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非共沸混合工质HFC-32/HFC-134a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从毛细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出发,结合非共沸二元工质的特性,应用混合法则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节流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得在不同压差条件下的毛细管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在冰箱上应用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FC134a/HFC152a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相平衡计算表明,新制冷剂是一种共沸混合物,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FC134a/HFC152a与原制冷剂CFC12相比有着相似的热工性能,在合适的成分下,有一定的节能效果。文中还对新型共沸混合工质HFC134a/HFC152a应用于冰箱时可能存在的可燃性和充灌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混合工质HFC152a/HCFC22压焓图及饱和性质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有的HFC152a/HCFC22的泡、露点实验数据,拟合出适用于计算其热力学性质的Peng-Robinson方程的二元交相作用系数,并由此制作了混合工质HFC152a/HCFC22(质量分数为85%/15%)的压焓主饱和性质表,在以温度和压力的基准的饱和性质表中,列出了温度在-80℃-100℃,压力在100kPa-3MPa之间,该混合工质的饱和热力性质,图和表所示的热力性质包括温度,压力,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国际上《蒙特利尔议定书》即将禁用CFC与HCFC类物质的紧迫要求,寻求它们的替代物成了当务之急。HFC-125是迄今为止所有用以替代HCFC-22的混合工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组份,而其物性研究还十分欠缺,特别是它的表面张力研究尤为少见。因此本文发表了在233.15~333.15K温度范围内,通过精密测量获得的21组HFC-125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实验所用的样品纯度为99.98%。这些数据是利用毛细管表面张力实验装置,分别按两种方法─—绝对法和相对法测量计算得到的。不同方法的结果吻合得很好,相对偏差在0.2%以内,绝对偏差小于0.01mN/m,所测得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可信性。最后还通过对实验数据拟合,提出了该温度范围内HFC-125表面张力与温度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光纤/同轴混合(HFC)网在我国有线电视(CATV)系统建设中的渐渐走红,以宁夏银川市郊区CATV系统传输网的设计方案为例,从系统性能指标的分析和计算等方面,介绍了运用HFC网传输CATV信号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HFCΑ32/HFCΑ134a和纯制冷剂HCFCΑ22在水平管内的强制对流沸腾换热实验.HFCΑ32的质量分数为0.10、0.25和0.40,热流密度为6、12、18、24、36、48和60kW/m2,质量流量为10、15、22、30和46g/s,实验段进口压力保持为0.4MPa.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流量大于22g/s时,HFCΑ32/HFCΑ134a的换热系数与HCFCΑ22相当.实验对混合制冷剂的强制对流蒸发换热退化、核态沸腾抑制和环状流周向壁温分布等现象进行了分析.采用Jung关系式的预测值与本文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Orion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Cl--ISE/RbCl(m),H2O(1-x),DMF(x)/M+-ISE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m),根据溶液热力学原理,运用扩展的Debye-Huckel公式,计算求得了RbCl由H2O至(H2O-DMF)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吉布斯自由能ΔGt。运用Cox离子溶剂化配位模型,求得了RbCl在混合溶剂化数(n++n-),并对RbCl溶剂化数的某些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由于HFC(光缆同轴电缆混合)网采用了树形分支型结构,使来自用户端和电缆网的噪声汇聚,形成了回传(反向)通道中的噪声漏斗效应,需采用多址复用的调制方式。讨论了几种用于HFC回传通道中的多址接入技术,比较了它们在各种干扰下的性能及容量。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基于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络上行多址接入信道的数据通信,比较了几种适于HFC中MAC(媒体接入控制)层上行数据流的协议,包括分布式协议RALOHA,集中式协议UniLINK,以及一种新的协议PCUP(流水线循环上行流协议),最后得出了PCUP协议比较适合HFC网中的双向交互式业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模拟/数字混合式HFC系统中箝位噪声和高斯噪声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此噪声环境下传送接收M-QAM信号的误码性能。提出了计算误码率的公式,给出了仿真结果,证实了误率对有效光调制指数的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制冷剂HCFC22的替代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家用空调的新型混合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在制冷剂热物性计算软件REFPROP7.0的基础上,开发了制冷剂热物性的计算程序并计算得到了制冷剂HFC32/HFC125/HFC152a的压焓图.通过新混合制冷剂与R407C、R410A、HCFC22等空调制冷剂性能的计算比较,发现新工质不仅容积制冷量接近HCFC22,可以实现灌注式替代,而且制冷系数高于现有的这些空调工质,可以提高节能效率.同时,新工质的臭氧衰减指数为0和温室指数接近于0,可满足环保要求,尽管属于微弱可燃物质,但可以保证安全运行,是一种潜在的理想替代制冷剂.  相似文献   

12.
根据HFC双向网络的设计原则,对其前端系统、光链路、分配系统的功能及技术指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了施工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出制冷剂气体水合物在纳米流体中快速生成的设想,通过HFC134a气体水合物在纳米铜流体(由0.04%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水溶液和名义直径为25 nm的纳米铜粒子组成)中的生成实验验证了此设想.实验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中HFC134a气体水合物的生成过程相比,纳米铜流体中SDBS是造成HFC134a气体水合物诱导时间明显缩短的主要原因,而纳米铜粒子对诱导时间的影响不大;纳米铜流体中SDBS的乳化作用和纳米铜粒子大比表面积大大促进了HFC134a在水中的溶解;纳米铜粒子的加入明显加强了HFC134a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随着纳米铜粒子数的增加,HFC134a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利用振动盘式粘度计对混合工质的气相粘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采用相对测量的方法,测量了真空下的对数衰减率;通过氮气的粘度测量获得了工作方程的修正项,并通过测量HCFC22的粘度对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对HFC152a/HCFC22(质量分数15%/25%)的气相粘度进行了测量,测量温度293~370 K,压力0.1~1.9 MPa,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为3%,并关联了粘度、温度和密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5.
HFC结合了光纤和有线电视同轴接入的优势,是宽带通信中的一种重要的接入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介绍,并给出一配合Cable Modem 的高速宽带接入网方案。最后,还讨论了在HFC系统中如何利用软件对其传输模型进行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典型有线电视HFC网络建立仿真分析的数学模型,参照实际使用的系统产品故障率对HFC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可靠性具体指标,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可提高HFC网络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hybridfiberandcoaxial)网络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有线电视传输方式。为实现HFC网络核心单元——光节点工作状态的远程自动监控,提出了HFC网络光节点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分析了该系统的数据速率、调制方式、带宽选取、数据结构以及通信协议。上述原理成功地应用于深圳有线电视网络的光节点监控系统的软件界面和功能模块。同时提出了一种防止安装箱非法开启的解决方法。所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对于HFC网络光节点监控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流动型量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流动型高压液体及其混合物定压比热容的测量装置.该装置测量压力可达12MPa,温度范围为260~470K.利用所建的装置测量了纯水的定压比热容,测量结果与文献值比较其偏差在±0.6%以内.该装置的建成为进一步开展液体及其混合物定压比热容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文中给出了利用该装置测量HFC152a/HCFC22混合工质定压比热容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接入网作为通信网中与用户相连的最后一段网络,已经成为宽带网络技术的一大热点.简单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着重对HFC(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及应用于现代远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络传输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一种较好的宽带输入方式,是信息高速公路最后1km宽带接入网的良好解决方案,是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以某小区为设计实体,详尽阐述了该小区的HFC双向传输网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