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取健康人静脉血,分别用530nm和632.8nm波长光照射血液并检测其荧光光谱。结果显示,这2种波长光在血液中所激发的荧光光谱结构有很大不同。530nm光引发的荧光辐射强度比较大;632.8nm波长光所产生的发射光谱在原激发光的长波和短波2个方向都有分布。这一结果提示,上述2种波长光与血液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所不同,因而其对血液的生物效应也会有所差异,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激光血液照射疗法的治疗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脉冲光源作为激发光,研究罗丹明B荧光的瞬态光谱特征.激发光源为3个中心发射波长分别为406,464和528 nm的超高亮紫光、蓝光和绿光LED.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激发光颜色(波长)、不同脉冲宽度和不同罗丹明B浓度得到的荧光强度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浓度下,激发光持续时间(脉冲宽度)小于10 ms,只...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市售柴油、机油、煤油、汽油及混合油水溶液的激发光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在优化选择激发光波长和荧光波长下,对不同浓度的矿物油水混合液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得到了荧光光谱强度与浓度的关系,并对实际环境的水样进行了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以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作为荧光发射团的新型碱性磷酸酶荧光分子探针.苯并咪唑基苯基磷酸二钠盐,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与碱性磷酸酶反应前后的光谱变化.荧光发射团的激发波长为316 nm ,荧光发射波长为460 nm,激发光与发射光基本不重叠,大大提高了碱性磷酸酶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用特征光激发低浓度海藻。海藻发出的荧光光谱是海藻色素成分荧光发射的叠加。根据光谱分析理论,用特征激发波长激发出的荧光发射光谱取二阶导数,二阶导数极小值的位置可能与色素成分的荧光峰值相对应。对激发波长为440nm的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二阶导数分析,得到绿藻门的扁藻、小球藻、盐藻在荧光波长674~690nm之间只有一个极小值点,硅藻门的角毛藻、小新月藻有两个极小值点,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区分含叶绿素b和叶绿素c的海藻。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与配体N-乙酰-DL-丙氨酸、咪唑及氯化铕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机制,发现在10-2~10.4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电喷法制备了包含磁性和荧光性能的多功能壳聚糖微球,该多功能壳聚糖微球可以对外加磁场做出快速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微球会发出强的荧光,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能够依次发绿色、黄色、红色的荧光。微球的平均尺寸约为3μm,分布均一、形貌规整。该研究为制备多功能的壳聚糖微球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烟草叶片叶绿体自发荧光,为叶绿体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首先,利用不同波长激发光的光谱扫描功能分别激发烟草叶片叶绿体,得到叶绿体自发荧光光谱;其次,利用不同激发光激发烟草叶片叶绿体,获取叶绿体自发荧光图像,并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最后,利用488nm激发光漂白烟草叶片叶绿体,观察自发荧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488nm激光对叶绿体的激发效率最高,561nm激光的激发效率最低;发射光谱集中在大于637nm的波段,峰值在681nm处;且叶绿体自发荧光非常稳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够准确研究叶绿体自发荧光,对研究植物组织成像提供重要帮助,也对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塑料光纤POF之所以能传光是因为光纤具有芯皮结构,光在POF中传输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的,光在S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全反射式锯齿型,光在G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正弦曲线型;侧面发光POF和荧光POF也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传光的,对于单芯侧面发光POF多是由非固有损耗导致侧面发光,而对于多芯侧面发光POF则是由弯曲损耗产生侧面发光的。荧光POF经过特定波长光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且激发光不仅可从端面入射,且可从侧面入射。  相似文献   

10.
在室温条件下,阿的平能嵌入DNA的碱基对之间,而阿的平荧光大幅猝灭,酸性介质下,激发波长348,428或449nm,碱性介质下激发波长为362或422nm,发射波长均为502nm,基于此对核酸进行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对于双链或单链小牛胸腺DNA,线性范围0-4μg/mL,检测限0.03μg/mL,共存物质干扰小,在不同浓度ctDNA存在下,温度对荧光光猝灭的影响结果显示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1.
激光荧光法测量气体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诱导荧光(LIF)法测量气体分子的温度,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灵敏度高、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干扰等优点。设计了用该方法测量气体温度的一套实验装置。通过光纤传导,测量了激光诱导的碘饱和蒸气荧光在不同温度下的波形。证实了荧光信号按指数规律衰减,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荧光衰减的时间常数。进而分析、处理,得到碘荧光的衰减时间常数和温度之间的经验公式。公式计算与实际测量的偏差最大不超过 1. 55 ns。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几种溶剂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荧光性质的影响.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在不同溶剂中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在不同溶剂中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的荧光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油岩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直接对含油岩屑中油组分进行荧光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RF-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含有不同浓度油的岩屑进行直接测量,并对不同浓度的含油岩屑的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是静态猝灭过程,而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则是动态猝灭过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ΔH、ΔG和ΔS等热力学参数.由于咖啡因在荧光激发波长处有吸收,其猝灭行为中包含有"内滤光效应",因此我们对荧光实验数据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内滤光效应"使咖啡因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升高.另外,用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考察了咖啡因对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位点竞争实验表明咖啡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主要发生在siteⅠ(sub-domainⅡA)位.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在重金属铜胁迫下生长,日光诱导荧光辐射特征会发生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植被受重金属胁迫的强度。在本研究中,采用不同铜浓度的污染土壤作为培养基,选取双子叶作物油菜进行铜胁迫生长实验,获取4个不同生育期以及7个不同铜污染强度下的植被叶片的反射光谱。基于叶片荧光光谱特征,采用PROSPECT模型反演方法从油菜叶片反射光谱中获得不同铜胁迫下油菜叶片的荧光光谱,提取荧光光谱峰值特征,并根据油菜不同的生长时期建立了红荧光峰值与叶片中铜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提取荧光光谱方法的可行性,为大面积植被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含荧光素的荧光高分子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把荧光素引入烯类单体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成了含荧光素的荧光高分子 ,并检测了该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质 ,发现聚合物在乙醇中能产生很强的荧光 .此外 ,还测试了乳酸对聚合物乙醇溶液的荧光猝灭作用 .实验发现 ,该聚合物对乳酸很敏感 .浓度在 1 0 - 1 0 ~ 1 0 - 8mol· L- 1 之间的乳酸都可使聚合物荧光产生显著变化 .依此现象 ,有望研制一种测试动物体内乳酸含量的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采用3种不同氧化剂对乙二胺进行氧化,并首次提出采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对氧化后乙二胺水溶液的荧光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氧化效果最佳,得到产品荧光强度最高,在紫外灯下可以看到明亮的蓝色荧光。pH值等于6时,乙二胺水溶液的荧光强度最强,并且与pKa密切相关。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铵氧化的乙二胺水溶液的荧光强度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乙二胺和大分子含氮有机物具有相似的荧光中心。  相似文献   

18.
廖小华 《科技信息》2009,(33):T0363-T0364
通过实验探测了不同病变程度的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皮肤的反射光谱以及荧光光谱曲线,并对比分析光谱曲线得到:不同病变程度的反射光谱曲线形态相似,但其反射率差别明显,其荧光光谱曲线亦有相似特点,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其荧光谱线峰值(510nm)处的荧光强度依次减小,实验研究表明,PWS的反射光谱与荧光光谱性质或许能为PWS皮肤病变程度的客观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硒多氮芳香杂环化合物(Selenad iazole compounds,以下简称SDZs):1,2,5-硒二唑并[3,4-b]吡啶、1,2,5-硒二唑并[3,4-b]嘧啶-5,7-(5H,6H)酮、1,2,5-硒二唑并[3,4-b]嘧啶-7-(5H,6H)酮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考察了不同电子结构的金属离子对其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SDZs化合物的荧光发射随着共轭效应的降低出现蓝移现象,Zn2 、Cu2 、Cr3 的加入对SDZs类化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的改变,并初步探讨金属离子对SDZs化合物荧光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激光诱导荧光强度与被测样品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应用较广的油的激光诱导荧光强度(LIF)与其本身温度之间的关系。用输出波长为355nm的三倍频Nd:YAG激光器做发光源,用多通道光谱分析仪妆收探测。用JKY-1型控温仪水浴的方法控制没的温度,测量不同温度下油的激光诱导荧光强度,从量物理和荧光产生的机理入手对实验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射光谱稳定不变的民政部下,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