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北海市底播养殖的钝缀锦蛤的7种常见重金属(Hg、As、Zn、Cd、Pb、Cu、Cr)含量,通过计算其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发现,海水中的Cd极易在钝缀锦蛤体内富集.为了探究重金属Cd对钝缀锦蛤的生理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含Cd(0 mg·L-1、0.025 mg·L-1、0.05 mg·L-1、0.15 mg·L-1、0.3 mg·L-1)海水中,钝缀锦蛤在不同暴露时间(1 d、4 d、7 d、14 d、21 d、28 d)下其内脏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经Cd胁迫后,钝缀锦蛤内脏团的SOD、GPX、CAT酶活力及MDA的含量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上升到最高值,此后又逐步下降并趋于正常值;(2) Cd胁迫后,钝缀锦蛤的机体会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而且它能通过调节自身酶活力的变化来减少胁...  相似文献   

2.
弓獭蛤(Lutraria rhynchaena)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为探讨弓獭蛤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北部湾海域弓獭蛤7种组织(肌肉、外套膜、鳃、肝胰腺、虹吸管、雌性性腺和雄性性腺)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样本共获得939 197 518条质控后序列,各组织质控后的碱基数为15.39-29.26 G。测序结果经过Denovo组装和ORF查找共获得56 773个Unigenes。在5个公共数据库NR (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GO (Gene Ontology)、eggNOG(evolutionary genealogy of genes:Non-supervised Orthologous Groups)、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SWISS-Prot对比各注释分别得到24 557、13 094、17 524、10 352和13 857条有效注释信息。本研究获得了大量弓獭蛤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丰富了弓獭蛤的基因数据库,为更深入地了解弓獭蛤各组织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弓獭蛤功能基因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4种重金属安全限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壳贝类富集重金属会给消费者食用安全造成危害。本文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测定双壳贝类对4种重金属Hg、Pb、Cd和As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贝类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和排出都较缓慢,经过30 d生物富集未达到稳态平衡,Hg、Pb、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1 030、935和378,生物半衰期处在18~33 d范围内,As的生物富集和排出无明显规律性。参考欧盟和我国菲律宾蛤仔标准中关于Hg、Pb、Cd的安全限量,通过BCF计算得到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Hg、Pb、Cd的安全限量分别为0.0005mg/L,0.01 mg/L和0.026mg/L。  相似文献   

4.
以盐生植物互花米草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其抗氧化酶体系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对不同浓度Cd胁迫的响应变化,并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OD及CAT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与Cd处理浓度关系密切,0.1-2.0 mmol/L Cd浓度范围内SOD活性显著增加;POX活性在Cd浓度较低时相对稳定,高浓度下降低显著;而CAT酶活性在Cd浓度较高时被诱导升高.SOD同工酶谱受到Cd胁迫的显著影响,4.0 mmol/L处理下酶活性明显降低.CAT同工酶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与酶总活性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互花米草对重金属Cd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可以通过提高酶促过氧化体系活性来应答Cd导致的氧化胁迫;而Cd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4.0 mmol/L),互花米草即遭受较严重的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甜菜碱对重金属铅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实验用甜菜碱处理不同浓度重金属铅溶液胁迫下的玉米幼苗,观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对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外源甜菜碱对玉米幼苗重金属铅胁迫的影响。结果显示,甜菜碱处理后,玉米幼苗体内POD,SOD,CAT活性都明显提高,而MDA含量的增加量明显降低,表明甜菜碱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重金属铅对玉米幼苗的胁迫。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珠江口主要水道——马骝洲水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在6个站位对该水域的海水、沉积物和底栖贝类体中的6种重金属(Hg、Cd、Pb、Cu、Zn、As)的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小潮期海水中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相近,且在大潮期空间分布不规则.仅有部分站位Hg超过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海水综合污染指数大潮期(0.35)>小潮期(0.25);表层沉积物中Cd、Cu、As和Hg的平均含量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二类标准,各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呈波状分布.以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其次为Hg和Cu,均达到强污染水平,其中Cd和Hg达到强至极强生态危害等级.以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调查水域沉积物在总体上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RI=318.9);调查水域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仅有Cd和Pb超标为海洋贝类质量标准二类.  相似文献   

7.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株高的研究,以及外源干旱预处理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来探讨干旱预处理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使水稻幼苗株高降低,但PEG预处理却能够使水稻幼苗株高显著增加(P0.05)。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PEG预处理则可以减少MDA含量。同时Cd处理还降低了水稻幼苗叶片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经过PEG预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的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高于Cd处理组(P0.05)。PEG预处理可诱导水稻幼苗对随后的Cd胁迫产生交叉适应,以减轻Cd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研究Cd2 暴露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肠和体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膜脂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Cd2 对可口革囊星虫96 h的半致死浓度为35.84μg/g(鲜泥土).(2)可口革囊星虫肠SOD和CAT活性均高于体液,而MDA含量低于体液.(3)在0~80μg/g Cd2 胁迫下,可口革囊星虫肠和体液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对Cd2 胁迫的响应趋势各有不同.体液比肠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镉胁迫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Cd2+浓度对土培小麦进行处理,分别在拔节、抽穗、灌浆初期以及灌浆中期,分析不同浓度Cd2+胁迫下活性氧及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变化,Cd2+胁迫使O2·-、H2O2和MDA含量增加,且生育前期的增长量明显大于后期;各生育时期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也出现不均衡变化:抽穗—拔节期间,SOD活性升高,CAT保持稳定,酶促抗氧化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显著;灌浆期后,SOD、CAT活性均比对照有所下降,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途径中的APX、GR活性以及AsA、GS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广西主要贝类养殖区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状况及污染水平,依据2016-2018年广西主要贝类养殖区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及生物体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Hg、As)的调查分析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地积累指数(Igeo)法和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 BCF)对养殖区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As>Pb>Cd>Hg,污染程度为Cu>Hg>Zn=Pb>Cd>As;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Pb>As>Cd>Hg,污染程度为As>Cd>Pb>Hg>Cu=Zn;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贝体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为Zn>Cu>Cd>As>Pb>Hg,污染程度为Zn>Cu>Cd>Pb>Hg>As,生物富集能力为Zn>Cu>Cd&g...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对水东港及其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体进行采样,测定海水中重金属(A s、Hg、Pb、Cd和Cu)和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Cu、Pb、Cd、Hg、C r、Zn和N i)含量,其中海水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采用生物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海洋生物的无公害评价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进行评价,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状况通过生物体对某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来评价。结果表明:水东港及其近岸海域海水中A s、Hg、Pb、Cd和Cu的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总体质量为优质;水东港及其近岸海水中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但是各类生物体内的Pb和Cd的含量均超过国家无公害标准;各类海洋生物对于Cd比其它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2和2013年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的调查资料,着重对水体、沉积物以及养殖贝体内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嵊泗枸杞贻贝养殖区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总体较低,全部小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限值,水体环境良好,适合贝类养殖。(2)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150,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适合贝类养殖,但Hg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局部激增的特点需重点关注。(3)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残留量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食用安全良好,但Cd含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限值,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及评价广西防城港湾的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2013年8月从广西防城港湾采集33个站位海水样品和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铜、铅、锌、镉、汞、砷)含量,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该海域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PbZnHgCuCdAs,其中,Pb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排序为ZnPbCuAsCdHg,均符合国家一类沉积物标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AsPbCuZnHgCd,即污染程度均属于低污染;潜在危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HgAsCdPbCuZn,即潜在风险较低。【结论】夏季防城港湾海洋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北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土壤重金属(Cu、Zn、Cd、Pb、Cr)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利用和治理提供指导。于2020年6月选择广西北海丹兜海、营盘镇互花米草湿地及两者光滩作为研究地点,采集土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湿地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光滩,丹兜海湿地重金属含量高于营盘镇;地累积指数表明丹兜海互花米草湿地土壤的Pb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5种重金属污染级别均为轻微;大部分重金属与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粉粒和黏粒呈正相关,而与粗砂粒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湿地可以累积重金属从而阻滞其进一步向海扩散,进而降低对海洋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检索, 分析深圳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并采用WQI污染指数法、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分别对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 得到以下结果。1) 深圳近海海域中, 西部水体中重金属Hg, Cu, Pb和Cd的含量高于东部, 可能与西部开发力度大、接纳污染多和深圳湾水体交换不畅等因素有关。2) 基于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WQI>1, 表明深圳近海无清洁水体; 近海海水重金属生态风险多处于高风险和中风险水平, 排序为Cu>Hg>Cd>Pb。3) 深圳近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 Cu, Zn, Pb和Cr含量由珠江口西北部上游向东南部海域递减; Hg和As污染集中于深圳湾和东部海域,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频繁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且与海水中相应重金属的分布趋势一致。4) 深圳近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极高, 其中Cd生态风险最高, Cu和Hg次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典型喀斯特粮食产区稻田土壤和稻谷重金属(Cd、Pb)的污染现状及膳食摄入风险,本研究选取黔中腹地贵州省息烽县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该区53组稻田土壤样品的重金属(Cd、Pb)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利用危险商(HQ)法对研究区稻谷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息烽县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表现为Pb>Cd,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74 mg·kg-1和0.42 mg·kg-1,均低于国家农业土壤限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均小于1,说明多数样品点位处于无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息烽县稻田土壤中存在中度重金属综合污染现象;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息烽县90%以上土壤属于无污染级别,稻田土壤中无显著的重金属累积迹象。稻田土壤和稻谷中Cd、Pb变异系数均处于强变异,稻田土壤中Cd、P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膳食评价结果显示,稻谷中Cd、Pb的平均危险商值表现为Pb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生植物菖蒲和芦苇对复合重金属(V、Cr和Cd)的富集能力及对重金属的生理响应,以考察这两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浓度的提高,两种植物的耐性系数均有所下降,但菖蒲的生长状况优于芦苇.在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下,菖蒲和芦苇均表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Cr,而对V的富集能力相对较弱.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总量大于芦苇,在重金属质量浓度为15mg·L-1时,菖蒲对三种重金属的富集量分别是1065.02、1754.80和4372.40mg·kg-1,且菖蒲地下部分对V、Cr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是芦苇的2.1倍、1.5倍和1.8倍.综合考虑得出菖蒲比芦苇更适用于V、Cr和Cd复合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许泰  鄂崇毅 《广西科学》2022,29(3):584-594
高原高寒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状况,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以青海省木里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矿坑周边土壤和矿坑外围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草甸土壤样品共计54个,分析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矿坑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矿坑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背景值差异并不明显,仅Zn、Cd、Pb、Cr和Hg的平均含量高于背景值。矿区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总体表现为PPb>PHg=PCr>PCd>PZn>PCu>PNi>PAs,在清洁安全范围内。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在0.55-2.52,平均值为1.39,属于轻度污染,局部处于清洁、警戒线和中度状态。所有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均为负值,污染级别为0级。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Hg>Cd>As>Pb>Cu>Ni>Cr>Zn,综合潜在风险生态指数平均值为110.38,以轻微风险为主。矿区周边土壤中Cu与Cr、Pb、Cd、Zn,Cr与Zn、Cd、Pb、Ni,Zn与Cd之间相关性显著,在空间分布上相互依存,具有相对专一的来源。总体来看,除了局部有轻度污染的迹象,矿区周边土壤并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但是Hg和As对露天开采、矸石堆积等人类活动表现敏感,在后期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治理过程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安徽省境内的长江主要支流采集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悬浮物样品,测定其中重金属质量比。结果表明,这些河流的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富集现象明显,相对于流域土壤平均含量,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为Cd>Cu>Zn>Hg>Pb>Ni,其中Cd的富集系数超过30倍。这些悬浮颗粒在下游冲积平原成为成土母质的重要成分,使之具有较高的重金属背景含量。沿江地区土壤Cd的富集较其他元素更为显著,与Cd在悬浮物中的富集系数大于其他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