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过程中急切地呼唤着宣传思想工作。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本身就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曾几何时,人们对“市场经济”概念畏之若虎,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划等号。后来,随着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深入,人们才弄明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反对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主张市场也可为社会主义服务等方面是理论上的盟友,共同完成了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围。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只是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一道完成了这一任务,而且还在总结和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对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超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而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制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之一。该文从大的方面细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的特点和形势,小的方面分析部分公司的部分面试要求,以便使当代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就业形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个充分的准备,对即将到来的面试工作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在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和深化,最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点,把市场经济写在了社会主义的旗帜上。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工农业产品之间应当等价交换;“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个伟大学校的命题。这些思想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央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善于运用这些手段,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1 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争论,本世纪初就在西方学术界展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是困扰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还尚无成熟的实践经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的认识,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尽管世界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人治色彩浓厚,不具备建立完整知识产权制度的成熟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科技和经济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迅猛发展.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属性,不承认人的创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产物。但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却是客观存在的。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对剩余价值适用范围、剩余价值在公有制经济中分配进行重新认识,努力实现剩余价值分配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8):67-67
从“市场调节”到“计划经济”,从批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但是,当时国内对市场经济研究有限,还不具备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因此,中央在决定中提出叫商品经济,而不是叫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管理的行为走向作为一个“理论热点”尖锐地提出来了,本义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有企业的关系谈谈一点看法.一、国有企业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发达”是指市场经济不只是一个市场(商品市场),还包括主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体系,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市场经济没有姓“资”和姓“社”的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市场经济,困为经济制度环境和政治制度性质不同而又有区别。当前…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常把价值增殖当作剩余价值的同义语,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范畴。本文认为价值增殖与剩余价值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经济范畴。其中,价值增殖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关系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中.而剩余价值只是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特殊表现形式.在小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增殖则分别表现为小商品生产者的收入和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从理论上阐明价值增殖及其表现形式,对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与企业供销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党的十二大已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是指国家的宏观的控制与计划(主要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全民即国家,使宏观的环境和总量等的控制能够得以实现),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言的,而不是象有的同志认为的我们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一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竞争看成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其实,竞争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根源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既存在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也就必然存在竞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5.
1、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为了解放生产力,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发展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公有制同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但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在经济发达、而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也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而不是限制或废除商品经济.还不具备公有制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客观前提,因此,公有制同商品经济是可以相容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发达形态的商品经济。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必然要求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因此,从经济运行角度看,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是中性的,其本身并不带有不同政治制度的性质,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可结合。但是,从所有制的角度看,不容忽视的是,市场经济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发育、成熟,现存的政府干预型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原则上讲,所有制性质不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但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选择赵利民1992年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他的南巡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市场都己经或者正在开放,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而开放劳动力市场就必然涉及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本文就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条件及其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直接的结合。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会传化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理论上,劳动力商品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禁区;在实践上,长期实行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历史的时期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将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1、由“限制”到“补充”的飞跃 由于理论、经验的限制和“左”的思想束缚,长期以来,我们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商品与市场则是同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认为哪里有商品经济,哪里就会滋长资本主义.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政策。这种限制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消除城乡之间的买卖关系和割除“资本主义尾巴”——农民自留地的荒谬地步。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在此之前,列宁和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都把市场经济当作私有制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由市场进行调节。我国也曾一度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结起来。的确,迄今为止,市场经济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实行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如何有效地衔接和更替,其间会出现许多复杂的情况,有许多突出的矛盾需要解决。本文仅就价值观变化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