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中是否存在经络现象?至今在医学界(中西医)这仍是个无统一见解的问题。至于死人身上是否还有经络现象,便无争论了,一致认为死人无经络,因此几乎没人再去讨论死人的经络问题了。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直接涉及经络的实质,是研究经络现象的一个方面,是个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它有助于揭示“经  相似文献   

2.
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络学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但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文,则认为人体经络是溶致液晶。有无道理?求之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Borman  S 刘兵 《世界科学》1991,13(12):12-14
人们可能认为混沌研究是一个困难重重、毫无结果的研究领域,或许还带有非科学性。但是,当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研究人员观察混沌的化学体系时,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迷茫和不确定性,相反,在浅显的混乱外表下,他们观察到了令人惊讶的有序、丰富的精细结构和惊人的美。“我真正感觉到我们处在一个新的科学前沿,这是二十年代科学家得出量子力学后的必然结果。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的非线性动力学是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似乎都是新的——不仅仅是精炼我们已知的某些东西的感觉,而是具有令人吃惊的变化。”西弗吉尼亚大学化学教授肖沃尔特(Kenneth C.Showalter)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宋贵美等同志《“气”的运行信息》一文,介绍了红外荧光屏上显示的奇异信息。这一实验无须气功师或特异功能者配合,只要经络敏感者即行。这将有利扩大对经络运气现象和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寻找灵魂存在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魂”的有无,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之一。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认为:人的“灵魂”和人的肉体是组成人生命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即使人的肉体死亡了,其“灵魂”依然存在。各种正统宗教信仰都相信有“灵魂”的存在。例如,基督教认为,信仰基督的人的“灵魂”在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而不信基督的人则要下地狱。佛教认为,人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要转生,即六道轮回,转生成什么取决于其在世间的所作所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相似文献   

6.
董承統 《科学通报》1963,8(5):21-21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络学说在解释正常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家观察生命现象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最早见于“内经”,此后,历代医家对它的概念和实践都有  相似文献   

7.
经络生物物理学的近代研究表明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系统。在经脉线上就有声、光、热、电和同位素循经扩散等多种信息的传导。本实验室在80年代初期发现:当以一个适当力量振动经脉线时,经脉即发出一种特异的音调,与振动非经脉线的体表有显著的差别,称为高叩诊音,或简称为经络音,经络音的发生有连续性和循经性,甚至当肢体被截下以后仍然存在,这就为探讨经脉发出这一特异音调的物质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测气功“运气疗法”物质基础的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建立在几千年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祖国医学理论,人体存在着一个“气血运行”的经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早已为解剖学家证实。但“气”究竟是什么?穴位是什么?迄今还不能明白地回答。这篇通讯首次报道了“外气”之一是受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首次记录到气功者穴位处电荷富集与极性倒置现象:首次测到人体某些穴位处有Ni元素的富集等等。这些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我不得不承认经络和针灸的奇妙记者:经络是否存在?这是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理论最严重的分歧之一。植根于经络的针刺麻醉曾经  相似文献   

10.
刘元安 《科学通报》1991,36(18):1373-1373
在微波场问题中,由于系统所承受的功率愈来愈大,因而研究异物存在时对系统功率承受能力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注意。通常情形下,异物的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因此认为异物处在均匀场中是符合实  相似文献   

11.
吴詠时 《科学通报》1980,25(4):156-156
一种很自然的推广或修改广义相对论的途径是建立计及时空的挠率和物质的自旋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引力理论(如Einstein-Caron引力理论以及引力规范理论的各种方案等)。到目前为止,这个方向上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探讨有挠引力场方程,关于挠率场的动力学效应却讨论得不多。可是这种讨论,对于实验上检测挠率场的存在以及检验各种涉及挠率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非线性科学前沿学科分维学说的成就,认为人体间隙维就是久寻未见的经络系统,间隙维中的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它集物质、信息、能量于一身,是有自组织能力的耗散结构,是人体仅次于神经系统,但又保证每个神经细胞信息和能量供应的功能系统。只有它才配有把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自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胡素兴  徐至展 《科学通报》1997,42(7):689-693
强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物理研究中一个极为活跃的领域.在激光场强接近原子单位场强时,会出现许多非线性的物理现象.近几年来,分子与强激光场的相互作用研究也极为活跃,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激光强度在控制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作用以及利用强激光场离解分子来研究分子激发态波包结构,与原子情形相似,强激光场中的分子行为也表现出一系列的非线性效应,如阈上离解、“库仑爆炸”和分子稳定化等.  相似文献   

14.
张曾淯 《科学通报》1964,9(5):416-416
陈国达教授的“动定转化递进说”与黄汲清教授的“多旋回论”之争,是近年来我国大地构造学科范畴内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争论。它是从讨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性质开始的。陈氏认为:中国东部地区在中生代以后重新出现高度活动性的事实,表明地壳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认为地壳发展以如下不可逆的形式递进转化:  相似文献   

15.
胡中为 《科学通报》1985,30(5):363-363
对彗星底片用一般照相测光定标方法,存在许多复杂问题,有较多误差。哈雷彗星国际联测(IHW)推荐使用场星亮度分布作定标的方法。这些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恒星或星系底片,其场星的像是弥漫小圆斑,并且是跟被测恒星或星系同样感光条件下拍摄的。然而,由于彗星对场星有视运动,在望远镜跟踪彗星所摄底片上,场星的像是条形的;实际上,场星的像是与彗星像在不同感光条件下拍摄的。因此,文献[3—5]的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彗星底片。本文提出用场星作彗星底片定标的一种方法,初步实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耳体联系是指存在于耳与整体各部之间的种种机制未明的相关现象。这些现象有大量事实为证。祖国医学理论二千多年前就明确认为,借助于遍布全身、运行气血的经络系统,耳与整体各部都有密切的联系,并能运用这种认  相似文献   

17.
1994年7月27日,美洲业余田径联合会举行庆祝会,祝贺打破2.44米跳高纪录“一周年”,因为该纪录被认为是一项“逼近人体极限的跨世纪纪录。” 原来,在1993年的这一天,古巴跳高名将索托马约尔在西班牙萨拉曼卡举行的国际田径赛上,以惊人的一跳,越过了2.45米,打破了他保持多年的世界纪录。由此,世界体育科研界在瞪目结舌之余,引发了一场“体育纪录是否有极限”的争论。 一批专家认为,体育纪录不存在极限。他们的理由如下: 曾在男子400米跨栏国际大赛中连续保持120多场不败的美国“跨栏王”摩西,于1983年创造了47.02秒的惊人的纪录。当时,连裁判都不敢相信,以为电子计时器出了问题,经反复核实后,才予以承认。在场的教练员都认为,谁敢断言这个纪录还会被打破,那一定是“呆人说梦话”。全世界的体育新闻也按这种观点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然而只过了9年,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新一代“跨栏王”、美国的凯文·扬即以46.78秒的成绩打破了这个纪录。当时在场的许多人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说未来的世纪将是高新科技竞争的时代,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未来战争的胜利者将是拥有心灵感应和特异功能电子武器技术的国家。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60年代开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秘密地展开了一场“心灵战”。在这场竞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其结果是一场你骗我、我骗你、自己骗自己的伪科学骗局。直到1995年底美国国会正式宣布撤消这个代号为“星门”的项目,这场竞争才算划了句号。为使读者能了解这场“心灵战”的来龙去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专栏揭露有关内幕。  相似文献   

19.
冯士筰 《科学通报》1991,36(14):1059-1059
海洋环流的涡度分析是其动力学的最基础问题之一。 潮振荡占优势的陆架、海湾或河口环流问题,由于其紧密地联系于长期输运过程的描述,故应以水微团的随体平均速度——拉格朗日平均速度来描写;在一个弱非线性斜压浅海系统中,物质输运速度可以用来体现在最低阶近似意义上的浅海环流的速度场。显然,探讨物质输运速度场的涡动力学是一个非常有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耳压祛痰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络、穴位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之一。耳穴又是人体整个穴位的一个缩影。整个耳朵上的穴位分布跟人体全身穴位的分布以及脏腑基本可以对应起来。因此,耳针疗法一直在针灸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陈克同志研究了“耳压祛痰疗法”。以王不留行药籽压贴耳穴,能持续不断地刺激穴位,调动经络气血运行,排出阻滞经络的病液——“痰”来,从而防病治病。《耳压祛痰疗法》一文,谈的虽然是古老的祖国医学,但毫无陈腐之言,而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用推陈出新来形容,决非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