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2.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明智的行为虽然本身并不是道德行为,但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誉,同样,不明智或没有什么直接、明显“好处”的行为,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对它的态度却多是贬意的。人们对愚行的不同理解及接受,可以折射出社会对他人多样性行为和各种差异行为的承认程度。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证数据,可以揭示出普通中国人对“愚行”的普遍态度。  相似文献   

5.
表现主体的大众化与平民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制于接触生活面的狭隘性,被以车代步的知识分子所熟知的民众仅仅框定到了以拉车为生的人力车夫这类单一的阶层范畴.在与社会生活的激烈交锋中,“愚弱”的人力车夫们逐渐从现实的苦痛中激发出顽强的反抗意识.现代小说中人力车夫形象谱系的流变过程,正是在以唤醒沉睡国民意识为使命的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略论柳柳州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因为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半路上,改贬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再谪迁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死于柳州,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六十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柳宗元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对柳宗元晚年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究竟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历代都有不同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谈点粗浅看法。一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中唐时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即对国事动乱极为关注,忧国忧民,曾积极参与过著名的“永贞革新”,以图挽救日益腐朽的唐王朝。不幸  相似文献   

8.
试论柳宗元周敦颐教育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周敦颐都是古代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有一些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教育宗旨上,都重视对人的教育,柳宗元是重在成“君子”,周敦颐则更多地侧重于普通人能为“善人”;在教育内容上,都以六经为主,杂以各家学说,但柳宗元主张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决科求仕”,周敦颐则是对人的素质教育,以诚信立志为主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柳宗元是“顺天致性”,周敦颐是“思”“内省”探疑;在师道观上,都强调尊师重道,柳宗元主张“交以为师”,周敦颐是“先觉觉后觉”。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教育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柳宗元诗歌的欣赏,通过对柳宗元个人背景的探析,充分表现了诗人伟大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柳文指要》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在晚年撰写的一部研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学术专著,出版后反响很大.该书对柳宗元的骚赋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了柳宗元的骚赋有与屈骚貌合神合等四个特点.章士钊对柳骚的推崇,实际上反映他对骈文的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