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图分割的蚁群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采用两种策略更新信息素来控制蚂蚁行进路径的方法.根据信息素的浓度确定图边的权值,运用了图分割算法断裂所得图的边,从而达到对数据进行聚类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类分析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蚁群算法由于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和正反馈机制,具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并且在解决多种NP难问题中取得了成功.将信息素扩散模型引入到蚁群聚类算法中,通过设计新的信息素更新机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聚类效果上比基本的蚁群聚类算法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蚁t群算法的FCM聚类算法,利用蚁群算法能够得到局部极值的能力,对初始化非常敏感的初始值聚类教和模糊中心点处理.并对基本蚁群算法模型稍加修改,将其应用于模糊聚粪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蚁群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基于蚂蚁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解决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分割图像的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图像分割要求等问题。方法将图像的灰度、梯度和邻域特征组合成蚂蚁,通过MATLAB实现蚁群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的外廓提取。结果与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基于蚂蚁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的外廓提取具有更高的仿真精度,得到的图形外廓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孟岩  刘希玉  李镇 《山东科学》2007,20(5):48-52
针对模糊C-均值本文提出将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应用于文本聚类中,聚类采用二级结构,蚁群算法(ACA)作为一级结构,模糊C-均值聚类FCM用于二级结构。将此算法对文本集合进行聚类实验,并用分离系数、分离熵来判断模糊划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FCM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彩色图像量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颜色量化算法:蚁群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模拟蚂蚁对物体的捡起和丢弃行为,得到一种捡起和丢弃像素的概率模型,对RGB彩色空间下的彩色图像进行了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蚁群聚类算法实现起来简单快捷,并且取得了很好的颜色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和蚁群算法融合的聚类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具有快速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而蚁群聚类算法具有良好的分布式并行性和正反馈能力。将两种算法进行融合,充分利用算法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能更有效地进行聚类分析。实验证明这种新组合算法在优化能力和时间性能上比常用的聚类算法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资源调度分配的调度结构及与之对应的调度策略和算法后,结合云计算资源分配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研究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和蚁群算法的虚拟机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基于Map/Reduce框架提出,着眼于如何为众多不同的用户任务分配虚拟机节点,充分考虑云计算环境中物理机的地域差异.在一个物理机区域内寻找分配虚拟机资源时引入蚁群算法,能更好地确保用户任务的按时完成,任务执行时间跨度方面满足服务等级协议(SLA).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蚁群算法对聚类数目已知的多字符进行聚类识别,在分析了基本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结合分布式计算、正反馈机制、贪婪式搜索算法等.对每只蚂蚁构造一个可行解,利用信息素矩阵,经过若干次的选代,找寻包含最优解的蚂蚁.通过与K-means和遗传算法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该蚁群算法识别效果好,执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 K-means 算法中因初始聚类中心选择不当而导致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 采用蝙蝠算法搜寻 K-means 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 并将模拟退火的思想和基于排挤的小生境技术引入到蝙蝠算法中, 以克服原始蝙蝠算法存在后期收敛速度慢、 搜索力不强等问题。 同时, 通过测试函数验证了其有效性。 最后利用改进后的蝙蝠算法优化 K-means 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 并将该改进的算法与传统的 K-means 算法的聚类结果进行了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算法的聚类性能比传统的 K-means 算法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中路径规划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交通约束的分析与转换,加强了对实际道路交通网络的描述,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有效性;在引入方向启发的同时,保留了足够的初始搜索空间,提高了算法的路径规划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规划效率与有效性上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蚁群智能算法的航迹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斌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398-401,407
航路规划是飞机地形回避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完成低空飞行任务的基础。针对飞机地形回避过程的航路规划技术进行研究,利用k均值算法对地形采样点进行聚类,建立地形障碍空间模型。运用狄克斯特拉算法进行初始航迹规划,然后利用蚁群智能算法对航迹进行优化,缩短整个航线的航程。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建立栅格地图模型,研究一种改进蚁群算法与Morphin 算法相结合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改进蚁群算法引入拐点参数评价路径优劣,并对路径进行拐角处理以及变更拐角处信息素更新机制,使规划的全局路径更加平滑;Morphin 算法则在机器人行走时,根据全局路径的局部环境实时规划局部路径,使机器人有效地躲避障碍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全局规划与局部规划的特点,能够使机器人沿着一条短而平滑的最优路径快速、安全地到达目标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蚁群算法的粗糙集知识约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新的粗糙集知识约简方法,即结合粗糙集理论的依赖度定义,先给出知识约简转化定理,然后运用一种改进型蚁群算法,采用局部和全局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知识表达系统进行约简.同时,在适值函数中引入罚函数,从而保证所求的约简在包含最少而非零个属性的基础上有较大的依赖度.通过Matlab计算实例可看出,本文算法对求解知识约简问题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一种求解TSP的混合型蚁群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存在的过早收敛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混合模式调整信息素的改进蚁群算法,当陷入局部最优解时便启用新的信息素调整规则,从而使算法跳出局部解.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蚁群算法对求解TSP难题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6.
蚁群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蚁群算法是受到蚂蚁在觅食过程中能发现蚁巢到食物的最短路径这种搜索机制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智能算法、蚁群算法在求解一系列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上取得成效,成为解决TSP,VRP,QAP,JSP等典型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算法.对蚁群算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算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基于算法的改进以及应用范畴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综述,并对这一新型现代启发式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蚁群算法求解迷宫最优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求解迷宫最优路径的算法。设定两组蚂蚁分别分布在迷宫中距离入口、出口路径长度为尼的前沿位置,根据移动规则,相向爬行。迷宫中各位置记忆蚂蚁信息素量和至迷宫入口、出口的路径长度。蚂蚁爬行至一新位置后,根据当前位置的信息而修改周边位置至入口或出口的路径长度,从而形成一条宽度为3的路径信息带。蚁群在迷宫中爬行使得迷宫中记忆了大量的路径信息,从而容易实现两段路径的拼接,提高了蚂蚁寻找到达目的地最优路径的效率。不同规模迷宫的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是一种求解迷宫最优路径问题的有效解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军用飞行器的作战效能,在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之前,必须利用地形和敌情等信息,规划出生存概率最大、作战效率最高的飞行器突防轨迹.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航迹规划方法,并经过坐标变换将算法的候选解集合、航路选择规则以及信息素更新规则进行了改进,获得了一种更有效的航路规划方法,且取得了较好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蚁群算法在解决旅行商等著名问题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应用,但解决大规模问题时,其收敛速度较慢且耗时较长;同样,郭涛算法在解决复杂优化问题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会产生大量无为的冗余迭代,求解效率低;文章汲取蚁群算法和郭涛算法的优点,提出混合蚁群算法,建立混合蚁群算法数学模型,得到时间效率和求解效率都比较好的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组播路由技术因路由单一而导致的不能满足多源组播网络中流量均衡的问题,基于蚁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组播流量均衡的方法--LDA(load distribution algorithm)。LDA主要包括选择候选路由和组播调度两个模块,通过与常用的特定源组播路由协议(PIM SSM)相结合,从整体上考虑均衡网络负载的同时,一方面减小了组播数据包传递的时延,另一方面减小了丢包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PIM SSM的基础上,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组播数据传输时因排队造成的过大的时延和丢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