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瑛 《科学之友》2008,(4):104-106
文章从晋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杂戏入手,来分析研究民间信仰习俗对戏剧作品的影响,从而对我们了解民间戏剧剧本的思想根源、精神基础和形成过程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瑛 《科学之友》2008,(9):105-106
文章从晋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杂戏入手,以田野考察中所获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之间的11种锣鼓杂戏古抄本为具体实例,分析研究了宋元说唱艺术对民间戏剧的影响作用,进而对解决中国戏剧的起源问题提供一个珍贵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艺术,作为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作为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作为纯粹民间的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戏剧里有一个剧目叫做《打龙袍》,说的是宋代清官包拯查访到当年被刘皇后诬陷而流落民间的李宸妃,即宋仁宗皇帝的生母。后来经太监陈琳作证,说明当年刘皇后命郭槐以狸猫换太子陷害李妃的经过,仁宗皇帝命斩郭槐迎母入宫,李太后封赏包公,并命包公责打仁宗皇帝不孝。包公虽然铁面无私,但是岂敢动真,只见他把仁宗皇帝穿的龙袍当做  相似文献   

5.
戏曲发源     
早在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就已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如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皮影戏等,均在民间广为流行.当时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有文化的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诸宫调说唱艺术,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在卞京瓦舍中献艺,曾经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更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指出目前戏剧表演中有关“三大体系”的界定渊源,介绍了戏剧体系的进程,对目前“三大体系”的有关疑问作者提出个人的看法,在文中作了全方位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戏剧里有一个剧目叫做《打龙袍》,说的是宋代清官包拯查访到当年被刘皇后诬陷而流落民间的李宸妃,即宋仁宗皇帝的生母.后来经太监陈琳作证,说明当年刘皇后命郭槐以狸猫换太子陷害李妃的经过,仁宗皇帝命斩郭槐迎母入宫,李太后封赏包公,并命包公责打仁宗皇帝不孝.包公虽然铁面无私,但是岂敢动真,只见他把仁宗皇帝穿的龙袍当做“皇帝”,象征性地打打,所以剧名叫《打龙袍》.因为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打龙袍意味着打皇帝.  相似文献   

8.
戏曲发源     
早在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就已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如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皮影戏等,均在民间广为流行。当时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有文化的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诸宫调说唱艺术,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在卞京瓦舍中献艺,曾经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更成熟的条件。据南宋玉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元丰、元佑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  相似文献   

9.
交城堆绫是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吕梁交城浓厚地域文化的证明,透过一叶一花等事物形象,生动展现了传统美术的艺术魅力。它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通过艺术手法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祝愿之情委婉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专家荐书     
[英]迈克尔·弗雷恩著,戈革译,《哥本哈根——海森伯与玻尔的一次会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定价:10元。 一般来说,戏剧与科学是离得够远的,而且,如果考虑到各种戏剧总的数目,其中即使有关于科学或者科学家的戏剧,其比例也几乎是微乎其微以至于可以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