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推力轴承油膜刚度二维热弹流动力润滑计算有限单元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油膜温度沿油膜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轴瓦的热传导计算,首次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了推力轴承的三维热弹流动力润滑计算,并提出了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有很高的精度,比过去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
对滚动导轨系统油膜阻尼的减振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式的油膜阻尼均有明显的减振作用,但随油膜参数变化而产生的减振作用的变化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油膜振荡失稳和分叉行为,通过对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分析可以发现,裂纹与非线性油膜力的耦合结果使转子振幅减小,使转子的振动更复杂。  相似文献   

4.
从吸附分子间侧向相互作用出发,基于Temkin吸附等温式,运用统计热力学方法,提出了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概念及求解方法,分析了吸附分子相互作用对油膜极化电阻(或油膜防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考察了常用润滑添加剂的最大油膜极化电阻和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研究表明:添加剂摩尔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越小,则含该添加剂油膜的油膜极化电阻越大,油膜对金属腐蚀的防护性能越好.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圆盘对称粘弹性转子轴承系统的运动模型,计算了有限长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其运动方程,模拟出轴颈与圆盘的运动状态(位移和速度),采用线性油膜力分析了系统的线性失稳转速,采用非线性油膜力分析了平衡转子在不同转速下的稳态解,计算了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并分析了偏心激励对运动状态影响的复杂性,研究表明,只有在小偏心激励的情况下,采用线性油膜力计算不平衡响应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轴承热效应的转子非线性运动瞬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油膜热效应对滑动轴承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考虑油膜热效应的滑动轴承非线性油膜力的计算方法,用热量平衡法确定油膜平均温度,并把平均温度引入等温情况下的轴承非线性运动瞬态分析中,以实际轴承为例,对考虑热效应的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响应进行了瞬态分析,得到了轴心运动轨迹,并与等温情况瞬态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对比研究发现,轴承热效应对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引入平均温度后可以减小不考虑热效应所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7.
油膜温度呈三维分布的推力轴承润滑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水电机组推力轴承的润滑计算时,考虑了油膜温度沿厚度方向的变化,以及油膜上、下表面的热传递;变以往的绝热能量方程式为非绝热能量方程式,实现了油膜温度分布的完全三维求解.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行为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油膜润滑与动力学行为的耦合分析模型,并用数值方法对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分析中同时考虑了活塞二阶运动和缸体振动对缸套—活塞间油膜润滑的影响。缸体结构振动响应用有限元法来计算,缸套和活塞间的流体润滑计算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平均雷诺方程进行,其中考虑了微凸体接触的作用。在考虑缸套—活塞油膜润滑与缸体结构振动、活塞二阶运动耦合作用的情况下,计算出了缸套—活塞间润滑油膜的最小油膜厚度、摩擦力、摩擦功耗等,同时也分析了活塞二阶运动的变化。通过与不考虑缸体振动时的相应结果对比表明:考虑缸体的结构振动后,缸套—活塞间的摩擦力和摩擦功耗减小,油膜厚度、活塞的二阶运动位移及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油膜轴承以其特有的重载负荷特性广泛应用于大型板带材轧机,其润滑特征为典型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通过对油膜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刚性与弹性油膜承载能力、油膜压力、油膜厚度的计算对比,可以计算出轴承在不同偏心率时承受的实际轧制力和膜厚分布,同时讨论了影响油膜承载特性的相关因素之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0.
滑动轴承转子系统挤压油膜阻尼器最佳参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挤压油膜阻尼器具有明显改善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作用,合理确定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却非易事,尤其是在复杂的轴承-转子系统情况下.文中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挤压油膜阻尼器最优设计方法——虚设振幅逆解法.利用该方法可以首先估算系统所需的最佳支承质量、支承刚度和支承阻尼,进而可以确定满足以上参数要求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结构参数.文中针对滑动轴承支承的单质量弹性转子系统,分别对普通挤压油膜阻尼器和静压挤压油膜阻尼器的2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导热反问题分析的推力轴承瞬态油膜温度监控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克服在传统的推力轴承油膜温度监控方法中存在的瓦面温度滞后于油膜温度,以及最高油膜温度不易确定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导热反问题分析和插值算法的油膜瞬态温度场重构方法。通过重构的温度场,不但可以解决由瓦体热容导致的测温滞后问题,而且还可以准确确定最高油膜温度值及其出现的位置,数值验证表明,琪于导热反问题分析的推力轴承瞬态油膜温度重构方法可用于油膜温度的在线监控。  相似文献   

12.
三维传热对推力轴承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油膜和瓦体界面上边界条件不确定的对流-导热耦合问题,对推力轴承的油膜和瓦体系统,构造了相应的三维传热计算数学模型,提出了在界面上分区实施温度连续和热流密度连续的逐步迭代求解方法,并对推力轴承的油膜温度分布和瓦面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三维计算不仅能揭示油膜层与层之间的温度变化关系,同时还能准确地反映瓦面实际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球磨机静压轴承油膜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球磨机静压轴承经常发生烧瓦现象,基于热传导理论,对静压轴承油膜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得到了油膜温度场分布.研究表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可以揭示轴瓦面油膜温度分布,解决实际工程中由于油膜很薄导致静压轴承内部温度场无法直接测量获得的问题.油膜产生温升主要是受到剪切及系统发热造成,使得油液粘度变小,从而造成油膜的刚度和承载力等性能的改变.温度峰值区出现在靠近油膜边界处,为防止温升过高,可采取风冷、降低轴瓦比压等措施.分析结果对深入研究静压轴承运行过程中油膜的动态变化和传热机理、优化设计方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浅腔动静压轴承油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用于某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的深浅腔液体动静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理论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深浅腔动静压轴承油膜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转速、供油压力、偏心率、油膜厚度和深腔夹角等因素对油膜承载力、进油孔流量和油膜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油孔流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主轴偏心率的增加逐渐减小;油膜温度随外部供油压力的增加逐渐减小且趋于平缓;油膜厚度在0.03mm左右时承载力和温升最合适;在深腔夹角为10°时,油膜的动压效果最明显,油膜承载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应力偶对有限长滑动轴承热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推出了基于应力偶流体模型的油膜能量方程 ,并与应力偶流体的 Reynolds方程、轴瓦热传导方程一起联立数值求解 ,得到油膜的压力分布 ,油膜及轴瓦的温度分布 ,比较了 Newton流体和应力偶流体对轴承压力分布、温度分布及轴承承载力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 :应力偶流体在明显增大油膜压力的同时 ,也使轴承最大温度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讨论了中间线支撑(支撑位置为0.5L)可倾瓦推力轴承的工作温度随轴承转速、载荷及流量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本文提供了这种轴承在极限支撑位置上轴承热效应的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它也是[7]文的姊妹篇。试验证明,高速低载荷时以推力盘的工作温度近似油膜温度较好,而在低速及高载荷高速时仍应以轴瓦最高温度做近似估计。同时还表明,正确地估计轴承油膜的温升需正确确定油膜的进油口温度,而进油口处的温度将同时受到油腔温度,推力盘温度和热油传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压共轨喷油器柱塞副的动态泄漏特性,建立了柱塞副间隙燃油流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轨压下柱塞副燃油的平均动态泄漏率的变化趋势,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轨压、进口燃油温度、柱塞最大升程和喷射脉宽四种因素对柱塞副动态泄漏量的影响及在不同柱塞速度下,油膜压力、厚度和温度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一个喷油循环内,动态泄漏率的变化曲线与控制腔油压变化曲线相似,平均动态泄漏率随着喷油器的轨压、入口燃油温度和柱塞最大升程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喷射脉宽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柱塞速度由正速度到负速度的过程,油膜的厚度逐渐变薄,油膜的温度整体上升,油膜的压力变小。  相似文献   

18.
离心力和热弹变形对大型水轮机推力轴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能量极小原理,采用三维分析方法,综合地考虑了瓦块力变形、热变形及油膜离心力等因素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性能的影响,采用等精度法处理并对轴承进行了性能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油膜离心力和瓦块热弹变形对轴承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联立求解三维瞬态雷诺方程、轴颈的运动方程、考虑油膜和轴瓦的三维瞬态温度及油膜压力和温度对润滑油粘度的影响,得到了在受到冲击载荷后的径向轴承的瞬态性能。结果表明,受到冲击载荷后,轴心会在新位置重新稳定下来,各性能参数也重新达到平衡,达到平衡的时间与冲击载荷的大小基本无关;轴心的运动轨迹范围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润滑油膜和轴瓦的热传导惯性影响着油膜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和最高油膜压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多重网格方法,通过联立求解雷诺方程、弹性变形方程、润滑油的流变学方程、能量方程和界面温度方程,成功地获得了线接触热弹流问题的数值解,求得了接触区域的压力分布、润滑膜形状和温度场分布,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载荷、速度和滑滚比)对接触区内温升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很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