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试验基地老稻田上,进行草克星多种杂草除草效果、水稻安全性、水稻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克星对扁秆藨草、藨草防效极佳,整体防效接近100%;对泽泻早期实生苗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野慈姑、雨久花幼苗防效偏低.草克星与丁草胺、阿罗津、苯噻酰草胺混用对稻田杂草防除有增效作用,对残存稗草有较好的灭杀作用,稗草与阔叶杂草防效均好,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
稗草是稻田的一种主要杂草,尤其是秧田稗草,移栽大田后成了荚棵稗,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通常采用人工拔除,花工多,又吃力,如采用除草醚等触杀性除草剂防除秧田稗草,效果也往往欠佳。1981年开始,我们分别在两个大队农科队的绿肥田早稻尼龙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旱稗水提物和醇提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提取物溶液浓度对水稻生长相关指标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000 ~ 4000 μg/mL醇提物溶液对水稻幼苗根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2000 ~ 4000 μg/mL水提物溶液对水稻幼苗根长和单株鲜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只有在4000 μg/mL时,醇提物和水提物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醇提物溶液对水稻幼苗单株鲜重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指数函数拟合水稻幼苗单株鲜重与旱稗醇提物浓度(y=114.2e-0.04x,P < 0. 001)的关系较好,而拟合水稻幼苗的根长和苗高与旱稗提取物浓度的关系均以二次曲线函数拟合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4.
豫南稻区麦茬水稻对氮素化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在不同肥力土壤上麦茬水稻施用氮素化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其中以低肥土壤增产效果最佳.氮肥区产量是无肥区产量的函数,其回归方程为(?)=1/(0.003921+0.000004108x),根据无肥区产量可以预测氮肥区麦茬水稻最高可得产量,预测值的机率达到99.2%.15个试验平均,无肥区产量占氮肥区(每亩氮素8公斤)产量的70.1%,它表明在获取氮肥区产量中土壤基本肥力产生的作用占70.1%,施用氮素化肥产生的作用占29.9%,由此可见,培肥地力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低温潜沼性逆境是我国稻区常见逆境之一,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及农艺表现,对于提高稻田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常用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观测并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穗部性状等农艺指标.结果表明:①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耐受能力较强的协优027和冈优188,在分蘖期(5月306月30日)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其最大分蘖数分别为24.93和23.90,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其平均株高增长率在分蘖期分别为5.2%和5.7%,显著低于其它参试水稻品种.②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结实率较非逆境下的结实率分别降低5%和2%,穗长分别降低0.8%和0.1%,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它参试品种.③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稻谷产量分别为7.16,6.61 t/hm 2,显著高于辐优151(4.81 t/hm2)和川谷优204(3.43 t/hm2).④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水稻耐潜指数与水稻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64(P0.05),与水稻产量降低程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78(P0.01).低温潜沼性逆境耐受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分蘖数较多,结实率和穗长降低程度较低,产量降低程度较小,更容易获得高产.水稻耐潜指数可以用来评价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耐潜指数越高,其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产量降低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6.
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及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和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索了适宜的磷肥调控措施.试验设置了4个油菜秸秆覆盖水平和4个磷肥施用水平,采用条区设计,共16个处理,观测了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动态、地上部分鲜重、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分蘖可增加2.5%~11.4%,增产6.7%~28.2%.但过量还田导致稻田成穗率降低.(2)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增施磷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最高分蘖可增加2.2%~32.8%,增产4.1%~40.3%.但磷肥增产效果和磷肥的利用效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过量施磷会降低稻田成穗率,适施磷肥为45~90kg/hm~2.秸秆就地全量还田,施加磷肥45kg/hm~2,不仅有利于磷肥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全面、定量地分析施肥、化控剂、耐冷品种这三种最主要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的效果,为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防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搜索并整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水稻冷害防御措施的相关文献59篇,其中施肥21篇、化控剂18篇、耐冷品种20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不采取防御措施为对照,量化3种防御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下,3种措施中耐冷品种对水稻产量提升效果最优,达33.8%。2)对于施用不同的肥料而言,施磷肥对水稻产量、产量相关量、叶绿素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26.2%、13.2%、14.4%;施硅肥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物质含量影响最突出,达22.1%;施氮肥的效果与用量有关,施氮量在95-115 kg·hm-2水稻产量增幅最大,施氮量≥150 kg·hm-2水稻产量显著减少-12.4%。3)施化控剂可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水稻叶绿素含量、耐冷性物质含量,分别为14.7%、16.5%,且对冷敏感水稻品种影响更大。4)低温胁迫下耐冷性水稻品种与冷敏感品种相比,可分别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产量相关量、叶绿素含量33.8%、9.2%、10.4%,显著减少丙二醛含量16.5%。 综上,选用耐冷品种是水稻应对低温冷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施用化肥和化控剂进一步提高水稻耐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定量比较了不同防御措施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对于指导选择合适的水稻冷害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用细胞工程培育耐强盐碱水稻优种,最近取得重要进展.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利用水稻体无性系技术培育出的耐强盐碱新品系,已进入田间产量鉴定阶段.据初步测定,该品系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单位面积产量可比一般品种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9.
 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我们一日3餐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实际上,中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此外,水稻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可想而知水稻对于我们的生存是多么重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水稻种植从数千年前的史前人类开始,经历了传统农业,到如今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更新成熟、种植品种不断改良,但却都一直饱受着水稻害虫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水稻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水稻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株高>稳实粒数>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为水稻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氯虫苯甲酰胺200SC对水稻的控害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虫苯甲酰胺(康宽TM)200SC对水稻螟虫的实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远远优于噻虫嗪、毒死蜱和杀虫单,防效分别达到了89.32%和92.23%,并对天敌昆虫和水稻生长安全.再生稻测产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明显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率为32.44%.  相似文献   

12.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是细胞工程中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对禾谷类植物胚状体的诱导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近年研究工作证明了羊草狼尾草、玉米、水稻、黑麦、稗草及其他多种禾谷类植物均可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本文着重报导水稻不同外植体的体细胞形成胚状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普通速效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脲醛缓释氮肥在水稻上开展效果试验,旨在为其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和技术支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脲醛缓释氮肥对水稻产量、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脲醛缓释氮肥能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生物量,等氮量投入水稻产量增加5.7%,在减氮10%、15%条件下水稻产量与农户习惯相当,且实现一次基施免追肥。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由于受气候的影响,牡丹江市区及周边县市水稻遭受大面积低温冷害,结果导致水稻出现空壳、不完全成熟粒、空秕粒,使水稻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减产原因是因为积温不足,遭受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以及混合型冷害.水稻减产15.8%~38%.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生态的影响,以杂交水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群体小气候、产量及纹枯病发病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水稻的产量增加,但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增加不显著;增施氮肥后虽然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但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30%左右)导致了单株产量(19%左右)的提高.同时氮肥增加后其群体通透性(包括透光性和透气性)显著降低,温度降低但湿度增加;这一系列群体小气候的恶化导致纹枯病发病程度增加.氮肥过低无法保证产量,过高则会引起群体生态环境恶化.在中等施氮水平下(150 kg/hm~2),水稻的产量既不会显著降低,群体小气候条件也优于高氮处理.进一步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群体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可以探索出既能达到高产又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的社队由于忽视选种和除稗,稗草密度较高。据调查,秧田每平方尺有8~15株,本田“夹棵稗”有的田丘高达50%以上。稗草通过发达的根系、特强的吸肥力和高大的植株,同水稻争夺水份、养份、空气和阳光,特别是“夹棵稗”不仅影响本丛稻苗生长,还严重抑制周围几丛稻苗的发育,招致有效穗减少,半实粒和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  相似文献   

17.
广东低利润稻米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广东科技》2016,(14):80-81
正广东省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和全国水稻生产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稻谷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一直在79%以上。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的水稻播种面积减少了一半,水稻总产量也相应下降,水稻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386.07万hm2缩减至2013年的190.88万hm2,稻谷产量也从1328.56万吨减至1045万吨,稻谷自给率仅为58%左右,缺口粮食需大量从外省调进,粮食安全保障任  相似文献   

18.
褐稻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1968年前在主要稻区间歇暴发,自1968年以来,大发生的年度频率显著增加,连续在本地区猖獗成灾。为此,我们对此虫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1.褐稻虱的寄主植物。褐稻虱的寄主植物,据过去有关资料报道主要是为害水稻;其次还为害与取食稗草、李氏禾、甜茅、翦股草、荩草、马唐、鸭跖草、莎草、千金子、狗牙根、双穗雀稗、小麦、玉米、粟等禾本科植物。自1970年以来,本组几经反复试验观察,证实褐稻虱是一种单食性的害虫,而水稻是唯一的寄主植物。至于其它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不能使褐稻虱正常生长发育与形成种群。几年来,我们以麦苗、茭白、玉米、早熟禾、看麦娘、李氏禾、狗牙根、千金子、马  相似文献   

19.
依托农业水利灌溉水平衡实验设施,在上海市青浦区利用红外线辐射器对稻田生态系统进行了野外增温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温度升高1~3℃,且保持现有农业管理方式不变的情景下,水稻的地上生物量下降了17.97%,稻谷产量下降了10.19%;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加速,水稻耗水量增加了14.4%,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了24.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垄双行(40+2)cm×(10~14)cm 插秧规格与通常30cm×(10~14)cm 插秧规格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研究了水稻对光能的利用率,通风状况、分蘖量、叶面积系数等诸方面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从试验结束分析得出,大垄双行通风好,早衰不重,光能利用率高,抗倒伏性强,产量增产幅度一般在12%左右,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