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 ,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本文指出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 ,揭示了汉字的优越性 ,从而确立了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字教学的文化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坤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5):103-104,107
本文阐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的相互影响,指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应从字形分析入手,以汉字"义"的学习带动形、音的学习,从而使留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习得汉字.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汉字的组成原理入手,通过对不同汉字的组成结构的探究,分析了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材质,窥见了不同时期传统服饰的款式特色,再现了传统服饰色彩搭配的内涵和对服饰配件的重视,指出了汉字文化与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各自独立的两大文化体系,但由于文化的互渗性,及传统对文化的统摄作用,汉字与传统服饰之间产生了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建设和谐校园是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杨小兹 《科技信息》2009,(31):260-261
汉字本身就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书写上讲究结构布局和章法,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艺术,并且还代表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资源宝藏,利用汉字的特点和产品的优点进行广告创意,能给广告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抛弃传统的自由,是一种无根的自由。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有其自由精神的,而蕴含文化传统的中国古代教育也有其自由的特质。儒家的教育思想有其自由因子。儒家自由教育的目标是整全人格,其内容是“六艺”教育,其方法是弹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中历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 ;记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二、汉字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 :它是维系汉民族文化统一的纽带 ,它沟通古今不同时期 ,团结南北不同地方 ,起了政治统一的桥梁作用。三、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难以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下,汉字形体结构复杂、同音字多、汉字数量比较多等特点使得汉字教学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同时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当下汉字的科学化研究能对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汉文化传承的纽带,汉字形体是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投影。研究汉文化必定离不开汉字。本文主要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首先从古汉字的构形上了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其次以汉字为本体探究出汉字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通过汉字可了解到汉民族丰富的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金庸小说"侠"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的形象塑造与人格建构是武侠小说创作的关键。金庸依据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化观念,创造了“英雄”与“大侠”的人格形象,满足了现代读者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中的"和"有其特有的内涵,即整体和谐。当这种"和"文化作为一种音乐美学思想在社会中存在的时候,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和形式又有其独特性。这不仅可以从传统音乐中的声乐、器乐中体现,还可以从音乐的整体结构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
周青奇 《科技信息》2010,(33):238-238
“东情西调”注重中西设计理念的融合,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载体,历经岁月、文化、社会风俗的积淀和演化而不断升华,现已成为中国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分析了汉字在海报设计应用中的各种表现手法,结合《律动》系列海报的创作,具体阐述“东情西调”思想在汉字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汉字符号中蕴涵的中国传统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字强大的文化功能和独有的文化内涵为基础,通过对大量例字进行结构和本义的考察,折射出自汉字产生之初直至现在,始终存在于中国男权文化体系内的传统女性观.即:女性以姿色容貌为人生价值的第一标准;女性以柔弱、柔顺、端庄、静懿为内在的气质修养;女性以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为职责.  相似文献   

14.
汉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另一种文字体系所替换,反而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数千年来在传承中国文化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汉字较其他文字的特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关系以及汉字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四个方面来探讨汉字传承至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突显汉字的魅力,传承中国文化,成为当前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论及此事:一是走进汉字本身,感受汉字魅力;二是重视汉字书写,彰显汉字魅力;三是采取多种途径,突显汉字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管锥编》中藏有钱钟书先生的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特征与弊端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的种种恶果;二是通过对文化专制及其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者以言或以文字治罪的专横;三是通过重新提出与肯定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和”、“同”之辨,抒发了自己有关“治国譬如张瑟” 的政治理想.结论:否定专制统治与追求政治和谐是钱钟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淑娥 《科技信息》2010,(35):I0433-I0433,I0440
汉字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具有很大涵盖性的符号文字。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汉字不仅仅是社会得以传承积累的载体,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本源性的汉字原构,汉字重构是对表意汉字所作出的重新解析与再度创构。它与原构的探析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汉字重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而从功能出发,即可归纳为预测、示巧、言志、寓教等几大方面。汉字重构体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与时俱进的现实参与中,应须尊重传统,极力发掘和传承汉字原构的真实蕴含与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王守武 《科技信息》2009,(28):I0152-I0152
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矛盾、差异和事物的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思想。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和谐是承认差异的存在达到“天人舍一”的超脱境界,防止黑格尔哲学中的“对立、斗争”、“绝对平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常德诗墙以“时空交汇、纵横结合”的构想,寻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她以自己清新的面目实现了情景合一的美学追求,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