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对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对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该离散化方法是按被实现函数变化率的大小划分时间单元,在被实现函数变化率较大的区域,分点较密;在率化率较小的区域,分点较稀.笔者还分别用等间距的时间离散化及切比雪夫时间离散化方法,对同一机构使用同一种优化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三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没有增加计算工作量,而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轮式工业车辆的机械式转向操纵系统中,联系转向器与梯形机构的纵拉杆机构,在构造上属于含有两个球铰和两个圆柱铰的RSSR机构。本文以简单的杆系机构平面运动旋转矩阵来处理这类复杂的空间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以满足对该机构的运动要求为主,并兼顾传力要求的简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设计拖拉机转向机构时,通常采用转向梯形机构或双拉杆空间机构来实现其转向特性要求。由于后者可以使两导向轮的偏转角更接近于无侧滑要求,且所得导向轮的偏转角较大,双拉杆转向机构是布置在拖拉机前部两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叉车转向梯形的设计方面,已进行了许多工作,包括对这类机构的特性分析和设计方法.现在已可不必再用过去的“试凑法”来设计,而且能较快地得出可用结果,但它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为此也有人着手了这方面的优化工作,本文是初步尝试的结果.探讨工作的着眼点不在于寻求较好的优化方法,而是放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建立上,因为这对我们更加重要.探讨中也对比较多(远远多于正常需要)的输出数据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研究这类机构的特性.因此采用方法虽有计算时间较长引的缺陷,但能达到予期目的,而又不致漏去近似于最优的解,同时也浅显易懂,有利于进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6.
转向机构无论对哪一种无轨轮式底盘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对整机的性能和轮胎的寿命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叉车上这样重要的部件(或称总成),几乎还是一个未经探索的领域.叉车和汽车一样都使用由杆件铰接而成的梯形机构.但由于叉车要在窄狭的场地上工作,要求它具有很小的转弯半径,因此它采用的不是简单的等腰梯形,而是复杂的双  相似文献   

7.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机构断开点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D-H坐标系建立双横臂独立悬架四杆机构各杆的杆坐标系,求出各个杆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位移分析,确定车轮跳动时前束变化量的关系式,同时考虑汽车在转向时,内外车轮转角应尽可能地符合Ackerman转向几何条件。综合这两个关系求得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此法简单明了,易于编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双前桥转向系统摇臂机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汽车前轮磨损严重的问题,以某重型双前桥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建立双前桥转向系统运动学模型,对其双转向系统进行运动学及转向性能仿真分析,然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双前桥汽车转向系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结果与不经灵敏度分析优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效果好,并且节约仿真优化的时间,降低生产厂家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重型汽车转向双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转向双摇臂机构的运动协调性直接影响双前桥重型汽车的行驶性能,因此对其转向双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重型汽车转向双摇臂机构的转向原理,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了双摇臂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中的优化计算函数来编制程序,对双摇臂机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使转向双摇臂机构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单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清选质量低的原因,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的清选性能数学模型,优化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并进行了验证试验。装机检测结果表明,清选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以汽车转向运动学为基础,对某矿用汽车转向四连杆机构进行了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首先分析了转向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对汽车转向横拉杆作用力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机构底角和转向臂长度两个变量对汽车转向轮转角误差及转向时间的影响。最后,以转向过程中外侧车轮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应用ADAMS软件完成了转向四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姚剑锋  程宁 《广东科技》2012,21(15):165-166
选取一款汽车液压转向机构为例子,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其进行设计优化。以实现汽车实际的转向角及理论转角误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将转向梯形底角及梯形臂的长度作为设计变量,对转向机构实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轿车行驶中转向轮定位参数呈非线性变化,若其变幅过大将影响操纵稳定和轮胎磨损。以定型轿车为目标研究定位参数变化规律,可实现定位结构参数优化。剖析目标车型结构及动态特性,在Hypermesh限元网格划分前处理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横摆臂并进行处理,导入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中的Car模块建立符合动态实体的前悬架三维刚柔耦合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导入ADAMS/car进行模拟试验,确定优化目标。根据前悬架侧滑理论,进行了双滑板侧滑试验,得到车辆侧滑量与前束值的函数关系,并利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对其验证。得到最佳匹配的前束角与外倾角,调整初始定位参数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前束角变化量下降19.09%,外倾角变化量下降39.94%。  相似文献   

14.
根据齐次坐标变换法推导了双转向机构转向分析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差分进化(DE)算法求解该模型。针对基本DE算法可能出现早熟或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学习机制的差分进化(CLDE)算法。该算法采用两个子种群,每个子种群采用不同的变异策略,利用局部极值判断机制确定早熟收敛种群;针对早熟收敛种群,利用精英种群映射策略向精英种群进行映射学习,实现子种群间的信息交流;若不存在精英种群,则在自身种群内采用自适应高斯扰动策略实现自我调整。函数测试结果表明,CLDE优化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将该算法用于机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与基本DE算法、随机变异差分进化算法(RMDE)、多种群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ADEMP)相比,CLDE的最优适应度值分别降低13. 83%、8. 33%和6. 25%,且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宽度为700mm的双风道圆筒筛清选机构在试验台上进行了性能试验,获得了较优参数组合,并在实验验证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参数对清选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风道圆筒筛清选机构与单风道圆筒筛清选机构相比提高清选能力24.5%,减小前筛直径16.7%,适应小麦、水稻的清选喂入量为1.4~2.0kg/s.  相似文献   

16.
一种载货车双前桥转向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布置为基础选定载货车双前桥转向机构的布置型式,建立转向梯形及摆臂机构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转向误差最小的优化模型进行接近真实工作条件的仿真,力求保证载货车双前桥汽车转向轮的运动协调性,以满足双前桥转向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具有布置灵活 ,传动可靠等优点 ,但机构复杂 ,设计困难。文章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原理对其进行空间运动计算 ,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及算法 ,开发了优化设计软件 ,并给出了设计分析实例。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较 ,该文考虑更多的空间因素 ,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为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传动机构设计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转向机构直接影响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传统机械式双功率流差速转向机构只能实现数目有限的转向半径,并且往往需要制动器等元件,为此,设计一种具有连续转向半径且可避免磨损的新型机械式双功率流差速转向机构;建立差速转向机构的两电机轴(输入)转速与两半轴(输出)转速的运动学模型。根据两半轴转速与履带车转向半径之间的关系,得到履带车的两电机轴(输入)转速与转向半径的运动学模型;建立考虑履带宽度以及滑转、滑移的履带车稳态转向数学模型;最后进行运动仿真和理论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差速转向机构的转速仿真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最大为1.50%,且能够使履带车辆实现任意的连续转向半径,该研究成果能为履带车辆的电机选取、转向控制以及结构优化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拉杆转子由于加工和装配工艺误差会引入几何与接触非线性特征,针对非线性模型描述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结合转子动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首先建立转子动态平衡方程,将包含有多种接触变形因素的刚度项以未知函数来表示;提出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对转子细观结构进行参数化表达,以螺栓预紧不均匀和轮盘质量偏心夹角作为非线性接入因子和刚度函数的自变量,建立参数空间;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参数空间下的转子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起从细观结构特征到宏观非线性刚度特性的映射关系,得到了稳定工作状态下,拉杆转子在参数空间上的宏观位移特性以及宏观非线性刚度特性,拟合出刚度函数,建立了既体现细观结构影响,又可用于动态分析的宏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汽车(含场内机动车辆)转向系统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国内现有测量装置仅适合具有标准形状的方向盘的转向系统性能检测,其测量精度普遍不高,且依赖于安装的准确。分析现有转向参数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创新性地提出新的装夹机构,并研制了相应的测量装置。该机构由卡爪、调节手轮、螺杆、底盘等组成。本装置是集找正、定位、夹紧三合一的非自定心机构,可快速简单调整,定位精度高,灵活的装夹方式可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方向盘的使用需要。新的装卡机构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