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界,“灌输”教育被等同于“生硬的说教”,被个人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所质疑。而“灌输”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并非教育方法层面上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关键要解决好“灌输什么,如何灌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坚持灌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而正确理解灌输是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前提。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核,也是灌输理论的立论根基。对灌输理论的要义解读包括灌输的含义、灌输的目的、灌输的对象、灌输的内容、灌输的过程、灌输的方法以及灌输的效果等七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灌输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灌输模式,灌输模式的教条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生硬、感染力小、实效性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应首要关注其接受规律,追求实现接受过程。接受过程的实现就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通过树立主体性思教理念、充实主体性思教内容、应用主体性思教方法、丰富主体性思教载体,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但批判和摆脱灌输模式,也要防止矫枉过正而否定道德规范,削弱系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理论渊源有利于我们正确解读灌输理论的本质含义。在新形势下,灌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应该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灌输理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邦红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5):104-105,120
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公民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任务的高校,更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列,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能力过硬的合格人才。灌输作为传统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在准确理解它的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灌输与引导,灌主体与客体以及灌输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晶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4):110-113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仍然需要运用和发展“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7.
“灌输”是我们党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观上要求“灌输”发挥时间累积作用,即在传授中开启和推进认知阶段,有所深化后再进入认同-内化阶段;而同时“灌输”又会形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用性”主观感受的边际效应.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不可缺少,这是解决上述两难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逐渐表现为从灌输到渗透、从说教到对话、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几个转向。当然,这些转向并非绝对的,实际上,正是在这些转向和逆向中,可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9.
李妍妍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2):48-49,81
灌输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心理学中的感觉刺激、记忆瓶颈律、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编码特异理论与场合依存效应、"掩蔽"效应和遗忘规律等六种记忆发展规律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灌输教育方法的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重 《科技信息》2009,(31):J0126-J0127
"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党长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理论的灌输,同时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当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形式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试着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实践教学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