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英汉两种语言之比喻性词语的喻体与喻义间的对应关系着手,以《圣经》为例,从人物、动植物名称等角度来探讨其内在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比喻性词语可以通过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典故、格言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喻体与喻义的关系为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及非对应关系;翻译方法则有直译、套用或借用、意译。  相似文献   

2.
俗语和谚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熟语的一种,它们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英汉俗语和谚语的研究入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体会俗语和谚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俗语和谚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熟语的一种,它们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英汉俗语和谚语的研究入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体会俗语和谚语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比喻辞格入手,探究喻体选择过程中深蕴的文化内涵。认为比喻不仅是文学语体中运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而且也最能反映作者观察和描写生活的角度、方式和风格,最能显示作者驾驶语言的能力和独创精神。在构造比喻,进行喻体选择的活动中,反映的是文化的物质,制度和心理这样三个层次,折射出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伦理道德观念,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取向、风俗不惯及其文化传统。从较新的角度论证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属性。  相似文献   

6.
翻译难,谚语翻译更难。同其它一切翻译一样,谚语的翻译是由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构成的。本文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H.P.Grice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理论为基础,以笔者手头的几本英汉对照谚语集中出现的大量误译为实例,运用语用学理论,阐述了翻译英语谚语既要考虑其生动形象、喻义深刻、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也要重视其承载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指出了对谚语的理解应该包括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同时也要考虑谚语的义域范围,包括谚语的基本意义、附加意义、褒义和贬义等;对谚语的表达应重视译出谚语用语的雅俗、谚语的民族色彩以及谚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49-51,54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流传在两国的谚语也都浩如烟海。由于谚语都有较强的民族性,因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两国谚语的差异。论文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学等角度对两国的谚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闽南俗语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京华烟云》中闽南俗语的诸多现象、思想内容、主要来源与成因及其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说明林语堂的创作缘起于闽南情结,指出林语堂借闽南俗语进行别具特色的文化传播,对《京华烟云》研究和闽南俗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俗语和谚语来自民间 ,其中 ,也有反映旧时期择偶标准的 ,这些择偶标准的俗语和谚语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俄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谚语意义的隐喻性和不确定性,谚语的翻译成为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俄罗斯汉学家在1958年对《红楼梦》进行了翻译,其中对汉语谚语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处理,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但同时在翻译过程中也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角度浅析英语成语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熟很容易引起歧义,主要的歧义现象是成语和普通词语间的歧义与成语喻义和字义间的歧义。歧义的消除有赖于语境、背景知识和我们的百科知识。  相似文献   

12.
苏冰 《泰山学院学报》2005,27(2):97-100
英语习语在其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中,为其民族语言特色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烙印。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是翻译的重要基础。比较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人文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都广泛使用着隐喻这一修辞方法。源自中西两种化的隐喻大致有以下两种关系: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隐喻的含义与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神话传说三个方面探讨英汉隐喻的化异同,寻求隐喻导致的跨化交际障碍之源,有利于英汉化的传播和交流以及促进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语惯用句和谚语都是日本人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形式简洁、表示特定意思的词组或短句,两者既有互相重叠的部分,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惯用句一般结构紧凑,多使用比喻和引申等修辞手段。谚语是流传至今的教训或者生活经验的凝缩,结构较惯用句复杂,常表示教训警示、讽刺等语义。  相似文献   

15.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其不仅承担字义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它作为汉字印刷体特异的形式,有着很强的视觉美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联想有很强的激发作用:通过"式"的使用和借鉴、"形"的提取与衍生、"势"的把握与承传、"意"的沿用与延伸和"境"的相适和暗喻等方法,使书法在视觉传达中获得文化联想和附加值,对提高设计品牌的品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从事翻译的人来说,探讨语言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分析和比转词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本文拟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比喻性词语、习语及与宗教有关的词语的文化差异着手,探索其内在的文化涵义与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苏学雷 《科技信息》2008,(6):262-262
英汉习语中的隐喻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翻译英语习语中的隐喻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并在保证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促进不同文化之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所收集的例证,站在文化的角度,以英汉习语中动物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为出发点,分别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相同或相似;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空缺;概念意义不同,联想意义相同。研究发现,动物习语既体现了文化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意义对等,也体现了由于两种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审美角度、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产活动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动物意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套译法是词典成语翻译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汉语中真正能用英语成语来套译的成语不多。通过分析《汉英综合大辞典》中的成语套译例子,成语套译的制约因素和相应对策,认为成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语义相关性、语义范围、情感意义和民族文化色彩等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但由于习语表达方式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英语学习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Boers和Lindstromberg提出习语的教学和研究不仅应重视概念隐喻的作用,而且应当重视习语的某些音韵特征的作用,例如头韵。在没有要求学习者注意头韵的条件下,头韵本身能够辅助学习者记忆习语。在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习语头韵特点,能够显著地促进习语形式的短时记忆,将头韵和概念隐喻有机结合起来会加强学生对习语形式和意义的短时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