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厦门市政府网站以开设网络论坛的形式引导市民参政议政。通过“热点评论”这个在线论坛,公众就有关厦门发展、社会民生等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论坛不仅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而且对于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性、构建和谐的民意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林群 《海峡科学》2008,(12):101-102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是指-个社会组织利用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树立良好形象的社会科学和管理艺术.公立医院作为一个公共事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与公众和社会之间的交流、理解、接受和合作,作为国家承办的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最终目标,而以塑造医院的美好形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目的,在与社会公众的交际中主要是通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论应对公共危机与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政府的政治权威能否得到公众的承认与信任,关键看这个政府有没有足够的社会控制能力。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它导致社会生活偏离正常的轨道,使社会处于一种危险的非均衡状态下。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危机状态下,如何发挥自身影响力,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平复公众危机心理、恢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威望,既是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挑战,也最能集中体现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行政论坛是政府连接公众的一座重要桥梁,是政府协调对内对外关系、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基石。通过有效的协调沟通,使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定,达到对政府政策的理解、支持,使政府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从而让公众了解政府、信任政府、拥护政府。要提高政府和谐度和美誉度,就必须充分重视网络行政论坛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转型加快期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参与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合作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等切入点出发,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媒体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功能入手,分析媒体的作用,并对政府加强与媒体沟通,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蒋澄宇  李文青 《科技资讯》2013,(27):240-240,242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的现状使得环保部门备受诟病,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形象不佳.在新媒体时代,环保部门沟通媒体的误区,也给自身形象也造成了一定损害.本文提出塑建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推进环保工作开展和环境质量提升.环保部门沟能媒体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突发事件中的媒体沟通应以真实坦诚为原则,负面报道媒体沟通应表现出勇于承担的态度,常态下的媒体沟通应主动吸引社会的关注,努力扩大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8.
新闻发言人从单纯发布信息逐步演进为政府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改进政府工作方式的主要内容,这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新闻学原理解读新闻发言人有助于廓清认识、健全机制、发挥新闻发言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府管理过去一直被理解为是一种“权力现象”,政府和人民之间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入当代社会后,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公共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一个公民参与决策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是将先进技术与丰富信息进行完美结合的传播载体,它是公众与政府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府官员只有提高媒体素养,才能利用媒体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与公众的有效沟通,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政府形象这一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实施有效管理 ,意义十分重大。在分析中国政府形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要塑造良好的中国政府形象 ,有以下四种策略可供选择 :拟定管理目标 ;倡导绩效管理 ;策划公关活动 ;实施危机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逐渐引起多个国家政府和科学共同体的广泛关注。政府、科学家、科学传播者、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应向广大公众传播什么样的科学,与公众建立怎样的沟通机制,才能切实应对这一危机?这一问题引发了科学利益相关各方的持续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化大潮正席卷全球,信息网络在逐渐覆盖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如今,上网己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各种公司、组织、团体甚至个人都在纷纷上网,建立各自的主页,通过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业务往来,因而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更需要及时上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政府的需求.通过Internet这种快捷、廉价、生动形象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大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强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民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人们的意见与心声,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Internet是没有国界的,我国政府上网以后,可以使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国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背景下的公众参与较以往的公众参与具有便捷性和丰富性的优势.我国电子政务背景下的公众参与经历了由零星发展到基于事务的公众参与,再到沟通、互动的公众参与的演变.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相对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中对公众参与的回应力度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需要政府更加开放,有序地推进民主进程,并加大对公众参与的回应力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公共管理是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过程。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社会心态是影响公众行为的重要因素,转型期社会心态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导致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复杂化,进而影响公共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共管理创新须充分重视社会心态因素的影响,通过公共管理理念和制度创新,提升社会心态约束下的公共管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对政府形象这一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在分析中国政府形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要塑造良好的中国政府形象,有以下四种策略可供选择:拟定管理目标;倡导绩效管理;策划公关活动;实施危机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平民化、多元性、快捷性给民众增加了更多的利益诉求渠道,也给政府形象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但在网络媒体的聚焦下,任何微小的事件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如果不能依据网络传播规律妥善处理,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文章针对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危机事件中取得主动权,对政府形象进行巩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互动性”是互联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本质属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民意表达渠道的稀缺性、滞后性及有效性等缺陷尤显突出.进入web.2.0时代,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表达观点、发布信息,各种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利用网络与政府沟通的期望和热情,政府网站互动应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教育系统政府网站是教育部门沟通公众与社会的窗口,其发展程度反映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方法,对教育系统政府网站进行了具体的定量分析,探讨了教育系统政府网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我国教育系统政府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21日天津关于政务信息化问题,在去年6月昆明会议,8月北京杂志社会议和12月海南工作会议上,我把一些情况、问题和思索,都和与会的同志详细进行了交流.海南会议到现在已有半年多了,今天我想把一些新的情况和想法,与大家再一次沟通和交换一下. 一、形势逼迫我们加快政务信息 对此问题,以前讲过不少,最近有些新情况需要关注. 第一,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的发展,一定会成为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催化剂.截止到去年年中,我国已有约1700万户上网,有近500万家庭上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支持政府公布公众信息的努力.新的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现代大众媒体的影响和作用的扩大,使公众获得信息更为便利和迅速,公众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更方便、更直接,途径更加广泛,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作用也明显加强.现在国内外的理论界甚至把现代传媒称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权力.它对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