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优选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深基坑支护体系因素基础上,确定了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模糊性指标,并应用多目标模糊优选满意决策理论建立了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模型,且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支护工程的方案优选中。  相似文献   

2.
苏炜  汪菁 《河南科学》2011,29(4):447-449
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支护方案受多因素的影响.以基于方案满意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基础,结合集值统计法建立了综合评价优选模型,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多目标综合量化评价,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决策科学化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建筑工程领域为基础,在决策管理学的视角下提出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的网络分析法(ANP)。首先,选取5个主准则、17个子准则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决策指标体系;其次,重点分析因素层间横向相互作用,构建ANP网络结构模型;然后,采用德菲尔法打分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引入直接优势度和间接优势度;最后,运行现代化决策工具——Super Decision软件获得支护方案的综合排序结果,实例验证该决策模型的实用性、简捷性和科学性。以期据此找到一种新的可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科学决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支护方案优选是深基坑工程设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方案优选可视为一个多属性决策分析问题,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法,常被用于优选决策。采用带有自调节功能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基坑方案优选模型,实例证明改进方法具有切合实际、易于接受与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主要可以从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技术这四个大的影响因素考虑。为了更加严谨的选出深基坑支护方案,需对这四个因素进行分层考虑,由此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计算出各指标因素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支护方案总综合评价值,从而确定最优支护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主要从安全可行、施工便捷、经济合理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为了选择出最优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案作出了评判,通过建立评估递阶层次模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采用最大特征根法求解判断矩阵各因素的权重值,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得到一个定量的综合评判结果,该结果为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首先依据深基坑安全等级和变形控制等级初步选择方案,按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施工便捷等基本准则进行一级模糊评判.然后根据支护体系设计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验算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根据支护体系施工费用、土方开挖费、施工监测及检测费、环保费用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最后根据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施工产生的次生灾害影响等基本原则,确定影响环境保护的因素.最后进行现场工程支护方案模糊评判优选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处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和无量纲化问题,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建立隶属度函数的困难,文章探讨了利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结合实例及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该模型对模糊优先关系矩阵修正幅度小,所得优度值可信度高, 评价结果离散程度较高,便于决策.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选择中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步骤,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在密集建筑区施工时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运用模糊数学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深基坑支护评价目标体系,综合考虑决策者对施工工艺、经济性、工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不同目标要求,选择了在工艺、安全、造价等方面都比较满意的支护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为类似工程的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佛山市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及斜撑轴力的变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为斜撑基坑支护体系在深厚淤泥区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斜撑斜率与斜撑间距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深厚淤泥区,斜撑对基坑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较为深远;在斜撑的作用下,桩顶水平位移增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斜撑在支护体系中承受压力作用,本工程中斜撑轴力最大值出现在本支护段最左侧,斜撑轴力最小值本支护段中间部位;在斜撑倾角增大的情况下,斜撑下方土体因为其距斜撑支撑点的距离更近,坑底隆起曲线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斜撑间距变化对坑底隆起的影响不大,但斜撑轴力受其影响较为明显,且两者间呈等斜率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盾构竖井内开挖深基坑时出土作业面小、基坑深度大等特点,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PCFT)内支撑结构.该PCFT内支撑结构由双肢矩形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构件和锚固件通过高强螺栓装配而成.以北京地铁17号线某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开展PCFT内支撑基坑支护设计及应用.对支撑轴力、围护桩变形、桩顶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了信息化监测,并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优化PCFT内支撑设计及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和监测结果表明:PCFT内支撑架设施工技术简便易行,在有效控制基坑稳定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13.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内支撑对稳定基坑及控制基坑变形有重要意义。以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基坑开挖力学模型,考虑内支撑截面、支撑作用点位置、支撑作用点形式和支撑刚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内支撑对围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钢支撑截面的选择应视情况而定,且支撑长度不宜大于25 m;支撑位置的设置对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有较大影响,在基坑设计中应当予以重视;改进的内支撑作用点形式对改善基坑受力、控制基坑变形有积极作用;通过增加内支撑刚度的方式以减小基坑变形不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锚碇基础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实例,采用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整个基坑的施工开挖过程,考虑土和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并结合现场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和受力特性,以及周围土体的变形特征和塑性区分布.从结果看出双圆环形超深基坑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拱效应特点,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设计是偏于保守的;同时因双圆环形超深基坑支护结构本身变形较小,所以内衬由于地下连续墙位移而产生的内力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等其他因素对其受力有很大影响,因而,内衬环向应力基本以受拉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土岩组合深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基坑设计与施工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以青岛地区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为背景,依托青岛地铁1号线明挖车站深基坑工程,根据不同支撑体系参数对基坑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对土岩组合地层明挖基坑桩撑体系进行设计优化,并结合现场实测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首道支撑位于0.5 m时,其对墙体位移和内力的控制效果最优;支撑水平间距在1.5 m时,对墙体的侧移控制效果最好,但6.0~9.0 m时更加利于施工,且更经济;首道支撑位置和水平间距对坑底隆起影响较小;支撑道数为3~4道时,对墙体变形控制效果最好,更加有利于施工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会遇到一些较深而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单一的支护结构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而是需要根据基坑不同的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的桩锚、对锚及内支撑等多种支护结构进行联合支护设计及施工.现对昆明某深基坑中采用的多种联合支护结构进行设计支护,并对基坑各剖面进行单元计算与整体协同计算,并且通过手算复核各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支护型式进行支护设计的合理性,能缩短工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论证环形支护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促进环形支护体系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结合石夏北深基坑工程实例,从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支护方案设计、支护结构计算、基坑施工及监测成果等5个方面对环形支护体系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环形支护体系较传统基坑支护方法具有整体刚度大、变形小、施工空间大、受力性能好等明显优势,但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应提高施工质量与技术,减小环梁的不均匀沉降等。  相似文献   

18.
用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优选深基坑支护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深基坑优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方案评判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优选模型。最后,应用实例说明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