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迄今为止,加速器荷电粒子束水声效应的主要实验结果均可用热声理论来解释。热声理论认为,荷电粒子射入液体时的游离能损使得局部液体瞬时加热,从而导致声发射。Bowen  相似文献   

2.
1975年实验证实了粒子束与水相互作用能产生声发射的现象.它可能对基本粒子的探测  相似文献   

3.
姜印琳 《科学通报》1980,25(8):347-347
一、引言加速器实验已经证实,带电粒子束穿过固体和液体介质时,能产生可探测的声讯号。在液体介质中,对发声机制和声波性质,以及可探测的能量下限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最近几年,宇宙线工作者对该项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DUMAND计划正探索在5千米深海海底建造质量为10~9—10~(11)吨的探测器。利用声学效应或者-效应探测超高能μ介子和中微子产生的级联簇射,进行超高能相互作用和中微子天文学的实验研究。毫无疑问,如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陈建文 《科学通报》1985,30(15):1200-1200
二十多年来,人们对电子束干涉现象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随之也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但迄今在热发射式电子枪中,所获得的干涉条纹最好的结果为300条。尽管1979年,Tonomura等人在专用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中获得了3000根条纹,然而由于该装置技术条件要求很高,价格昂贵,致使许多先进的实验室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晓宇 《科学通报》1983,28(1):15-15
关于高能荷电粒子水声效应的研究,现阶段主要是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发声机制。目前讨论的发声机制主要有:热声、微气泡形成或分子离解。加速器质子束的水声实验,未观察到微气泡形成或分子离解所预期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声压的贡献来自热声,即荷电粒子  相似文献   

6.
强流脉冲电子束的自箍缩现象和细丝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江兴流 《科学通报》1985,30(4):259-259
脉冲电子束发生装置的应用涉及材料科学;惯性约束核聚变;脉冲X射线、微波和中子的产生;离子的集团加速等领域,为此,需要了解脉冲电子束通过中性气体时的传输特性,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在低压气体中飞行时,电荷中性化起着主导作用。在气压大约为10Pa的多种气体中,强流脉冲电子束有较高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燕妮  陈克安  郝夏影  程营 《科学通报》2020,65(15):1395-1410
水声材料的应用是潜艇等水下航行器实现声隐身及提升声探测性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声学超材料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水声超材料也被提出.相比空气声,水中声波波长更长,传播损耗却小得多,故水声比同频率空气声更难以控制;此外,水介质的密度和声阻抗比空气介质大得多,常规金属不能再被视为刚性而变成弹性体,且水对结构的流体负载不能忽略,故水声超材料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更为复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声超材料的发展历程,主要针对吸收型、去耦型、聚焦型三类与潜艇声隐身和声探测密切相关的水声超材料,对其分类、基本特性、物理机理、研究动态等进行了详尽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相比传统材料,水声超材料展现出众多超常声学特性,但仍存在低频宽带声波调控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兼顾大静压等环境要素、加工制造工艺不足等问题.未来研究中应着力克服上述不足,朝着低频宽带、全向、大平面尺度、亚波长厚度、轻量化、大耐压及多功能复合、环境适应性等方向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军方检查人员上船后被眼前惨烈的景象惊呆了:一些船员体内喷出灼热的火苗,人体跟着燃烧起来;也有的船员仿佛进入极低温世界,全身僵硬;更有甲板或船舱墙上到处是探出的鲜活人体的上半身,脸色惊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9.
王之江 《科学通报》1981,26(22):1359-1359
应用电子束的各种技术中,常要求电子束具有高亮度,而其亮度不高往往成为应用的障碍,这种情况与光学有相似之处。光学中光源的亮度已因激光的出现而大幅度提高。 与光子不同,电子是费米子,在单一相格内只可能有自旋不同的二个电子而不能无限增  相似文献   

10.
11.
<正>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会选择穿浅颜色的衣服,因为浅颜色的衣服不太吸热,凉快。但实际上,如果在室内,相同质地相同款式的衣服,还是深色的衣服穿起来显得更凉快一些。原因就是深色的衣服,虽然吸热快,散热也快。"物体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两者的关系,我设计了这款"新型数显示式颜色体热能效应实验装置",它能很直观地用数字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散)热情况。那么这款装置具体如何操作呢?首先制作一个16cm×32cm×45cm的木箱子,并在顶端左右装  相似文献   

12.
向大威同志是科学院上海地区最年轻的研究员,新当选的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二十多年来,他在水声科学上刻苦钻研,密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和研究室的同志们一道对水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强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在GTEM室内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在实验基础上,对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强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在GTEM室内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在实验基础上,对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文清 《科学通报》1995,40(3):257-257
QNeil和Altshul等研究了大振幅电子朗缪尔波随时间阻尼的非线性理论.Franklin等实验得到了电子朗缪尔波振幅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但由线性朗道阻尼(或增长)发展到非线性效应几个阶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的很少.本文对离子声波非线性效应的研究证明理论与实验的结果比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当海洋工程结构物或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遭遇异常大振幅内波时可造成损害甚至失事,海洋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是一种特殊海洋现象,也是异常大振幅内孤立波的重要成因.为了在实验室模拟具有海洋跃层环境中的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并控制Mach效应的产生,首先将两只直立无底圆柱筒放置在淡/盐水分布的两层流体环境中,淡/盐水混合区模拟海洋密度跃层,保持筒底与筒外水体的交换,以方便形成筒内外混合区的高度差;再将两柱筒平稳迅速移出,利用柱筒内外淡/盐水混合区高度差的重力塌陷扰动形成两列内孤立波,其在交汇区发生斜相互作用,并借助高清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几何射线方法完成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两列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性质取决于分层环境、两柱筒之间距离以及两列内孤立波的波幅和相位,上述方法可有效控制分层流实验水槽中Mach效应的产生.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列内孤立波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将导致波幅显著增强,传播速度明显增大,且传播方向受两者振幅大小的控制,振幅相差越大所产生Mach效应的临界夹角越大.此外,通过内孤立波斜相互作用的Mach效应实验结果与Kd V,BO和MCC三种理论模型的比较,实验验证了Mach效应对非线性理论模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自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第一次实现人工核反应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探索把带电粒子加速到高能的方法.为了用高能粒子去揭开物质内部结构的奥秘,六十多年来,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加速带  相似文献   

18.
王之江 《科学通报》1983,28(4):211-211
自由电子通过慢波结构时,原则上可以产生光频辐射,例如Smith-Purcen效应,但是,这并没有实用价值,这是由于它要求电子束紧贴光栅表面通过时方有高耦合率,从而效率很低或要求电子束通过高折射率介质(Cerenkov效应)从而使介质损伤。为克服上述困难,可以考虑电子束通过等离子体,这就要求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折射率大于1,有外加磁场的磁化等离子体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19.
崔元日 《科学通报》1979,24(24):1108-1108
一、引言 In_2O_3-SnO_2透明导电薄膜,具有高透明导电性能,因此被用作电光显示、电光快门的透明电极以及增透膜和红外反射膜等。人们用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制备材料,提出各种制备方法,得可见光透光率大于90%,电阻率10~(-4)(?)·cm数量级的透明电极。目前,欲得透光率高  相似文献   

20.
电子束辐照接枝法阻燃EPDM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束辐照用于聚合物接枝以改善其阻燃性能,通过对EPDM接枝研究表明,接枝、皂化后能够使聚合物的成炭量增大,热释放速率降低,聚合物的点燃时间延长,对于延缓聚合物的卢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