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面向对象的框架是实现软件产品线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分析了当前面向对象框架开发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版本信息驱动的框架变化点识别技术,即采用概念格的数学方法从软件配置管理系统中挖掘框架实例化的模式,这些模式作为面向对象框架变化点的设计候选,从而更加精确和全面地辅助框架变化点设计.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需求获取与表示方法——基于领域本体知识的需求获取与表示方法。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用框架作为形式化需求的主要工具,即通过抽象需求资源的语义信息来建立表征其语义的本体模型,以增强面向对象方法的表达能力和弥补面向对象方法的知识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方法在摩托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表示是建立设计专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摩托车整车总体设计的要求,研究摩托车设计的知识和经验的分类,分析了产生式规则、框架和面向对象等知识表示方法的特点,结合面向对象方法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等特性.提出了以面向对象为主、产生式规则为辅的知识表达方法,并采用面向对象封装产生式规则的方法,在C 程序语言环境下实现摩托车设计知识的表示,同时给出托车车架计的知识表示实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的集成化机械零件DFM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基于知识的集成化零件DFM方法。基于面向对象技术,采用框架和规则混合方式,表达可制造性评价知识,建立了零件可制造性评价体系和评价知识库。采用分层递阶的零件可制造性评价策略,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基于制造知识,对零件可制造性分阶段地进行评价与反馈,提供零件设计修改的反馈信息,从而指导产品设计。基于集成产品模型,通过STEP文件,DRM系统直接获取CAD中的零件设计信息,自动进行评价与反馈,实现了CAD/DFM的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5.
乔宏  曹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10):1617-1617
目前对网格工作流模型的描述侧重于形式化的定义出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任务的属性的语法描述,为了便于知识获取和重用,提供一个网格工作流知识的形式化语义描述框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格工作流的描述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知识表达技术提供一个网格工作流的语义模型和查询机制,并将面向对象的继承思想引入到网格工作流表达的语义框架中,该框架是可扩充、可配置的,用户可以对新的类别定义新的语义框架,并可基于该继承结构的语义框架,进行有层次的工作流的查询.  相似文献   

6.
知识获取技术制约着知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有效地从文本中提取领域知识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本体和图分析的领域知识获取技术,分析了本体数据结构、本体概念的实例化以及基于图分析的语义场构造方法.建立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本知识获取系统框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针对中医医案的中医领域知识获取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建立了多智能集成知识系统的一种通用体系结构,使之融合多种形式的知识表达和处理方法.通过语义表和复合对象机制扩展现有的面向对象形式框架,以实现这一体系结构,其中类语义表、继承关系语义表和变量语义表增强面向对象形式框架关于类、继承关系和变量成员的说明性语义,并借助于伴随类的引入使复合对象的表示与面向对象方法的重用性原则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理解和分析面向对象的应用构件和框架技术上 ,对 CA I课件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引入组件设计和框架的设计思想使得 CA I课件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复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的新一代产品设计数据库--设计知识库是一个用来并行、方便地描述、获取、共享和再利用设计知识的、智能化的、基于知识的设计制品模型系统,这些存放在设计知识库的知识能够使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知识表示、获取、分享以及再利用成为可能,设计知识库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支持基于知识的设计/制造过程的信息建模框架。利用SHARED面向对象模型对设计制品信息进行了建模,并且研究了以何种格式、何种规范来存储设计制品的信息以满足设计制品知识库对制品建模的要求,最后,对设计知识库原型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工具痕迹包含大量信息、出现率高,在侦查破案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工具痕迹种类多、痕迹变化繁杂,其在侦查破案应用中需要大量的专家知识和实践经验,技术员掌握这些大量专家知识和经验十分困难,从而造成工具痕迹在现场分析利用率偏低的现状。提出工具痕迹专家系统的框架,建立了面向对象的知识模型和知识推理模型。所提出的基于面向对象的专家系统方便知识的扩展和维护,对工具痕迹专家知识和经验起到保存和积累作用,同时也对现场工具痕迹的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Resources are the base and cor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but current web education resources have no structure and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reuse them and make them can be self assembled and developed continually.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course and text, the relation among knowledge points, knowledge units from three levels of media material, we can build education resource components, and build TKCM (Teaching Knowledge Combination Model) based on resource components. Builders can build and assemble knowledge system structure and make knowledge units can be self assembled, thus we can develop and consummate them continually. Users can make knowledge units can be self assembled and renewed, and build education knowledge system to satisfy users' demand under the form of education knowledge system.  相似文献   

12.
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两者都是通过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应予以充分重视,不应有所偏废.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和优先发展和谐统一,同时让学生“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调整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规划导向型和他者导向型知识生产方式,不能使中国教育学获得真正发展和独立,因而应实现向科学问题导向型的知识生产方式转变。从研究者角度看,我们应从教育学自身的问题出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科学地研究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生效和实施,国际社会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各项措施切实保护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应在专利制度中增加有关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来源公开要求的主张.遗传资源来源公开要求与TRIPS规则的关系甚密,应结合社会、经济等因素的主张来理解TRIPS.尽管增加遗传资源来源公开的要求存在与TRIPS规则有所冲突的质疑,但若将专利制度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来考察,此主张仍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石宏月  蔡忠春 《科技信息》2013,(23):71-71,106
本文着眼于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的未来发展,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通用保障装备的发展和现状,然后提出了研究通用型航空发动机油封装置的重要意义,以滑油加温脱水、电气控制、机械设计、液压管路设计及软件设计等知识为基础,提出了通用型航空发动机油封车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初步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6.
面对知识时代,必须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知识”的使用价值,既不能低估和忽视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也不可为赶“知识经济”的时髦而无限夸大知识的作用甚至将知识神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理论家的重要任务不是去构建一个脱离客观事实的知识价值论体系,而是努力研究怎样发挥知识劳动的主体-人力资本的作用问题,研究如何通过知识劳动把现有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P.NET技术的马铃薯专家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利用ASP.NET技术进行网络化观铃薯专家系统的创建,对马铃薯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知识进行了处理,以启发式推理的形式使其更接近于人类的思维方式,采用B/S/S 3层ASP.NET的网页交互功能,有效地表达了领域知识。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高等学校要加快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更新教育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发展知识经济培养人才,做出知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史宝萍 《太原科技》2003,(4):91-91,93
结合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创造能力,并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化工行业新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