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6,(11):46-47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当面对诸如“穷人医疗”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违背常规道德,不违反“生命伦理”的相关准则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我们处于两难的境地,对此类的报道既要做到深刻犀利,又不能掺和自己主观的看法。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对的,保持中立的态度应该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6,(11):42-42
针对现行的医疗制度,特别是在现行医疗制度下生存的广大的老百姓,现行医疗制度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他们的医疗救治状况如何,我们的同行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成功培育出“多利”羊后,中科院院士、胚胎发育专家施履吉先生等专家对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问世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时隔6年,当多利的死讯传来.记者就此再次征求施先生的意见时.这位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认为,“多利”之死再次提醒我们:“还是应该关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尽管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离真正能理解生命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其实,火星生命问题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火星是否曾有过生命,或者今天是否仍存在生命”这个疑问迄今仍无确定的答案。那么,人们为何如何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空间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  相似文献   

5.
离群索居     
我们总是相信,团结就是力量,遵守规则和秩序就是生命的保障。但是,当灾难降临的时刻,在一个失去了任何约束的地方,我们是否真的能够继续按照上述原则生存? 当然,在大意义上我们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我们必须持续不懈地鞭答这些行为。但是,假如一个正确的意见得不到或者不可能得到公认,而这时局势又十分危急而时间又相当紧迫呢?从某种意义来说,有时候所谓“民主”就意味着一大群傻瓜否定了一个精英所陈述的真理。 再者,当人们试图坚守文中所引用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那句名言(“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时,是否能够真正完美地确保这一点呢?事实上,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维护某个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大家的利益,或者我们换一种提问的方式,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满足大家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伤害某个人的利益? 这篇文章并不能给你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但是在有些时候,只要提出了问题,我们也就有了回答这些问题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最小基因组与生命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家睿 《科学》2004,56(5):18-19
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是。每一个生物体都拥有一份控制其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图”.这份“设计图”还可以一代代地遗传下去。在孟德尔和摩尔根时代,这份“设计图”被称为“遗传因子”或者“基因”,而在后基因组时代则被称为“基因组”。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关心的是物种起源。那么今天的进化论研究者则是把视野聚集在基因组的起源。此外,寻找最早基因组的工作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维持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生物个体的基因组应该有多大。换句话说,能否得到一个满足生命活动最低需求的最小基因组。  相似文献   

7.
问与答     
问:生命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人、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具有生命的,我们看一眼就能确定它们是否是生命。但生命的确切定义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们能做的只是描述有生命的物质可以做些什么,但这不足以帮助我们归纳出生命的真  相似文献   

8.
时间的价值     
●如果我们让生命的早晨滑了过去而未加利用,我们将永远无法弥补这损失。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说,我们的时间使用得当,就能生产有用的和重要的产品,或者充实经验,增长才干,有了适当时机我们就能挣钱。再说,我们的生命无非就是活在人世的时间。我们对于损失一个钟头或者一天时间如若漠不关心,忘记了生命原本就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总和,浪费一天或一小时就是丧失一天或一小时的生命。让我们记住这一点,这样就会把浪费时间看做是一种罪过,跟自杀一样应该受到惩罚。还有第三层考虑,也会提醒我们别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9.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及应用的广泛性,在高中学习阶段,一些同学数学成绩较差(本文权且称其为“困难生”),给教师、同学自己和家长造成了压力。在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困难生”应该成为我们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之一。2003年我对一个高二文科普通班作了一个调查,基本情况如下:这个班在高一的数学期末考试中平均成绩为39.06分。经过分析了解到,“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下面我主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浅谈对“困难生”的形成及转化问题。一、成因分析1.缺乏学习兴趣。一些寄宿制…  相似文献   

10.
在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是否还存在着其它智慧生命呢? 科学家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使得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两个阵营。其中一个争辩说,地球围绕着一颗普通的恒星在旋转,而地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因此既然我们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则智慧生命在宇宙中一定是比比皆是的了。这一推论和“地球寻常原理”的观点是并行不悖的,该原理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如此普通,以致可以作为宇宙中生命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读者要求,我们在“生命”栏目中,开辟“珍奇的海洋动物”子栏目,请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海洋动物专家曹玉茹老师以图文并茂和问答形式向朋友们介绍有趣的海洋动物知识,欢迎您关注并参与答题。 ——编者  相似文献   

12.
自然之力在弹指之间令山河破碎、生命凋零,也在地球上留下了一个个“足迹”。追踪这些“足迹”,可以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地震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世界睡眠日”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绝大部分人尚未认识到有必要把睡眠专门作为一个日子来讨论。睡眠对生命非常重要,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没有睡眠,我们无法生存。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时.也许我们是该反思自己的睡眠问题.问问自己.我睡得好吗?我是否因为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及学习。  相似文献   

14.
●沉下心来探索、追求真理,应是“爱因斯坦精神”的精髓。●“第二个爱因斯坦”可遇不可求。如果我们抱着“造就爱因斯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恐怕永远盼不来又一个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也需要“忘却”:忘却偶像式的急切追求,纪念真正沉静的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爱因斯坦又一次激发了人们的梦想: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出一个爱因斯坦?可是,物理之光照耀的不应只有这样的想象,更应该关注的还有“爱因斯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的传递,比一个难题的破解、一个科学家的问世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新宇 《科学之友》2009,(4):104-105
医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人类因为有了医学而能够治愈伤病、延长生命,医学终结于死亡,对死亡的判定经历了从“心死”到“脑死”的变革,脑死亡问题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概念问题、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至今仍在讨论当中。以脑死亡判定死亡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认识,医学会发展到什么境地,人类会发展到什么境地,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我们不应忘记,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医学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全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专家们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预言。不过有一种说 法几成定论,那就是“21世纪是生物科学和电脑网络的世纪”。不错,网络已经彻底地融入 了我们的生活,大量的信息被迅速地传递和转移。按照信息专家的说法,人在单位时间中获 取了更多的信息,也就意味着提高了生命效率,等于在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这还并不是网络的全部,网络不仅仅能够“延长”我们的生命,而且能够给予我们 另外一种生命——一种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虚拟现实”。 有关“虚拟现实”的科幻作品国外已比比皆是,国内作家也已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本篇只是关于“虚拟现实”的一个极小的侧面。请注意,真正的“虚拟现实”比这要精彩得多!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身体中,蕴藏着生命之泉,中医称之为津液,相对于阳气来说,津液就属于“阴”.在我们的口腔、关节、肠道、汗腺中,津液无处不在,它循环流动在我们的身体里,滋润每一个角落.但是,如果我们过多地消耗了它们,生命之泉也会逐渐干涸.没有了津液的滋养,皮肤就会失去水嫩光彩,情绪会急躁不安,肠道也将成为失水的“河道”.  相似文献   

18.
保护“生命之水”,关键在于我们保护“生命之水”的理念。“生命之水”在我们保护下,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下,使之做出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外星生命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无论它们是以智慧生命还是以简单得多的有机体形式存在,地球人都会对它们穷追不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我们的太阳系和其他“太阳系”里寻找生命迹象,如今已不再是哲学家和科幻迷的梦想,而是一种切实可行之举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在这些环境问题中,白色污染又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及其对策的讨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甚至有人认为塑料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对此,我们以“关注白色污染”为题,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希望人们能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使用环保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