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复杂多样,为了探讨北秦岭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成因,本文以北秦岭中段翠华山、大峪及库峪地区晚中生代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其中的黑云母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所采样品中的黑云母主体属于镁质黑云母,其成因类型为原生黑云母。矿物化学数据计算结果显示,翠华山、大峪及库峪二长花岗岩样品中黑云母的结晶压力均值分别为205MPa、202MPa、211MPa,结晶深度均值分别为7.8 km、7.6 km、8.0 km,结晶温度均值分别为711℃、653℃、657℃,氧逸度均值分别为-16.45、-18.40、-18.27。基于上述结果分析,揭示研究区二长花岗岩源区中仅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翠华山、大峪及库峪二长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亲缘性,均属于造山带钙碱性花岗岩系。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龙门山造山带印支末 -燕山期花岗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在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的基础上 ,将龙门山造山带与传统的 A型与 B型俯冲带的岩浆作用进行了对比 ,指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岩浆作用的不同特点是其区别于传统 A型、B型及其他的一些内陆挤压俯冲带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位于中蒙边界西段宝音图隆起,是近年勘查发现的一处大型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常见于晚二叠世花岗质岩体中,多呈浸染状、网脉状分布,具斑岩型矿床特征。通过对成矿期查干德尔斯岩体——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其成岩背景。结果表明:查干德尔斯岩体具有高硅、高碱、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特征。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查干德尔斯岩体的原岩受到早期陆缘弧俯冲作用,进而部分熔融,岩浆上侵到浅部地壳后与下元古界宝音图群发生混染,并且伴随成矿物质的富集沉淀。Nb-Y和Rb-(Y+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德尔斯岩体形成演化的构造背景为晚古生代末期的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地块属于中亚造山带中段的多板块结合部位,是研究古亚洲洋闭合过程及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演化的理想窗口。阿拉善地块北缘的乌力吉花岗岩处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中,与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和查干础鲁蛇绿岩带构成完整的沟弧盆体系。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乌力吉岩体的岩石类型、年代学、源岩特征以及构造背景进行了研究,同时为古亚洲洋的拼合碰撞时限提供年代学约束。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岩石类型主要为碱性-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和闪长岩;单颗粒锆石中获得两组相对独立的岩石年龄:(236.1±1.1) Ma和(248.6±0.8) Ma,表明岩体成岩时期主要为印支期早期且具有多期侵入的特征。乌力吉花岗岩源岩主要为I型花岗岩,源于地壳火山弧区和同碰撞区,表明由于洋壳俯冲作用,研究区在早三叠世内发育了岛弧花岗岩侵入体。随着俯冲作用深入,以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为代表的古亚洲洋在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内完成闭合碰撞,并在研究区形成同碰撞花岗岩,碰撞时间应早于(236.1±1.1) Ma。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扎鲁特旗林西组页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对应地质时期的沉积环境特点。在对该区及周缘的区域地质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页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微量元素的研究,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特征所揭示的相应地质信息展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认为林西组暗色富有机质泥页岩为陆壳贴合背景下的残余海盆沉积,展布应具有稳定性;该区具有成为泥页岩油气有利勘探区的潜力,但较高的有机母质成熟度可能为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疆尼勒克县胡吉尔台堵兰萨依岩体主要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形成的相对地质年龄为早石炭世,根据堵兰萨依岩体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351.94±2.78Ma。与洋脊花岗岩对比,明显富集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二者的峰值。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较富集,重稀土略微亏损的特征,且配分曲线具有轻微的负铕异常。运用稀土判据探讨岩体的形成机制为结晶分异但结晶分异的程度不高,其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显示出其形成于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兴蒙造山带和华北板块是内蒙古地区两个具有不同演化历史和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单元。本文通过对两个地构造单元从太古宙至中生代晚期连续形成的18组花岗岩样品的同位素的分析情况,初步探索了两个构造单元的地质演化历史,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复杂的地质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地处二连—贺根山板块对接带的西北侧.通过对三类侵入岩体样品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正长花岗岩体(包括中细粒正长花岗岩、条纹正长花岗岩、钠长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体(中粗粒钠闪正长花岗岩、钠闪条纹正长花岗岩)都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碎裂岩化花岗斑岩岩体兼具A型和S型花岗岩的特征.三类侵入岩体岩浆成因与陆壳变杂砂岩部分熔融有关,均产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桃花岛花岗岩位于镇海——温州深大断裂的北东端边缘。该岩石具有发育的文象结构和晶洞构造,特征性的矿物组合为石英+微纹长石+霓石、钠铁闪石+锆石、萤石等。化学成分上富硅、富碱、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贫钙、镁、铝和过渡族元素。在K2O-Na2O、Ga/Al-Zr、Nb、Ce、Y等多种判别图解上,均投影在A型花岗岩区。Sr、Nd同位素表明岩石为壳幔混源岩浆作用的产物,其中下地壳组份所占比例可能较大。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通过与国内外碱性花岗岩的广泛对比,表明桃花岛碱性花岗岩属后造山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华北板块北缘出露的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化学上富SiO2和K2O, 贫FeO、CaO、MgO和TiO2,A/CNK平均大于1.1,具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Nb、Sr、P、Ti相对亏损,而Rb、K、Ta、Nd相对富集;轻重稀土较强分馏,其(La/Yb)N=6.61~64.31,负铕异常明显,具有碰撞成因S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并与北侧白乃庙(白乃庙群)和阜新旧庙(魏家沟岩群)中元古代古岛弧链及开原蛇绿混杂岩带平行,这表明该区中元古代晚期存在一个强烈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这一碰撞造山事件为华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哈日根台苏木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深水外陆棚灰黑色泥页岩沉积中发育大量的碳酸盐岩结核。这些结核呈透镜状、结核状及丘状,在产状上与现代海底发育的及古代的冷泉碳酸盐岩极为相似。通过对碳酸盐岩结核的微观组构、物质成分和碳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碳酸盐岩结核中发育较多的气孔构造、生物化石及草莓状黄铁矿;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结核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的负偏,表明其中有有机来源的碳。这些特征与现代海底由于天然气渗漏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特征一致,因而推测研究区发育的碳酸盐岩结核为古代海底天然气渗漏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这表明在林西组沉积时期,海底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可能与海底早期沉积的灰黑色泥页岩中甲烷的释放有关。烃源岩潜力分析也表明,研究区大量发育的灰黑色泥页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林西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由于地层时代较老,成岩作用及构造运动的影响,现今的勘探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南部内蒙古林西地区发育有晚古生代地层,其中上二叠统林西组发育巨厚层暗色泥岩,具有潜在的生油、储油环境。通过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泥岩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进行特征研究。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平均0.61%,表明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于较好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但由于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且处于高成熟-过成熟的高变质演化阶段,生烃应主要以生气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大苏吉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东西向白云鄂博-赤峰花岗岩带上,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富硅,铝碱质量分数偏高,相对富钠贫钾,贫钙、镁,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属过铝质钙碱系列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1.28~6.58,呈w(Eu)正异常.w(Sr)高,w(Y)、w(Yb)低,w(Sr)/w(Y)高,大离子亲石元素K、Th、Rb、Ba、Sr等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Y、Yb等相对亏损,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表明,大苏吉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是由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确定为探讨板块俯冲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深化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乌拉山地区大桦背花岗岩体和西沙德盖辉长闪长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乌拉山地区,构造位置为阴山隆起中段,是研究古生代古亚洲洋板块与华北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取了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和中细粒辉长闪长岩年龄,分别为(332. 8±1. 2)、(333. 8±1. 3)、(332. 6±1. 1)、(333. 2±1. 9) Ma,结果表明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均属于早石炭世岩浆活动产物。大桦背花岗岩富硅、准铝-弱过铝质、高碱、相对富钾,属高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具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岩体边部广泛发育辉长闪长岩包裹体,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各类数据表明这两个岩体在成因上具有密切联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图解分析,认为大桦背花岗岩体和辉长闪长岩体形成于古蒙古洋板块向华北古板块俯冲过程的弧后挤压向伸展环境过渡的活动大陆边缘地球动力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龙王咀子位于青龙—锦西复杂构造带与西平坡—锦西壳断裂交叠部位,地处辽西重要的青龙—锦西铀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通过对龙王咀子地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的U-Pb测年研究,岩石的成岩年龄为为燕山早期.样品具有过铝质特征为富硅过铝、钙碱性岩系列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岩石的稀土总量高,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  相似文献   

16.
The Qinling Mountains in central China are a joint orogenic zone between the Sino-Korean (or North China) and the Yangtze (or South China) craton blocks, the two major tectonic units of eastern Asia. On the end time of the main orogenic stage in this orogenic belt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The40Ar/39Ar Rb-Sr and zircon U-Pb ages of a recently discovered rapakivi granite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re reported and the end time of the main orogenic stage for subduction-collision in this belt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分布在博格达山东段北缘的花岗岩类,侵入于早石炭世玄武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具较高的Si(w(SiO_2)=69.50%~71.40%),低Mg(w(MgO)=0.82%~1.10%)和Al(w(Al_2O_3)=13.89%~14.30%),w(K_2O)/w(Na_2O)=0.73~0.83,w(Al_2O_3)/(w(K_2O)+w(Na_2O)+w(CaO))=0.98~1.10,显示花岗岩为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K,Rb,Ba,Th,U及LREE(w(La)/w(Yb))_N=5.69~7.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Sr,具弱Eu负异常(δEu=0.81)和较低的占δ~(18)O(6.08‰),以及低w(Sr)(158×10~(-6)~169×10~(-6)),w(Yb)(2.09×10~(-6)~2.85×10~(-6)),w(Y)(17.00×10~(-6)~23.60×10~(-6))和MREE略亏损(Ho_NYb_N)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研究区花岗岩源于先前形成的底侵玄武质岩石(新生地壳)受热发生重熔作用,源区存在有限的角闪石+斜长石+辉石残留,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动力学机制应与石炭纪克拉麦里蛇绿岩带或康古尔塔格碰撞带所代表的古大洋消减引起的陆内拉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A new rock type of granite, approximate 45 km^2 in area and located about I0 km south of Xilinhot, Inner Mongolia, was found in the Sunitezuoqi (or called Suzuoqi)-Xilinhot tectonic belt and identified as an A-type miarolitic intrusion. The pluton has miarolitic structure and is composed chiefly of perthite, quartz, euhedral albite and potassium feldspar. Various types of textures occur in the pluton, such as perthitie, graphic and myrmekite textures. Only quartz is found in miarolitic cavity. This A-type granite with seagull-shaped REE patterns and obvious negative Eu anomaly (δEu=0.24--0.28) is high in SiO2 (76%--77%), K and Na (Na2O K2O=7.75%--8.15%) and low in Ca(CaO=0.20%--0.22%), Fe and Mg. Both petrographical observ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dicate that it is an A-type granite. Zircon SHRIMP U-Pb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is A-type granite was emplaced at 276 2 Ma and coeval with the same type of granites in the adjacent areas. Therefore, it suggests that this pluton was likely formed in a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setting and probably related to break-off of subducted slabs i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CAOB),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Sunitezuoqi-Xilinhot belt was tectonically evolved into post-orogenic stage since early Permian.  相似文献   

19.
古亚洲构造域内发育有大量的古生代酸性侵入岩。对阿尔泰造山带可可托海近3号脉的酸性侵入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以确定其岩浆作用时代及其岩浆活动的构造意义。研究区内的花岗岩包含的锆石大部分为自形-半自形晶,显示为典型的岩浆成因;测年结果发现,该岩体形成于404.4±3.2 Ma,为早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通过对额济纳辉森乌拉西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中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分析,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07.69±3.09 Ma和407.65±3.99 Ma,这暗示了拐子湖-呼和音乌苏弧形挤压带在早泥盆世活动的冷却年龄。以上事件与早泥盆世古亚洲洋的俯冲、碰撞的构造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