科四新种,即八齿稻蝗Oxya octodentata sp.n,黑尾片凸额蝗Traulia nigrifurcula sp.n,黄胫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luteitibia sp.n.及黑尾卵翅蝗 Caryanda pelioncerca sp.n.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刻痕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柿广翅蜡蝉在江苏省的危害.在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调查发现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寄主96种,其中74种为寄主新记录.根据刻痕长度和刻痕内卵量,初步列出了柿广翅蜡蝉寄主抗虫性序列.产卵是该虫的重要危害方式,受害林木新梢长度平均抑制率达26.9%.越冬卵刻痕呈聚集分布,以南面和东面分布较多.枝条含水率与刻痕长度和卵孵化率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8.
记述中国铲头叶蝉亚科新记录种异突铲头叶蝉Hecalus gressitti(Linnavuori)和三斑铲头叶蝉H.tripunctatus(Matsumura),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9.
李子忠  汪廉敏 《贵州科学》1991,9(4):298-300
本文记述分布在贵州的网脉叶蝉属Krisna Kirkaldy 1900 2新种:黄绿网脉叶蝉;Krisna viridula sp.nov.;凹痕网脉叶蝉Krisnaconcava sp.nov.。  相似文献   

20.
梨茎蜂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梨茎蜂卵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茎蜂卵为聚集分布。用泊松、奈曼、负二项分布的三种公式进行拟合表明,卵为负二项分布。文章还列出了不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及不同防治阀值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