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发生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诗学流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陌生化"有着魅力独具的审美诉求。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形象更具艺术张力,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热情,让人们在审美感受活动中不断创造驰骋想象的空间,在审美体验中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角度将初期"西马"的三个代表卢卡奇、葛兰西、布莱希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卢卡奇的三大概念(总体性、物化、阶级意识)对整个"西马"的经典意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对卢卡奇唤起阶级意识的具体化和深入化,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的史诗剧,一方面是文化霸权的艺术落实,另一方面又使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最新的文艺形式--现代派相一致,从而完成了初期"西马"的美学转型.  相似文献   

3.
陈静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46-48
“陌生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从亚里士多德起一直到当代不断有批评家以此为基点阐述自己对于文学的看法。本文立足于当代文艺批评,论述什克洛夫斯基、布莱希特、布鲁姆等人对“陌生化”的创造性阐释,并从这种差异性阐释中显现他们的文学立场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本为诗学命题,后经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者什克洛夫斯基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发展成为西方美学中的重要概念。“陌生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手法使得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新鲜陌生的奇异感受。用“陌生化”理论看待元散曲,近千年前的诗歌无论从叙述角度,人物形象还是意象表现方面都清晰地展现出“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比喻的结构形式较之传统比喻没有很大变化,但是在相似点及喻体的选择及功能上与传统比喻大异其趣;他们脱离了简单的类比和替代,颠覆了传统比喻的"阐释"功能,更多的是为了创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文学语言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它本身也是陌生的。"陌生化"原则驱使新潮作家在比喻上不断求新、求异,莫言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比喻来完成的。其比喻的"陌生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比喻的"异质远距"与审美的"陌生化";喻体的独立与意象的"陌生化"。比喻更多地被用来作为莫言自己主观感觉抒发并使特定现实成为自己情感体现的象征和替代物。  相似文献   

6.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即“间离方法“的戏剧理论,强调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观众要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7.
安德鲁·马维尔是玄学派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在《致他羞涩的情人》结构上和语言上的"陌生化"手段,成功地为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中的一个概念,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技巧将熟悉的文学事实变得陌生,唤醒读者去感受生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马维尔在《致他羞涩的情人》中糅合古典派诗人的说理与浪漫派诗人的言情元素,大胆运用奇思妙喻,在诗歌的结构和语言上打破了传统爱情诗的桎梏,完美地呈现了诗歌主题,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赵玉 《科技信息》2007,(29):142-143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产生于上世纪初,但影响却一直延展到当下的文艺批评和创作。关于《红楼梦》创作手法的评述如汗牛充栋,却未有中国学者从陌生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对"陌生化"手法在《红楼梦》中的应用从叙事视角和言语策略方面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产生于上世纪初,但影响却一直延展到当下的文艺批评和创作。关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创作手法的评述很多,却未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对"陌生化"手法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应用从叙事视角方面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0.
"犀利哥"、 "裸婚"、 "炒蒜团"、 "楼歪歪"、"独二代"、 "高富帅"、 "舌尖上的XX"……或许你已经发现,回忆近两年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已经不再是一个个长句子似的新闻标题,而是只有寥寥数字的词语. 随着应接不暇的网络热词在互联网上涌现,这些热词也鲜明地表现出共同点:有着非凡创造力的网民对热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包装、提炼和总结,最终浓缩成一个个形象生动、脍炙人口的网络锐词.也就是说,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提炼出具有强烈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从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修辞效果,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分享.  相似文献   

11.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剧"及其"间离效果"的戏剧理论,强调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观众要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布莱希特认为它完全可以代替情感共鸣成为艺术享受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史家著史都追求"实录"精神,力求还原历史真实。但历朝历代不同的历史学家在叙述同一事件,描写同一人物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史记》和《汉书》中的项羽形象便是一例。总体说来,从《史记》到《汉书》,项羽的形象由一位性格复杂鲜明的悲情英雄,演变为一个个性简单面目单一的失败者。但是,这种演化变迁并不是后人对前人所述历史的简单怀疑和否定,而是不同时代社会思潮以及不同史学家史学思想、叙述风格的碰撞与交锋。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借鉴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营养成分.<四川-好人>以寓意剧的形式传达了一个好人究竟能否生存的这一哲理,同时鲜明地体现了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对图式语言"陌生化"的探索,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自觉追求和一种重要的艺术现象。他们在三个方面延伸了"陌生化"的艺术思维:图式语言的陌生化、图式语言组合的超常性和图式语言表达的体验性。  相似文献   

16.
在陌生化翻译的过程中,语言形意之间的张力是陌生化语言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于字词和语篇两个层面。类比的翻译策略是遇到形意张力加大语篇时所采用的动态、辩证的处理方法,通过类比使得陌生化形式得以显现,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变"寻求陌生化意图的"不变"。字词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灵活运用现有构词规则,仿造源语的形式特征,创造出现有词汇中不存在的词语;语篇层面的类比是译者通过陌生化手法及互文张力结构获得与源语语篇的相似性,依据译语符号的本土文化特性对语篇体系进行调整。类比翻译策略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陌生化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文学翻译活动本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来的。本文主要是从大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呆傻语"来分析这种言语会造成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的原因及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艳云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65-1568
在小说创作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可以延宕读者的审美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以上世纪近百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取材对象,人物形象颠覆传统小说主人公形象,实现了题材、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小说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混用模式灵活展开叙述,实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小说语言重感官经验又背离传统小说语言的精、雅,实现叙述语言的陌生化。正是上述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丰乳肥臀》能够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本文就小说语言陌生化的动因、中国当代小说语言的三种陌生化倾向以及语言陌生化的标尺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人们对中国当代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倾向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把封建社会的元德"孝道"放置在特殊人物、特殊场合以及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使正统孝道与具体人物、事件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意蕴深厚而回味无穷。涉及的具体事件有:孝与省亲,孝与丧礼,孝与庶出,孝与尽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