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既不同于“普遍的人类历史”又不同于一般历史学的“世界通史”。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特定内涵集中于《历史哲学》的绪论部分。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其合理性体现在精神自身发展的辩证历程之中。因为精神自身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所以现实的世界历史行程也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这一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
真理的辩证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真理运动过程的辩证性,二是真理内容的辩证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应是两种形态的真理,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决定了真理本身必须而且必然要由相对真理不断走向绝对真理,这一过程体现的是真理运动过程的辩证性;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每个具体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二者所体现的是具体真理内容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3.
从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提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他不仅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更加深化和具体化,而且还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高度辩证地统一起来,为我们判断理论上的是非和检验实际工作的成败得失提供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相对性是绝对的,绝对性是相对的。“绝对真理”是为反对“相对主义”,“相对真理”是为反对“绝对主义”而提出的。“真理”是实概念,“绝对真理”如“纯金”、“理想气体”是理想概念。并对马文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5.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马克思称誉它是“黑格尔的圣经”, “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这一概括既肯定了《精神现象学》一书的历史地位,又说明学习这本书的重要。《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极其丰富,而建立真理的科学知识是其根本的目的所在。黑格尔说:“只有真理存在于其中的那种真正的形态才是真理的科学体系。我在本书里所怀抱的目的,正就是要促使哲学接近于科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借助于黑格尔的辩证发展的概念,认为儒家的天理、良知可以通过“良知坎陷”这种自我否定和发展的方法,由此开出科学和民主等,来消解康德哲学的二元论并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将超越和现实、道德和知识等统一起来。但与黑格尔不同,儒家的道德理想使他保留了一些终极的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并仍然带有一些二元论的影响。但黑格尔却类似于道家和佛教,其所追求的是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超道德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通过反思、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概念,科学地解释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科学范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前提,为整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格尔及其以前的法哲学思想,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的批判》的地位和意义。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对黑格尔法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并指出此批判标志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单纯层次上的“无限可分”,只是“恶的无限性”,而决不是辩征法。遵循恩格斯与黑格尔对可分性问题的基本思路,认为只有“可分”与“连续”、“构成”与“生成”等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才有全面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事物是一切哲学的根本前提和核心。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旋律就是探讨有关事物的诸问题。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可知论的前提下探讨了辩证事物观,认为事物是作为关系存在的。黑格尔“关系”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应该从辩证事物观角度理解列宁的物质观。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历史剧理论是他戏剧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的悲剧论和喜剧论。在我看来,黑格尔的历史剧理论是亚里斯多德以来最为精辟、深刻的,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片面或自相矛盾之处,但其基本精神是辩证的,其主要原则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是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一把钥匙,在梳理了《小逻辑》中黑格尔关于逻辑思想的三种形式之后,可以从抽象的或知性(理智)的方面、辩证的或否定的理性的方面、思辨的或肯定理性的方面来阐释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并论证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创立的辩证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从思维形式上看,辩证逻辑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一种思维形式;从思维规律上看,它是从对象的相互联系中,从对象的运动、变化、发展中,从其矛盾统一体中把握对象的思维形式。辩证逻辑之所以不同于形式逻辑,源于黑格尔对“概念”的辩证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从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角度来看,辩证法指的是思维方式及本体观;形而上学指抽象的思维方式及所得出的事物观,辩证法指的是具体的思维方式及得出的事物观。黑格尔辩证的具体事物观是一个运动联系整体。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物质观区别的关键就在于表象性事物观还是运动联系整体的区别。这一观点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证明:目前对辩证法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的自相矛盾;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人学观的差异;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物质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摘要:黑格尔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精神的“自我实现”的学说,其阐述路向有三个维度,包括概念的辩证展开的维度、发展动力机制的维度和历史性提升的维度,这三个维度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深入分析这三个维度,对我们更深刻地把握黑格尔关于人类精神的自我实现学说的精髓将能提供一种切实的指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逻辑方法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是辩证思维中2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分析与综合的渗透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中又体现着分析与综合。将这2种方法交融并举,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思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希腊古代的“原子论”学说和我国古代的“元气论”学说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它的特点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的统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它辩证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最早的形式是某种“浑沌”物产生天地万物;以后又出现以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如水、火、木、金、土等作为万物的本源,最后发展到以一种抽象的特殊物质,如“原子”、“元气”等作为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原子论”和“元气论”是属…  相似文献   

18.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从黑格尔对康德目的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谈起,着重介绍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目的论思想.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目的论思想体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作为机械性与化学性相统一的目的性、从主观目的到实现了的目的、由外在目的性进入内在目的性等阶段,最终在绝对理念中得以完成.目的性使黑格尔的本体论成为辩证的整体论,且这种一元统一是植根于现实的.它破除了以往众多哲学建构的现实与彼岸、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分立.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一个目的系统,这种目的性的特征使得他的学说体系具有一种自我诠释性和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系统讨论了法的理念及其现实化的内容。而抽象法是法直接性的初步显现的阶段,在对抽象法的论述中,黑格尔分别阐述了所有权、契约以及不法三个环节的内容,这三个概念可以看作是黑格尔对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及特殊意志与法本身关系的综述。自由由此而获得抽象性,进而凭借自由的抽象性,意志不断的实现自我否定,并获得规定性及定在的形式。黑格尔通过抽象法、道德以及伦理这三个定在形式逐渐实现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