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对于回忆录与人物传记关注得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此类文本大都有粉饰的成分,让人难以动心动容。不过对于那些“以真实性见长”的文字,我是不会错过阅读机会的。比如说对于《母亲杨沫》的阅读,就因为难以抵御其真实的魅力。在新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40岁以上的识字国民中,大都接受过“革命文艺作品”的教育和洗礼。其中,《青春之歌》作为一部表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关头走向革命道路的典型作品,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于是,人们不能不记住了一个中国女作家的名字:杨沫。流年似水,转眼阅读与自由思想的年代。杨沫的《青春之歌》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阅读视野,但它在感动共和国的“红色经典”作品中,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只要触及它,许多阅读者就会少不了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望已逝的艰难岁月。而以《血色黄昏》和《血与铁》蜚声文坛的作家老鬼,在母亲过世十周年之际,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其新作《母亲杨沫》,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也给许多读者提供了近距离透视女作家杨沫的机会。如此一来,对于《青春之歌》的广大新老读者来说,从“读其书到再读其人”,阅读即可趋于一种难得的圆满。《母亲杨沫》共计33万字,按时间顺序真实而又详...  相似文献   

2.
《域外情丝》主要记述了作者陈寿朋先生出国访问时的行踪、见闻、感受、发现,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独特思考与判断。真诚、自然、质朴,以及缘自于广博知识和丰厚学养的书卷气,构成了这部散文集的明显特色和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牛津残叶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津大学藏<全像水浒>残叶(牛本)属于<水浒传>简本系统,但与同为简本的余象斗"评林"本(余本)、刘兴我刊本(刘本)、梵蒂冈藏本(梵本)行款格式彼此全然不同,异文也比比皆是.四个版本虽有异文,却有着共同的底本(或底本的底本),它们之间为远近不同的兄弟关系,其中余本和梵本关系最亲近.在国外,<水浒传>残叶、残卷基本上保存在欧洲,它们被传教士、商人带回国,因其都具有建阳刊本特有的上图下文的格式而作为美术品被保存到今天,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水浒传>版本演变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电影文学),都是作家历尽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谁个不求自己的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马克思所说的“永久的魅力”呢?那么,“永久的魅力”之奥秘何在呢? 我再次地阅读了传世佳作《红楼梦》,几经玩味,略有所悟:文学艺术的“永久的魅力”就是某种“美的延续”。“美的延续”的条件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在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决不会忘掉山海经,因为它保存神话最多,而且修改的痕迹很少。但它究竟是部怎样的书?什么时代写的?过去一直是聚讼纷纭。近来为得工作需要,重读了一遍山海经,也有些不成熟的意见。现在把它写下来,作为读书札记。一、山海经的性质山海经是由五藏山经、海外东西南北经、海内东西南北经、大荒东西南北经以及另外一篇海内经组合而成的。五藏山经按东西南北中五种方位,纪述国内山川、产物、神  相似文献   

6.
读《离骚》     
一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楚辞》的代表作,甚至后世把模仿《楚辞》的作品称为“骚体”,可见其影响之大,代表性之强。屈原死后,其作品广为流传,学者竞相研读、注疏。从西汉刘向父子始,历代不乏治“楚辞”者,清蒋?说:“论《楚辞》者,向称七十二家,古与堂又增之为八十四家。”这是蒋北就他之前说的,从蒋至今人,当有百家之多。且攻《楚辞》者,治学严谨,博引旁证,力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蒋?的《山带阁注楚辞》,引书四百三十种,今人朱季海的《楚辞解故》引书一百七十余种,游国恩的《楚辞概论》,引书一百三十一种。尽管治《楚辞》者如此用心,但有些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甚至连题目的涵义也没有达成共识,更不要说对语词的诠释了。  相似文献   

7.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清初曾任福建按察使和布政使,寓闽期间,所作诗文及笔记甚多,本文仅就其笔记《闽小纪》试加分析。 《闽小纪》是周亮工杂记闽人闽事闽物闽俗的笔记,随时记录,一非时写成,至离闽后始编辑成册。周本人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的《赖古堂诗集序》中,曾提到作于福建邵武的《同书》和《字触》,未提及《闽小纪》。现行《闽小纪》(《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卷首载汪楫(1626——1689)《〈闽小纪〉序》称:“《闽小纪》一书乃栎园先生莅闽时所集,于其去闽之后十年楫始得受而读之。”汪序作于康熙丙午(1666)季冬。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是指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由旧理念向新理念、旧模式向新模式、旧方法向新方法等逐步转换的初始时期。它具有既要积极配合新的课程改革精神但一时又不能调整或摆脱原先应试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寻欢作乐》中,由于“人物——叙述者”——“我”具有戏剧化与非戏剧化的双重身份,并执行着人物和叙述者两种不同的功能。诗意的戏剧化叙述与陌生的非戏剧化叙述的运用使叙述者与主人公在价值上、理智上、情感上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曹禺完成他的处女作《雷雨),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并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和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雷雨》最初发表在郑振铎与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上,1935年首次在东京演出,并被译成日文在东京出版,以后又两次被改拍为电影。郭沫若在1936年为《雷雨》日译本写的序文中高度评价了该剧,认为它“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雷雨》为什么久演不衰、长期吸引读者和观众呢?它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时间机器》的传播何以经久不衰?论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论文集中分析了小说的科幻思维魅力,这种魅力竟至于引发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而它对人类生存局限的关怀与超越,将引起人们永久的兴味,论文还同时论析了小说的社会思维魅力与艺术思维魅力,评析了作品的人物与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还乡》的悲剧艺术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作品。作者以一种凝重,忧郁而惆怅的笔调,描写了爱敦荒原上的“现代人”与亘古不变的荒原的激烈碰撞,演绎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三国演义》一方面赋予刘备集团以最美好的性质,同时又将其置于失败的境地,进而使人们在同情和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品尝到悲剧的韵味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学人大多转向实用的学问。哲学以其曲高和寡而日显孤独。然而本书作者谢维营教授却逆流而上,在哲学领域耕耘不已,乐此不疲,每有所得,便欣然命笔,集多年之心血,成就一本30万字的《哲学的魅力》。其精神,其勇气,其毅力,足以令今日精神守望者赞叹。  相似文献   

15.
《荀子》一书自西汉以来,治之者少,传刻讹舛,渐不可读,经过清人及今人的整理,始可一读。最近,我在阅读《荀子》一书时,摘出数条清人及今人的误改之处,以期有利于《荀子》一书的阅读。“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傭。”(《非相》)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优美倩丽的文辞悦人耳目、动人魂魄。下面就其艺术,谈两点看法。一、双线穿珠,巧设悬念《西厢记》之所以能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结构情节安排得合情合理,制造出曲折多变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7.
王承斌 《许昌师专学报》2011,(4):F0002-F0002
北宋初年,诗坛上先后有三种诗体——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西昆体”得名于杨亿所编的《西昆酬唱集》。在三体中它出现最晚,影响却最大。关于西昆体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仍较薄弱,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一些领域尚无人涉及。张明华先生的专著《西昆体研究》的出版,使形势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8.
《牡丹亭》是杰出的,其语言既本色又华丽、文本结构严谨而合理、思想倾向扬情反理,再加上艺术表现手段极具浪漫情怀,使得其异彩纷呈,一枝独秀,成为我国戏曲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跟人”。《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讲到贾府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的儿孙,如今竟一代不如一代时,说贾宝玉“将来色鬼无疑了”。贾雨村罕然厉色地驳斥了他,十分郑重严肃地讲出一通天地生人的大道理来。  相似文献   

20.
十五帝楔子里说到残唐五代时,有“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却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几句诗。从梁太祖开平元年到周恭帝显德六年(恭帝不改元,承用世宗显德年号)止,首尾五十四年,说“五十秋”是举成数而言。共计梁三帝,太祖、郢王友珪和末帝;唐四帝,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二帝,高祖、出帝;汉二帝,高祖、隐帝;周三帝,太祖、世宗、恭帝。只有十四帝,诗说十五者,乃是连契丹灭晋北归时肃翰所立唐明宗子许王从益数在里面。赤脚大仙楔子里说:“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按宋仁宗是赤脚大仙下凡,当时确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