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走进永康市桐溪村,一群村民正围着村庄最新规划图议论纷纷。原来,三幢21层的住宅楼即将拔地而起。这是桐溪村为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最为21世纪现代教育的方向,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石但带来了发展、创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语文.最为基础学科,首当其冲.向语文素质教育转轨,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挑战和压力.教会学生自己学,这种学的本质是认知探究.按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学还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过程,学作文的同时学做人,首要的是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判断问题,学习通过现象分析本质.  相似文献   

3.
1.概念、内涵与意义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只有将各类信息数字化才能用于计算机运行,才能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才能做到信息的共建共享.因此,数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数字的内涵,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没有疾病就健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个旧观念逐渐被现现代医学科学所抛弃.大量医学研究和生活例子说明在疾病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第三状态",亦称"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霍布森选择效应" 英国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卖或租的马匹都是价格便宜,而且可以随便选马,但前提是只能在门口选马.然而,霍布森大大的马圈只有-个小门,高大肥壮的马匹出不去,能出来的只能是既瘦又赖且小的马匹.这种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6.
客观世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整体,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起初也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早期的科学,不分什么学科.可是,近几百年来的情况就不同了.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后半期才开始,从那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发展".这里的"日益迅速"是同学科的日益分化相伴而行的.  相似文献   

7.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文学艺术崛起的标志.黑人作家在20世纪初不再屈从于白人社会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开始呼吁和抗议.他们有意识地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休斯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赫斯顿和赖特继承了美国黑人文学复兴的传统,并使之突破和发展,开启了美国黑人文学关注个体自我意识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创新课堂中,学生的身心得以解放,个性得以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然而,现实教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生没有全面把握文本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致于学生的讨论抛离文本出现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9.
在观摩了多节新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后,对音乐课堂中的和谐课堂有新的思考与认识.以一位教师执教的音乐课为例,分析了其精彩成功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词的"婉约"与"豪放"成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哲学影响.2. 由于词家精神气度、资质性情有异.3.文化习得不同.4.题材和主题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13.
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特别是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在当前并没有深入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清楚地认识职业教育理论结构,以至于研究工作不能有效推进.当下理论界对于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寻求,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范式"过于宏观,又很不确定,而且"范式转换"理论也不完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可以用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的"硬核"理论来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4.
"空巢"不"空"     
"空巢"(EmptyNest),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很多人认为这个词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那么,究竟什么是"空巢"呢?单从字义上讲, "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父母,只剩下上一代人单独生活的家庭.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常用"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等成语来形容"失败"后因长点"见识",吸取种种教训.在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但细细想来,又不尽然."长智"为何非要"吃堑"不可呢?对此,笔者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6.
"虚拟人"替你"吃"药"挨"刀"虚拟中国人"计划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爱华 《科技潮》2002,(6):10-11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病人不必再为误诊担惊受怕,因为将有"虚拟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吃"药"挨"刀.这不是梦境,因为,一项名为"虚拟中国人"的计划已经启动.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实验室张晓鹏博士介绍,中国科学家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虚拟中国人"计划,以提高中国整体医疗水平,推进中国医学的信息化、可视化、诊断定量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儒家道义担当的"安贫乐道",由孔子首倡,经孟、荀从不同角度予以生发.儒士的诞生及其自由民身分,列国竞争的社会环境,儒士对"道济天下"合理性的坚信,"仁道"的主体性,"任以为已任"的使命感,"食于道"的谋生方式,是"安贫乐道"的主客观条件.部分矫正当时的社会弊端,维护士的人格尊严,是它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但在当时,它就受到孔门子弟的的消极抵制,王公大人的怠慢,和墨法道诸家的激烈批评,因而未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课要关注教学细节.课堂教学中的咬文嚼字,能使我们课堂教学更有价值,更加精彩,更显意义.提高科学探究中猜想与结果一环的实效性,能为科学课教学起到画龙点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生命的世界里,噬菌体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的生物;它们是超显微颗粒,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由于它们能侵染、寄生在细菌细胞和其他微生物里,并且迅速繁殖,把细菌和微生物裂解,因而获得了"噬菌体"这个雅号.因为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般特征,所以又被称为细菌病毒.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型广东",其核心是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引领我省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这一历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