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生殿》、《桃花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优人形象,这对前代的传奇、戏剧是一个突破,本文正是通过分析这些具有高尚的人格情操的“优人”形象。来透视作者这一创新意图。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爱情婚姻剧成就最高者首推洪异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二剧分别表达了情重于责、为情弃责的爱情理想和责重于情、为责弃情的爱情理想。为情弃责,是对明中叶以来倡情之风的进一步高扬,是对晚明以来情欲泛滥的世风的警示,是对明末清初情理合一创作思想的反拨。为责弃情是《桃花扇》所标举的爱情新特征。为责弃情,与明清之际经世思潮的广为倡导有关,又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长生殿》子弟书"取材于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与《长生殿》传奇以表现"真情"为主旨不同,"《长生殿》子弟书"表现了人生的失意,反映了社会地位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旗人群体在八旗制度逐渐衰亡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生悲凉的体认,这在"《长生殿》子弟书"的取材与其中所体现的繁华易逝的悲剧意识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桃花扇小札     
一 桃花扇非传奇名桃花扇,《词源》训为“传奇名,孔尚任撰”.《辞海》同.这根据自然是古典名著《桃花扇》.可惜,就词之“源”而言,桃花扇却确实不是什么“传奇名”,也与孔尚任无关.《金瓶梅词话》中就屡屡“出现”舞纸杨柳楼头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的句子了.明显的,这句中的“桃花扇”是物,专有名词.又如:  相似文献   

5.
《桃花扇》自它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的艺术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可是关于《桃花扇》的主题思想倾向,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有些同志认为孔尚任”不是亡明遗民,没有遗民的反清思想,也没有反清的需要”;有些同志认为《桃花扇》算不上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有些同志认为《桃花扇》的出现适应了清初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等等,如果将持上述观点的同志视作一派的话,则另有一派与之针锋相对。他们认为《桃花扇》唱出了深沉的民族血泪仇,写出了民族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5,(5):41-44
清代后期在思想文化领域,文人一方面深感清王朝江河日下的困境,借《桃花扇》抒发自己的伤世情怀,另一方面,对《桃花扇》的爱情故事,尤其是李香君的气节风骨感动不已。在清代后期,《桃花扇》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特别是《桃花扇》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在清朝末年民主革命高涨,革命者立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合众政府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时期曾有多位艺术家和剧作家以京剧改编和演出《桃花扇》。汪笑侬改编的剧作《桃花扇》曾在舞台上搬演过,但脚本未能流传下来。《申报》登载的该剧的广告是对该剧的剧情记载最详细的文献史料。贾璧云(1890-1941)曾以京剧编演《桃花扇》,剧名改作《侠妓桃花血》,分前、后两部(或称头、二本),多次演出于上海丹桂第一台。朱双云(1889-1943)编创的京剧《桃花扇》的剧本曾经出版过,但已佚失。1935年10月,该剧曾在武汉天声舞台由来自上海的毛家班和武汉本地的标准平剧团共同演出过。  相似文献   

8.
清初诸城遗民张石民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及剧中人物张瑶星都有交往,而石民弟子解琢章又曾被孔尚任“馆之岸堂”,并在《桃花扇》传奇初脱稿后“亲为按节终卷”。本文考证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并指出《桃花扇》所写的“兴亡之感,”实际就是当时遗民的“无限心事”。  相似文献   

9.
《桃花扇》的创作指导思想兰寿春几尚任在其《桃花扇小引》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传奇创作“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子道而辅王化,最近已切。”显然,作者认为《桃花扇》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儒家传统的文艺思想和政治...  相似文献   

10.
《樵史通俗演义》是清初一部颇具影响的时事小说。它不仅对当时的史书产生重要影响,还对昆曲的经典之作《桃花扇》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桃花扇》在改编《樵史通俗演义》中弘光朝事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增删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二是添加了小说中没有的侯方域因素,三是强化了小说中的人物冲突。  相似文献   

11.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初剧坛上的两朵奇葩,在清初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然而,两部剧本的作者,却在前后仅十年的时间内,相继遭难.洪昇和孔尚任之所以遭难,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两剧在内容、创作动机、演出效果诸方面都触碰了清初统治者的忌讳.  相似文献   

12.
《桃花扇》中的几个时间都是经过精心设定的,表明孔尚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关怀。清初官方断明亡于崇祯朝,是亡于闯贼、亡于权奸、亡于门户,承认明朝及崇祯的正统地位,并祭祀明陵、礼葬崇祯、褒奖殉难诸臣,不承认弘光朝,而《桃花扇》的观点与官方一致,所以剧中祭崇祯及殉难诸臣并不意味着反清。“入道”即避乱,是暂时的,最后的结局是老赞礼下山颂圣。因此,应认为《桃花扇》是一部忠清之作。  相似文献   

13.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桃花扇》的主旨所在,而离合、兴亡又都离不开恶的代表一一阮大铖。阮大铖的阴险毒辣、投机谋官、报复异己,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们感到:小人得罪不起!阮大铖在《桃花扇》中是个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他既是个无耻的文人,又是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艺术结构是戏曲叙事美学的重要范畴,戏曲作品的结构精当与否,是直接影响作品审美价值的关键。《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激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  相似文献   

15.
要探讨《长生殿》主题,只能依据剧本中的《自序》、《例言》与《传概》三则材料。《长生殿》只有唯一的主题,即情爱主题。洪升塑造杨妃形象时,情感倾向基本上回归到中晚唐,择取了同情、回味与美化的态度;在价值观上则运用了汤显祖的“至情观”,使杨妃的文化品格得以升华。对于李隆基形象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丈人是不断渐进的。洪升写李杨情爱时别具匠心:第一,写出了李杨不断深化与升华的情爱过程;第二,写出了李杨情爱的风流本色;第三,化用织女牛郎故事作合李杨的天上之情。  相似文献   

16.
《桃花扇》中,侯朝宗、杨龙友和阮大铖等人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孔尚任的反思对象。《桃花扇》通过对侯朝宗、杨龙友和阮大铖的塑造,不仅表态地呈现出无行人的三个层面,还形象地演示出人变异的动态进程。仗义轻利、轻知重行、人格完事的人是作心中理想的人形象。孔尚任思索人问题时有深刻也有迷茫。  相似文献   

17.
清初大戏曲家洪升的传奇《长生殿》,是一部思想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也是一部主题比较复杂的作品。它的主题究竟表现的是什么?是爱情,还是兴亡?是歌颂,还是批判?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评价。一直有分歧,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长生殿...  相似文献   

18.
纵观《桃花扇》全剧,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表现出轻“情”重“节”、抑“情”扬“节”的特点。可以说,《桃花扇》一剧是以“情”为主线,以“节”为旨归。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既有时代原因,也受当时社会思潮、作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哀婉的爱恋,永恒闪烁在浩瀚灿烂的历史星空。从《长恨歌》到《梧桐雨》,再到《长生殿》,唐明皇这一艺术形象逐渐由王权主宰者演变为人间至情的守护者。这种演变一方面受时代风尚和文学体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不同时代创作主体的创作意图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沙恭达罗》是印度最著名的古典戏剧,《长生殿》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奇剧目。通过对这两部剧作的比较研究,从主题思想、主角形象、戏剧结构、演出程式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异同现象,可以在民族心理和创作规律上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